四、在養生中思維(1)

四、在養生中思維(1)

東方人人普遍認為人類用“心”思考,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類用“腦”思考。東方人擅長冥想和頓悟,西方人善於邏輯思維。所以東方人近代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人。然而,善於邏輯思維的西方人,讓自己的左腦承受了太多的壓力,所以科技的進步反而減少了人們的幸福程度;善於頓悟的東方人,讓自己的右腦處於高度的愉悅狀態,左腦的記憶庫里卻沒有進行過很好的整理,於是幸福的東方人遭到了西方人槍炮的教訓。西方人的思維雖然有效,但西方人的思維是一種損耗式思維;東方人的思維雖然可以養生,但東方人的思維是一種保守的思維。如今,隨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兩種思維模式也在發生着融合。目前,大家所要探討的,是一種既能養生又可促進科技發展的思維方式。古代人在“養氣”、“練氣”方面的成就很多,但卻從來沒有提出過“養意”、“練意”,因為古人擔心思考會讓人“勞心傷神”,會影響人的健康狀態。今天,我們該突破古人為我們留下的文化藩籬了,因為我們知道,如果處理的好,人類的思維進步與幸福程度是可以一起發展的。(一)疏通思維通道為什麼人們會把解不開的問題叫做“心結”?這個詞實在是太形象了,其實當思維遇到難點時,如果還要繼續硬想,大腦就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這種毒性荷爾蒙,從而使血管收縮,腦後多處穴位容易被封堵,這時候的氣血通道就像是打了個結,氣血很難從這裏通過,而大腦也就得不到及時的補給了。易經《繫辭上》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意思是,氣血通暢,則有利於思路通暢;而思維通暢,也有利於氣血通暢。腦重量僅為體重的2%,但其耗氧量則佔全身耗氧量的20%,其所需血供占心輸出量的15%。腦組織不能儲存能量,也不能進行糖的無氧酵解,因此,其對氧和血供的要求特別高。缺血缺氧4分鐘即可造成神經元的死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與思維通道這個無形通道相對應的就是有形通道——氣血通道。思路不通,則氣血不通。當氣血不通的時候,思路也很難通暢。所以,要想保持最佳的思維狀態,就要讓體內的氣血通暢起來。很多腦力工作者沒有意識到這個道理,即使是在氣血不通、腦袋發脹的情況下也拚命加班,結果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答案。如果工作了一天,某一個問題至到晚上也沒有解決,而且你也沒有辦法讓自己氣血暢通,那麼就應該停止思考,因為此時氣血不通,再怎麼苦思冥想也沒有用了。如果你暫時放下這個工作,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或許答案就突然出現了。因為早晨是氣血最容易暢通的時候,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足夠的睡眠、適量的運動、正確的按摩、適時的冥想,這些都是疏通氣血通道的好方法。而氣血通道一通,思維通道也就自然通暢了。(二)思維預熱從事劇烈的體育運動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否則就會在運動中受傷。思維也是這樣,如果沒有進行事先的大腦預熱就直接進入複雜的思考之中,人很多就會發生疲勞、頭疼的現象。為什麼運動員常常會“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是因為劇烈運動時,氣血主要集中雜四肢,運動結束后,需要很長時間的放鬆,氣血才能均勻地遍佈周身上下,然後才能漸漸進入思考狀態。運動員們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了訓練中,當然沒有時間讓思維神經得到足夠的氣血補養了。如果你是打算在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前進行運動鍛煉,你的運動量一定要適度,運動結束后一定要及時放鬆並調節呼吸,儘快讓自己的身體平靜下來,讓大腦漸漸活躍起來,以便很快進入學習思考狀態。即使沒有參加體力活動,大腦的預熱也是必要的。所謂大腦預熱,就是先易后難,先形象思維再抽象思維。你揀最簡單、最容易想起來的去思考,待大腦進入興奮狀態后再進行難題思考,就會發現興奮起來的大腦思維非常平滑、流暢,也不容易發生大腦發緊的現象。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對幼兒的思維預熱培育,比如看圖識字,情景對話等。但成年人自己卻容易忽視大腦的思維預熱,往往是一咕嚕爬起床,急匆匆跑到辦公室就開始緊張思考了。如果大腦未經預熱就進入複雜的抽象思維中,往往容易發生頭疼、易感冒、免疫力下降的問題。有些人在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很好,可一旦走上工作崗位就顯得非常吃力。這是因為學生時代的抽象思維太多,缺乏形象思維的預熱準備,大腦受到的直接壓力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負荷,因此,他的最佳思維周期也就結束的要比別人早很多。思維預熱要視工作內容而定。小的思維預熱期,要以每天的工作量來進行規劃;大的預熱期,以整個人生的事業來進行規劃。假如你僅僅是要完成一個文案,那麼的思維預熱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鐘;假如要做一個比較大的項目,你的思維預熱可能會在一個月以上。最好的做法是,每天早晨剛起床時,進行一個當天的思維預熱;每個項目啟動之前,花足夠的時間進行思維預熱。(三)語言工具的思維幫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新的養生理念:職業生涯中的養生計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新的養生理念:職業生涯中的養生計劃
上一章下一章

四、在養生中思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