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畔的高度文明

印度河畔的高度文明

尼羅、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河的東方,在富饒的河谷地帶出現了兩個高度發達的亞洲文明古國:公元前2600年在今日的巴基斯坦開始的印度文明,和1000年後在黃河流域出現的中華文明。印度文明我們了解的最少,它的文字至今還沒有解讀出來。對它的研究,目前只能依賴考古發掘。估計這可能是一種農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混合體。已經發掘的兩個城市遺址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可能是當年的政治、經濟和精神中心。它們的佈局十分嚴謹,所有重要街道均為平行的南北走向。它們是最早具有下水管道的城市。有的房子甚至裝有浴室和廁所。水的供應通過管道,下水通過街道地下管道排掉。巨大的衛城在城中居於突出地位,衛城建築在一個人造的高地之上。衛城裏面是城市的公共設施,其中包括一個面積為54x32米的室內大浴池。公元前約2000年,達到發展的頂峰,當時在兩座城市大約生活着4萬居民。他們同蘇美爾人有往來,並同美索不達米亞其他民族有貿易關係。最重要的商品是首先在印度河谷種植並傳播開來的棉花。印度文明為什麼到了公元前1500年開始沒落,現在還無法解釋。科學家們估計是生態原因,因為印度文明時期的人們需要很多木材,對森林的極度砍伐,即使在當時也是不無後果的。當時曾出現災難性的洪災,把人們從城中驅走。但致命的打擊,估計是通過來自亞歐交界地區外敵的入侵。這些所謂的雅利安人,百年來一直南遷,到了公元前1400年到達了印度北部,並征服了當地的土著民族。經過近千年發展形成的一個新的印度文明,其蹤跡一直保留到今日。雅利安人以部族為單位群居。祭司享有最高威望,其次是武士。武士以下是農民。被征服的當地土著人,開始時不屬於部族群體之中,但很快就和農民融合在一起。後來,人們把不同的集團稱為“社會等級”。這種等級狀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雖然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增加了手藝人等級—,但各個等級之間的界限是始終固定不變的:一個等級的成員一生都不改變,武士永遠是武士,手藝人永遠是手藝人,而且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是一脈相傳。他們也不允許和另外等級的姑娘聯姻,不允許和另外等級的人交友。在印度的某些地方,這種狀況至今沒有改變。經過一個同樣很長的歷史時期,從雅利安人和土著人的宗教觀念中,逐漸產生了印度教,成了印度的主要宗教信仰。婆羅賀摩(梵天)是印度教的始主和最高的神。毗濕奴是保護之神,六臂濕婆則是毀滅之神。處於印度教中心位置的學說是“羯磨(業)”即再生。按此說,人將有多重生命,在過去的生命中甚至可能是一隻動物。通過在本等級中的模範行為和做善事,就可以在來生中升級,投生於最高的等級之中。這個信念造成了廣大印度群眾不能動搖的等級制度,即使他們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對印度教提出批評的,竟是一位在豪華宮殿奢侈生活中長大的國王的兒子:悉達多王子。他生於公元前560年,從未接觸過生活的陰暗的一面。因為這不是一個王子所能遇見的。直到他結了婚,生了子,他才看到了人的老、病、死。這對他的震動很大,從此放棄了美好的生活。“我還風華正茂,光彩照人,頭髮烏黑,剛剛享受幸福的童年,開始了成年男子的年齡,違背我痛苦流淚的雙親,剃除了頭髮和鬍鬚,穿上簡單的衣服,離家走上無家無居的生活。”他作為隱士生活了六年,放棄一切享受,思考着神和人,生和死。終於有一天他大徹大悟。人所以受苦,就因為他不能滿足內心的**。為了不被**所煩擾,就必須成為它的主人,必須不斷減少**,直到無望而知足。誰達到了無欲的境界,就會死後獲得重生;他的靈魂會在“涅槃”(即不生不滅的境界)中獲得永恆的超脫。作為大徹大悟的“佛陀”,原來的王子悉達多,走向世人傳播他的新學說,佛教,今天,它和印度教一樣,已成為世界性大宗教之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印度河畔的高度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