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6日 香山茅篷
睡醒午覺,我們即出發去後山鳳凰松走訪一些尼姑庵。雖然,曾到過不少寺廟,卻始終沒有機會走近或接觸比丘尼。也許,同是女性的緣故,我似乎更有興趣了解她們的生活和內心。坐纜車到山頂,再從山頂折向後山,已近傍晚,西下的太陽漸漸落到山後,背陽的後山更早地籠上一層柔紗般朦朧的暮色。不知是因為薄暮已降,還是後山本來的冷清,我感覺初秋的後山一片蕭颯,完全沒有前山眾寺院車水馬龍、香客絡繹、煙火氤氳的熱鬧氣氛和繁榮景象。掩蔽在樹陰深處的幾座尼姑庵,都像農家樸素的小庭院,斑駁的泥牆、虛掩的木門圍着的一座座坐南朝北的黑瓦房,也完全不似前山寺廟的大殿、大堂有那般金碧輝煌的富麗與氣勢,所以,她們稱自己的庵子為"
茅篷"
,很是貼切。時間不允許我們逐個拜訪,只能選擇其一,決定去看望一位九十高齡的老師太,她任住持的庵堂名為"
香山茅篷"
。為我們帶路的比丘尼,看上去有四五十歲,我們找她時,她正在院外的一塊菜地里幹活,她告訴我們,她們一年四季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種的,一是新鮮,更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為節儉、為節省,她說,來後山燒香的人不多,她們也不設功德箱,捐助的香火錢寥寥無幾。比丘尼向我們介紹這些情況時,臉上只有微笑,沒有任何別的表情,好像與前山的差別之懸殊,再正常也不過了,她們根本不在意,也不會有絲毫的計較。快走近香山茅篷時,這位比丘尼便停下腳步,指着前方隱約可見的一小片黑瓦輕輕對我們說:"
老師太病得很重,你們不一定能見到她。"
寫在一塊匾上的"
香山茅篷"
四個字挺秀清麗,匾下是一扇拱形的木門,門板上好看的紋路是一幅自然的圖案,一對銅的門把,又像兩枚章,恰到好處地為"
圖案"
畫龍點睛了,而尤其顯眼的,是門前一叢紅得如火如荼的美人蕉,給素靜的小院添了一抹芬芳一種活力。"
吱呀"
地推開木門,只見七八個比丘尼分兩列,在一尊觀音前合掌端坐,而墊在她們身下的一隻只蒲團都是用碎布一塊一角、一針一線拼縫起來的。不一會兒,從裏屋傳出了做晚課的"
觀音普門頌"
,清凈、悠遠的法音,使整個小院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只是,伴着那法音,時斷時續地響起一陣陣吃力的、蒼老的咳嗽聲。我們在門邊駐足,向左邊的小窗望去,見老師太穿着土黃色僧衣端莊地坐在床沿,閉着眼睛,微微垂首,但咳得激烈時,她整個身子像一片枯葉在狂風中抖動,在一旁的兩個比丘尼輕輕地為老師太捶背,待稍稍平息,老師太又閉目垂首保持着端莊的坐姿。關於老師太的身世,我知道不詳,只聽說她出身很苦,是個童養媳,后落髮出家,朝禮九華山,幾十年一心向道、潛心修持,近月身體欠佳,十多天沒進食了,生命已垂危,卻仍這樣尊嚴地保持修行、修持的莊重姿態,真讓人敬重不已。晚課的儀式還在進行,清凈的法音仍繚繞不絕,那些素凈的比丘尼們一個比一個虔誠地頌唱吟詠,集體的嗓音一致地細潔、清宛,動聽又感人:"
人生被困厄,無量苦迫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遠離貪、賭、痴三毒……"
站在門邊,我隨着她們的唱贊,十指相向地面向觀音,不知不覺的,一串串熱淚燙燙地滾在臉頰,怎麼也止不住了。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