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小知識
本灘改名申曲:1914年,進入上海市區的本灘第二代藝人施蘭亭、邵文濱等發起組織民間藝人團體“振新集”,主張進行改良,遂把本灘改名為申曲。申曲改名滬劇:1940年6月,大公醫院院長顧耕眉壽誕,新光電影院經理夏連良借祝壽網羅十位申曲過房兒女,組織上海滬劇社,於1941年1月9日公演《魂斷藍橋》,從此申曲易名滬劇。滬劇由灘簧、申曲發展而來,初以說唱形式流傳於民間,上世紀初走入書場茶樓,30年代后迅速發展,內承傳統,外借荷里活電影的都市外殼,信奉拿來主義,成功地改編荷里活電影,以及把社會新聞編成滬劇上演,成為上海市民最喜歡的土生土長的“西裝旗袍戲”。滬劇曲調可概括為四大類:長腔類、簧腔類、綴腔類和小調類。長腔類:分中板、慢中板、慢板、緊板等十種,其中賦子板最見實力,唱詞容量大,少則十幾句,多則百餘句,一氣呵成,往往用於大段敘述。簧腔類:吸取了蘇灘中的部分唱腔,與本劇的長腔類融合一起,成為滬劇的第二基本調。有〔陰陽血〕、〔反陰陽〕、〔綉腔〕等五種,以〔反陰陽〕為代表,柔美纖細,舒展深沉,通常表現哀怨、悲痛、憤慨和懷念等情緒。綴腔類:指插句性質的輔助唱腔。小調類:多數來自江南民歌,節奏輕快,質樸委宛,富有濃郁的泥土氣息。如:〔過關調〕、〔寄生草〕、〔月月紅〕、〔夜夜遊〕等。祭台:焚香點燭,用豬頭三牲和扭斷活雞頭頸的鮮血灑在戲台周圍,表示掃除一切邪腐,大吉大利。暖台:農曆臘月二十四左右,在衣箱上貼上封條停止演出,叫封箱。除夕夜開箱演出叫暖台。腰台:戲演到一半,休息幾分鐘叫腰台。老郎:舊時代滬劇界將“老郎菩薩”和“老郎神”視為祖師。每到一地演出,在後台張貼用大紅筆書寫的“翼宿星君神位”,焚香點燭磕頭禮拜,祈求保佑。前台老闆:即劇場老闆。後台老板:亦稱“當軸”,即領班,戲班主、當局老闆。茶會:舊社會同行聚集的地方。在此介紹業務、交流經驗和處理糾紛。地址在上海八仙橋“日日得意樓”,時間為每天上午。放湯:戲演到快結束時放觀眾入場看白戲。前拆后包:前拆指戲院老闆與劇團的拆賬,一般為三七開。后包指劇團老闆與演員的關係,通常是固定的包薪制。但明星演員有底薪加包銀,如底薪有1000元的,包銀有按20張戲票的,也有35張戲票的。雙包銀:雙份包銀。發放後期票板:預定戲票。滬劇票價:1948年6月,一張滬劇票1800元等於六個大餅錢;8月19日,國民黨政府在上海實行“幣制改革”和“限價政策”,限定滬劇票價每張3角3分,11月5日改革結束,調為每張1元5角。21世紀由明星主演的滬劇票價最高為500元。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