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讓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領域

序言 讓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領域

文/茅於軾我國的教育資源投入大大不足,佔GDP的比重不但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而且也比不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許多國外學者預測,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原因就是教育的落後。這個說法有充分的根據,一個文盲和低教育水平人口佔多數的國家只能靠拼體力,賺一個低微的苦力工資,是不可能有高收入的。即使一切其他條件都十分理想,達到了充分就業,如果教育上不去,增長也就到此為止了,而且得到教育、具備知識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應該享受的權利。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享受人生,懂得人生的意義,選擇人生的道路。這要求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教育是人權的一部分。教育資源的投入不足,怎麼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幹什麼都要花錢,沒有錢什麼也幹不成。現在國家預算一時拿不出足夠的錢,惟一的出路就是開發其他資金來源,主要是從社會上吸收資源,特別是從得到教育服務的家庭來錢。恰好他們也願意付這筆錢,只要教育的質量良好,有相當多的家庭經濟上也有能力付這筆錢,那麼吸引這筆資金進入教育行業就是解決當前教育困境的主要出路。可是這個觀點一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被教育當局所採納,發佈了《民辦教育促進法》。但是這個法還留下不少尾巴,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其原因大概是對究竟從哪兒去補充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沒有想清楚,所以未能大開教育收費之門。最近反而大張旗鼓地禁止教育亂收費。當然反對亂收費是對的,但是首先要承認教育可以而且應當收費,其次才是反對亂收費。如果不是因為有公平的問題和教育有正的外部性(它使得受教育者和教育提供者之外的第三者得益),普通教育就和一般的服務業,如健身、美容、教鋼琴等沒有區別。政府不必考慮要不要給教鋼琴的老師定標準,定職稱,通過考試定工資等級;也不用考慮鋼琴教師夠不夠用,要不要專門培養;也不必顧慮鋼琴夠不夠用,要撥多少錢用於購置設備;這一切統統都可以通過市場自動得到解決。但是普通教育不同於美容、彈鋼琴等,它有公平問題和外部性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是要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得到起碼的教育,要讓教育行業得到比市場本身所達到的規模更大。義務教育一般是由政府提供的。現實情況是許多貧困地區的政府沒有足夠的錢投入於義務教育,結果是窮人享受不到規定的義務教育,還得自己掏錢上學。為了保證義務教育的真正公平性,這筆經費必須由中央政府統一支付,否則起碼的義務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話。但是中央政府統一出錢未必能使義務教育都能做到完全一樣,因為有錢的地區,家長仍然願意再多出點錢,把教育辦得更好。這種現象我們不但不應該制止,而且是應該鼓勵的,因為這樣能夠把社會資源引導入教育行業。不過代價是教育的公平性受損,好在這種公平性的破壞是有些學校辦得更好了,而不是某些學校辦得更壞了。公立學校有政府的撥款,而民辦學校沒有,所以有人說公立和民辦學校是不平等競爭,在這場競爭中民辦學校總處於不利地位。其實不然,因為公立學校有一系列公有制單位的共同毛病,人浮於事,吃大鍋飯,行政人員對教學人員的比例高,養着一批知識老化的教授,他們的課不受歡迎,但是又無法解僱。這些毛病因受制度的約束而無法改變。民辦學校則不然,他們花每分錢都會斤斤計較,絕不會養太多的行政人員和教不了書的教授。比較公立和民辦學校的生均教學成本可以明顯地看出這個特點。現在有了民辦學校,對公立學校也是一種競爭壓力,有利於公立學校的制度革新。再有,民辦學校設立的政治宣傳性課程必定比較少,因為學生家長不會願意花錢購買政治宣傳。何況納稅人已經為此支付過一次成本,這將有助於公立學校教育課程的改革。為了適應教育有正外部性的特點,應該擴大教育行業,使其達到比市場均衡所達到的規模更大。這需要注入更多外部資金,或者減少稅務負擔。現在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只規定非營利性學校才可以享受免稅待遇,顯然這是不夠的。有人擔心,對民辦學校免稅,會增加辦學者的利潤,有些不公平。但如果民辦學校能夠以低成本辦出高質量的學校,拿超額利潤來獎勵他們是公平的。要知道,民辦學校的開設減少了政府辦教育的財政負擔,而且他們沒有政府預算的支持,給他們免稅是很公平的。對《民辦教育促進法》爭論最大的是有關合理利潤的問題,這是很奇怪的,為什麼對其他行業沒有利潤的限制,而偏偏對最需要發展的教育業要加以限制?確實,對義務教育不可追求利潤,這是顯然的,但是對於民辦教育,它不是義務教育,有什麼理由對利潤加以限制呢?我們對有很高負外部性的煙草行業(它引起火災,增加公費醫療的財政負擔和第三者的被動吸煙)只是加了稅,也沒有對利潤加以限制,煙草成為利潤最大的行業之一。如果教育能夠成為高利潤行業,像煙草那樣,這倒好了,社會資金大量擁進教育業,中國的教育問題就解決了。可是我們卻惟恐它發展得太大,想要加以限制。談到民辦教育,張立勤記者的這本書應該是全國第一本以記者的視角記錄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現狀的新聞紀實作品,不可不讀。作者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和精力,實地採訪考察了中國民辦教育的現實處境,給我們提供了一幅當代民辦學校發展的生動畫卷。在這些故事裏,既有民辦教育創辦者篳路藍縷、為獲得生存權而抗爭的動人事迹,又有教育行政部門濫用職權,對民辦教育壓制、干預乃至掠奪的不良行徑;既有民辦高校異軍突起、逐鹿中原的磅礴氣象,又有打工子弟學校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的辛酸場景;既有對民辦學校學生心靈磨難的忠實紀錄,又有對民辦學校老師酸甜苦辣的深度體察;既披露了打着教育旗號圈錢、坑人的黑幕,又禮讚了獻身教育、不計回報的高尚情操。總之,在這部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裏,處處閃爍着一位新聞記者的良知和正氣。作者用大量的典型案例來對民辦教育前沿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探索,字裏行間不乏作者自身的思考。比如,在辦學模式方面,以南洋集團、信孚集團、英豪學校、新東方、萬里集團等為案例,探索了教育儲備金、連鎖經營、教育股份制、教育券等辦學體制或管理模式的意義。這些案例,無論成功與失敗,其經驗和教訓對於當代民辦教育的發展都有着良好的借鑒作用。作者同時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系列中國民辦教育的領軍人物,如丁祖詒的激情與自負、胡大白的倔強自強、於果的“潤物無聲”、陳忠聯的膽識魄力、賈維茵老人的孤憤,一個個躍然紙上,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他們能成為中國民辦教育的拓荒者、領跑者,主要在於他們身上都有一種百折不撓、敢作敢為的精神品質。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書不但對於民辦教育界,而且對於整個教育界,都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同時,許多對民辦學校尚缺乏深入了解的家長以及其他社會人士,如果在給自己的孩子作入學選擇之時,有機會能夠通讀全書,相信也會從中得到有益的提示和建議。我堅信,隨着民辦教育日漸受到社會關注,中國民辦學校的處境和社會地位也會日漸改善,規模和實力將不斷壯大,終將躋身中國教育領域的主流。是為序。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民辦教育生存報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民辦教育生存報告
上一章下一章

序言 讓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