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如何應對挑戰(1)
四、中產如何應對挑戰21世紀則是信息網絡時代,網絡已成為席捲全球的風暴,世界本身就成為一張無邊無際的網,網絡化、全球化深深影響着、滲透着人類社會,改變着人類生活的節奏、內容及方式。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競爭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這是一個挑戰的時代,每個人都將經受着工作、生活的巨大衝擊和挑戰。在這樣的時代,在這樣的狀況下,中產階層群體原有的優勢蕩然無存,適應優勝劣汰的法則,新興的中產階層群體必須是懂得現代技術的知識型人才,必須敢於創新,不斷進取,必須終身學習,對自己的素質進行再創造,才能適應21世紀的新挑戰。1“創新就是創富”“創新就是創富。”侯書森先生在總結當代中國百萬富豪的財富歷程后深有感慨地說,“創新是一條屢試不厭的成功經驗”。創造性的因素,既是應對挑戰的利器,又是獲得財富的源泉。1997年11月,四川聯合大學皮革工程系95級碩士研究生林煒,在南京理工大學舉行的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其參賽作品“利用紅礬母液和鉻酐下腳料生產蒙囿高吸收鉻鞣粉劑KMRC”獲一等獎,並被重慶農藥化工集團公司以700萬元人民幣,獨家買斷了這項製革技術的使用權。林煒一舉成為令媒體嘩然、國人矚目的新聞人物。林煒於1972年出生在河南省潢川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供銷社工作,母親是小學教師。1991年,林煒考入成都科技大學(現在的四川聯合大學)皮革工程系。正是在這裏,命運之手悄悄撥轉了她的航向。林煒在大學進的是皮革系,學的是皮革工程專業。“這個專業學出來不就是做皮鞋的嗎?沒前途,我才不幹呢。”許多人一聽這個專業心裏就會嘀咕着,非常懊惱。但是,對於一個創造性的人才來說,這卻不盡然。林煒入學后卻安下心來刻苦學習,大學本科4年,她不僅擔任了班級團支部書記、系組織部部長、校學生會副主席兼女生部部長,多次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優秀幹部”,而且成績優良,學習在班上名列前茅。她不僅品學兼優,而且勤思考好鑽研。一次,在與她後來的導師張銘讓教授的交談中,林煒得知當時某皮革廠用的最多的皮化材料KMC蒙囿鉻鞣劑和KRC高吸收鉻鞣劑都是張老師帶領的課題組研製成功的,但這兩種鞣劑都各有特點和缺陷,於是,一個大膽的念頭跳了出來,能否將兩種性能結合起來,研製出一種兩全其美的換代產品呢?她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張老師的贊同,並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張老師很多指導。這年4月,林煒以專業統考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為碩士研究生。開始研究生學習后,林煒的創造性素養漸漸顯露出來,張老師也看中了她的這一潛質,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她開始將自己研究KMC和KRC替代產品的想法付諸實踐。於是,她開始邊查閱資料邊做實驗,尋求最佳的添加劑,研究鉻與添加劑的絡合及最佳絡合比問題。要研究新型鞣劑,絕大部分工作要在試驗基地和工廠車間完成。為了不影響學業,幾年中,林煒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觀考察或實習了二十多個製革廠和化工廠,連續幾個假期都泡在工廠和工人吃住在一起。功夫不負有心人,林煒在實驗中敏銳地找出問題,多方進行試驗,最後歷經上千次艱苦的實驗,1996年3月,林煒的新型鉻鞣劑KMRC終於問世了。這項科研成果解決了困擾皮革業多年的治污問題,而且較國內同類名牌產品,性能優越,甚至與德國拜耳公司的高吸收性鉻鞣劑相比也高出一籌。三個月後,被紅礬母液和鉻酐下腳料污染物困惑多年的重慶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聽說了林煒的成果,馬上找到林煒將其創造性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之中,至1997年6月,該廠試銷了800噸,新增效益240萬元,降耗治污增效,一舉多得。在第五屆“挑戰杯”賽成果轉讓會上,南京和濟南的兩家化工廠也相中林煒的成果,意欲高價洽購,這時,重慶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一舉用700萬元的高價獨家買斷。對於自己這一成果的高價轉讓,林煒顯得平靜。但是,毫無疑問,這筆巨額的收穫使她成為“大學生巨富”之一,從此邁入了中產之列。林煒為什麼能夠在眾人中脫穎而生?其新型鉻鞣劑KMRC的問世轉化為財富的歷程無不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人的創造能力對其“中產”的重大意義。同樣,創造的能力也是中產階層人士在險象環節的競爭和挑戰中搶奪先機,出奇制勝的法寶。審視許多人的成功之路,其成功莫不與創新息息相關。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時代,無論是企業家、職業經理人還是教授、科研人員或是各行各業的白領,競爭和挑戰無處不在,面對現實的和未來的挑戰,只有富有創造性素質的人才能具有勝人一籌的本領,才能不斷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自己的優勢,面對一切困難、挫折、競爭、挑戰而無往不勝;也只有富有創造力的人,才能創造事業和工作和生活的奇迹,譜寫生命的樂章。創造力是多種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合力。一個中產者要有所創造,既需要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抽象力、操作力、評價力等智力因素,還需要有情感、意志、興趣、性格、氣質等非智力因素。在創造過程中,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是作為整體而發生綜合創造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