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故事之四(2)
北魏初年,國中出了一個叫崔浩的人,此人是個軍事謀略家,上知天文地理,下覽經史百家,足智多謀,聰穎過人。明元帝拓跋嗣時代,崔浩在朝廷做官,一天,觀星象的太史官上奏皇帝:“火星前天還在匏瓜星座中,昨天夜裏忽然不見了。不知預示着什麼。”拓跋嗣問御前星占家,星占家說:“陛下,火星可能是下界來到哪個國家了,它到的國家將會有危亡之禍。它很可能化作人形,教給兒童一些歌謠,這些歌謠暗含着將要發生的災禍的內容。陛下可派人打探,看是不是在我們國家,”拓跋嗣聽了這話很緊張,因為當時北魏還不強盛,十六國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家家朝不保夕。他趕忙召集了學士、儒生十多人,與太史官、星占家一起商討這星象是否與北魏有關,崔浩也在被招之列。大家議論紛紛,猜測不已。這時,崔浩發話了:“你們說的都講不出道理,還是我來替你們推算一下吧!火星是昨天晚上至今天早晨不見的對不對?昨天是‘庚午’日,今天是‘辛未’日,按二十四方位,庚、辛都屬西方,未也主於秦,所以我認為,火星是下界到秦國去了,現在姚興(姚萇的繼任者)佔據咸陽,正應在他們身上。秦國要倒霉了!你們不信?過80多天,火星還會回來,那時它將出現在‘東井’,對應的還是秦。”聽此言眾人都不信,一個大臣說:“天上火星失蹤,你怎麼知道得這麼頭頭是道?是你摘走的?你怎麼能說這種荒誕不經的欺君大話呢?”崔浩並不和他鬥氣,笑着說:“你的話先記下,到時候讓事實說話,那時你最好把剛才說的再重複一遍。”果然,過了80多天,火星又在東井出現了,先留,隨後逆行,又留,盤旋一圈。同時,後秦關中一帶大旱,赤地千里,連皇城昆明池的水都幹了,童謠四起,國內動蕩。第二年,後秦國王姚興去世,他的後代爭奪王位,更把國家搞得亂作一團,東晉乘機派大將劉裕(後來建立劉宋的開國皇帝)西征,將後秦滅掉。這以後大臣百官們對崔浩心服口服了。其實很可能是崔浩模清了火星的運行規律、也琢磨透了天下形勢才敢下這樣的斷言的。井宿的故事講完了,我們再來看井宿南面的一顆亮星——天狼星。天狼星是天空最亮的恆星,比織女星要亮5倍左右。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把天狼星奉為星神,但我們的祖先卻一直認為它不是一顆好星,故取名“天狼”,是胡兵、夷將的代表,總是敵方的軍事力量,所以古代詩文中一提它全是“舉長矢兮射天狼”(屈原)、“西北望,射天狼”(蘇軾)這樣的句子。天狼星的東南方還有一“弧矢”星座,正是射天狼的星座。在我國北方民間,把天狼星稱為“二毛郎”,有“大毛郎出,二毛郎趕,三毛郎出來白瞪眼”的諺語。原來,“大毛郎”即長庚星(晚上看到的金星),“三毛郎”是啟明星(早晨看到的金星)。全句是說了一夜間可能看到的3顆最亮的星星:晚上天剛黑長庚星先出現了,然後慢慢天狼星又升起趕了上來,等快天亮時啟明星又從東方冒出,隨後天空漸漸變亮,啟明星消失,故稱“白瞪眼”。民間以為長庚、啟明是兩顆星,其實長庚、啟明總是交替出現,一夜間只能看到一顆。3.鬼宿與犁頭星的故事鬼宿這個名字不太好聽,它有4顆星,組成個小四邊形,正位於黃道十二宮巨蟹座的蟹背上。古人認為它是朱雀的腦袋,但因為它的名字,古人總把它與死喪之事聯繫起來。四邊形裏邊肉眼可見一個模模糊糊的天體,像一團雲氣,先秦時就人們被發現了。這團雲氣出現在鬼宿之中,就應該是鬼氣,所以古人給它取了“積屍氣”這個名字。有一本流行的兒童漫畫書《聖鬥士星矢》,其中的巨蟹座聖鬥士開戰時有一絕招:發射“積屍氣冥界波”,這把戲純粹是中西星座合璧想像的產物。在望遠鏡中,積屍氣並不是雲氣,而是與昴星團類似的疏散星團,稱“蜂巢星團”。視力極好的人,如果遇上大氣極乾淨的日子,也能看出它是由一顆顆微星組成的。至於它名字的來源,與鬼魂並沒有關係。商周時代西北方有個少數民族自稱“鬼方”,作姓時,常寫成“隗”(讀作guǐ或weǐ),在現在的陝西扶風一帶,曾非常強大,是商、周的強敵,後來春秋時秦國成了西戎霸主時,才逐漸將它們平定,但其名字按分野還是留在了天上。與鬼魂聯繫基本是後世的附會。正如重慶豐都成為“鬼城”一樣,據傳,漢代陰長生、王方平兩個方士曾在豐都附近修鍊成仙,被後人並稱為“陰王”,於是豐都就成了“陰王府”。陰王府不就是鬼府嗎?於是豐都又被人們附會成了“鬼城”,成了一座“人間地域”。鬼宿的來歷與此非常類似,按分野,也許兩者之間也有聯繫呢!“星”宿的名字頗特殊,它本身即是星,名字還叫“星”。星宿是南方朱雀的鳥脖子,由7顆星組成,有時也稱“七星”,文獻中很容易與北斗七星搞混,如杜甫詩句“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里的“七星”就是星宿七星。它的形狀還真有點像個小北斗(圖),不過在民間,更經常把它想像成一隻犁頭,黎族關於昴星團的故事已經提到了這一點。這裏再講一個彝族關於犁頭星的故事。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