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而不傷

哀而不傷

出處《論語·八佾》: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正解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的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歪批李廳長的老娘不幸過世,張局長痛哭流涕,痛哭失聲,痛苦不堪,逢人便說:“怎麼好人從來不長命啊。李廳長的老娘和我曾經有過一面之緣,她老人家慈祥而識大體,對後輩一向是鼓勵獎多而斥責痛罵少,孟母和岳飛他媽的精神繼承得最好的老人莫過於她了。怎麼說去就去了呢?我們這些後輩一定要繼承她老人家的遺志,在學習事業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知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那個則退啊。”張局長打聽了出殯的日子,提了大堆的祭品前往弔孝。路上,聽人說,死的原來不是李廳長的老娘,而是李廳長本人。張局長擦乾醞釀了許久的眼淚,調頭回家。有人問:“老張,你不是來參加追悼會的嗎?怎麼回去了?”張局長回答說:“我以為死的是李廳長的老娘,沒想到是他自己,他本人都死了,我做給誰看啊?”聽到這個故事幾年了,我每次想起來都笑話這個張局長,但某天忽然想到,應該嘲笑的可能不應該是張局長,倒應該是那個死掉了的李廳長。所謂“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那些為了減肥死掉的男人們冒着生命危險紮起自己的腹部,還不是為了討好有斷袖之癖的楚王?我不相信有那麼多的人都是心甘情願地放棄自己的性取向到楚王那裏爭寵,俗話說得好:還不是為了混口飯吃。或者為了捧上個金飯碗。同樣,李廳長差可擬作楚王,既然有人願意在他媽死的時候做出悲痛的樣子,肯定也是因為他被部下奉承慣了,拿他媽做文章也怪不得人。倒是活着的人應該受到點兒震撼,別人的“哀”很可能是做出來,想讓人真“傷”是不可能了,自己可得分辨清楚嘍。其實,以追悼會這類的事做幌子去為自己追求利益,張局長當然不是第一個。三國年間的孔明就干過不只一次。魯迅曾經作打油詩諷刺這樣的人:大家去謁陵,強盜裝正經,靜默三分鐘,各自想拳經。歪解哀而不傷:指參加追悼會時,竭盡全力做出悲痛的樣子,其實一點兒不傷心。例句王美美嫁了個八十歲的百萬富翁,丈夫死的時候,她哀而不傷。(註:此王美美為虛擬人物,與現實中同姓名者無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王小山: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王小山: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
上一章下一章

哀而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