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中產者的發展趨勢(1)
改革開放20年,大多數中國人在告別“溫飽”過上“小康”的同時,一個更加富裕的新興階層——“中產族”正在身邊出現。在祖國首都北京,亞運村的高樓大廈中,北三環一線的寫字樓和高檔公寓裏,聚集着一些白手起家、依託科技與資本成功對接的“知本家”,年薪往往不下30萬……他們行走在城市中,以嶄新的面貌成為亮麗的財富人風景。在東方之珠的上海,從原先的各種角色蟬變而成的滬上新貴中,有專業技術人員,有經理人,有文化人,有自由職業者。他們除了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外,幾乎都精通一兩門外語。正是由於財富動因的追求,在這裏,各種各樣的外語課堂里總是人滿為患,無數人懷揣夢想漂洋過海,無數人海外學成,歸國創業,使這一新興階層得以不斷擴大,身份也隨之不斷增值。廣州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先富起來的前沿城市之一。據媒體披露,不久前的環線道路三期項目資金信託計劃、投資計劃首期兩億元,5天之內即被預定完畢,第二期3億元也在一天之內被預定完,這意味着一個新興階層開始在此以實力出頭露面。在老城哈爾濱、長春、瀋陽、天津,憑藉重工業的優勢,飛速發展的物流業以及房地產、通訊、汽車製造等熱門行業猶如變魔術一般催生了一大批成功人士,培植了一批新興階層。天津已舊貌煥新顏,顯示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在海濱城市廈門、汕頭、珠海,活躍着一群年收入在20萬以上的律師、國外品牌代理商、外語培訓學校創始人、公司經理。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近1/3擁有海外背景,他們視野開闊、外語熟稔,內引外聯,成為城市崛起的主流。在大西南,重慶、成都、昆明、南寧,一年進賬10萬以上的人,除了那些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這支主力軍外,還有律師、會計師、畫家、設計師、媒體的中高層管理者、買賣古董的文化掮客,等等。這些人領先西部開發,擎起小康、富裕的希望之火……在內陸的武漢、長沙、鄭州,在房地產營銷、律師、證券、外企、廣告、IT業、職業經理人等一些新興的行業中,年薪20萬元左右的人與日俱增,一些人更是身價不菲。據報道,在長沙第一個正規高爾夫球場“梓山湖”試營業的時候,他們就不惜代價弄到了會員卡。在珈珞山附近,湖光山色的高檔別墅,每天有成群結隊的人們前往商購、搬家。在古城西安、蘭州和西寧,目前大約有超過12萬的經理人才,平均年齡不到38歲,大多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他們充滿朝氣和活力,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經濟發展的走勢。我國中產階層已經初露崢嶸,並且勢如潮湧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征程中發展、壯大着。1數量增長:不久的未來達2億富裕、文明的“中產夢”,正一步步向中國人走來,像春天吹綠江南的風,像大海正在興起的潮……隨着新世紀的腳步疾疾前進,“中產”繼“小康”之後,又成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標準,變成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三步走”的第三個追求目標。但誰能稱得上是中國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中產者?最近,經濟學家們又提出了新的標準:(1)教育背景通常極佳。(2)有基本的經濟基礎和創業知識。(3)比較富有,願意在相對約束但不是在完全約束下發展。(4)在經濟發展中具有拉動效應,往往可以帶動貧困階層的就業。(5)非常易於形成專家、職業群體。(6)有部分的固定資產。毫無疑問,那些知識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行業是產生中產者的最好土壤。目前,佔據這些行業領導地位的一批中、老年人是中國的第一批中產階層知識分子,而現在投身這些行業的一批年輕人也將成為這一階層的中堅力量,演藝界人士、律師、醫生這些具有特別技能的人以及優秀的白領人才和具備專業技能的藍領工人也會成為未來中產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未來中國中產人群的構成,一些關注中國中產階層形成的社會學家開始進行非常明確和具體的表述。他們認為:有5種人將成為中國新興中產階層的代表。他們是:科技企業家、金融行業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各類專業人員尤其是中介機構的專業人員、個體私營企業家中的一部分以及其他高薪白領。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官員2001年7月在深圳指出,至2006年,中國將有2億人口進入“中產階層”消費群。這位官員解釋說,所謂“中產階層”指的是擁有穩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買房、買車,能夠將收入用於旅遊、教育等消費的人群。2002年8月21日,《國際金融報》報道,維薩國際組織中國區總經理熊安平認為,近來中國沿海經濟發展已超越東南亞,估計2010年中國的中產階層可望達到2億人。熊安平的根據是由中國龐大內需市場的吸引力而認定的,中國在過去20年裏已成為全球外資的最大接受國,例如1999年海外直接投資高達390億美元,這種龐大的吸金效應造就了中國沿海地區的高經濟增長率。近年來,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已超越東南亞等國,例如深圳、上海目前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5000美元及4500美元,而馬來西亞只有4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