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之靈
長時間地住在普羅旺斯,讓我們也染上了對麵包的狂熱,選購每天吃的麵包已經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大樂趣。梅納村的小麵包店開店時間頗不規律。有一次我竟得到這樣的回答:“等老闆娘重新梳妝完畢,才能重新開門。”從那時起,我們產生了到附近其他村落去尋找麵包的念頭。這一做法付諸實施所產生的效果是驚人的。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這麼多年來我們吃慣了的稀鬆平常的麵包,內中卻另一番天地。呂蜜爾村的麵包厚實耐嚼,比一般的長條麵包長得肥胖而且扁平;卡布瑞村的麵包則有着焦黑的外皮,長的又圓又大,好像如壓扁了的足球。我們學會了識別哪種麵包可以放一天,而哪種則3小時內不吃就開始變味兒;還了解了用什麼麵包做菜最合適,什麼麵包則適合點綴在魚湯的表面。我們還驚喜地發現,糕點的旁邊居然還擺着一瓶瓶待售的香檳酒和許多特製的小糕點。這種搭配無疑會極大地刺激客人們的食慾,也難怪這些小糕點當天早晨才新鮮出爐,不到中午便會賣光了。每家麵包店各有自家的獨門妙方,使他們的產品與超級市場的大眾化麵包截然不同:有的對麵包的外形做出各種微妙精緻的改造;有的則對麵包加以別出心裁的外部裝飾,使它們看上去各不相同,彷彿是藝術家們創造出的一件件藝術珍品。在這些麵包店裏,那些超市裏面的機器切片麵包好像從來就不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一樣。在卡維隆,電話號碼簿上登錄的麵包店有17家。但我們聽說,其中有一家無論在種類上還是品質上都堪稱出類拔萃,為當地糕點麵包之王。據說在這家叫做“奧茲家”(ChezAuzet)的糕點店裏,麵包與糕點的烘焙和食用,神聖得頗有幾分宗教的意思。天氣暖和的日子,店家會在店外的行人路山擺放上桌椅,以便卡維隆的家庭主婦們可以坐在那裏,一邊悠閑地啜飲着熱巧克力奶,咀嚼着杏仁餅乾或草莓點心,一邊慢慢地考慮該買些什麼樣的麵包回家作午餐和晚餐。為了幫助她們做出決定,“奧茲家”還特意印製了琳琅滿目的麵包產品目錄。我便從櫃枱上取了一份,順便叫了咖啡,坐在溫暖的陽光里,開始拜讀起來。我的法國文化教育經過這一讀,無疑又更上了一層樓。目錄上不但介紹了許多我過去聞所未聞的麵包,還明確堅定地告訴我每種麵包的具體吃法。根據我的口味,在喝飯前開胃酒時,我可選擇被稱作土司的小麵包,散了鹽肉的“驚奇麵包”,或是鹹味千層酥。這還算簡單的,進入正餐階段的搭配可就複雜了。例如,我如果想先來點生菜的話,可以搭配的麵包就有四種:洋蔥麵包、大蒜麵包、橄欖麵包和羊乳酪麵包。是不是太複雜了?那麼,我可以選擇改吃海鮮,因為“奧茲家”只批准了一種麵包可以搭配海鮮,那便是切成薄片的裸麥麵包。所以,這家餐廳以不容置疑的語氣,列舉出我吃豬肉、鵝肝以及喝湯時各該配些什麼,吃禽類和畜類時又該怎樣搭配,而吃腌肉又該如何,還有與混合沙拉(可別與各式純素菜沙拉混為一談)和三種成分各異的乳酪相互配搭的吃法。我粗粗計算了一下,這裏一共提供香草味的、辣味的、核桃仁的等等計十八種麵包。可是,吃小牛肝時又該配什麼呢?帶着這個迷惑,我走進店裏,打算從老闆娘那裏找到答案。她往貨架了上飛快地掃了一眼,挑出一種粗短的棕色麵包。在找零錢的過程中,她向我介紹了一家餐館,據說那裏的大師傅根據每道菜的不同搭配以不同的麵包佐餐。老闆娘讚許地說道:“那位師傅才真正懂得麵包,不像有些人...”我呢,算是初窺麵包的門徑,正如我剛開始領略蘑菇的世界一樣。這天早晨可謂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