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熱”反思一

“池莉熱”反思一

從1987年的《煩惱人生》開始,池莉的名字在中國文壇紅了十餘年。1995年,發行量極大的《女友》雜誌,將池莉列為最受喜愛的10位作家的榜首。江蘇文藝出版社歷時數年出版的《池莉文集》洋洋六大冊,搜集了作者1998年以前的幾乎所有作品,一版再版,長銷不衰。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來來往往》兩年賣了二十多萬冊,《小姐你早》也有十多萬的印數。2000年6月,江蘇文藝出版社推出了池莉與人合著的小說《口紅》。該書立即成為市場新亮點,首印10萬冊在兩天時間裏一售而空,出版社隨後又組織加印。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期,池莉作品的主要讀者還是一般的文學愛好者,現在已經輻射到廣泛的識字階層。池莉的每一部新作問世,差不多都有傳媒發表消息。可見池莉像影視明星、體育明星一樣,成了大眾熱點。而盜用池莉名字的讀物屢有出現,也充分說明了池莉已是大眾文化消費市場的一個品牌,一個賣點。最近幾年,出版社出她的書就像是在印鈔票。製片商再三拍制她寫的電視劇或請人改編她的小說為電視劇,廣告收入也很可觀。如果要列出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能持續不斷地走紅的作家,池莉肯定是其中最搶眼者之一。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學術報刊關於池莉研究的文章逾100篇。我還注意到,在池莉的“人生三部曲”階段(即1990年前後二三年),學術界關注她較多。而在她的“來來往往”階段(即最近四五年),學術界平寂下來,大眾傳媒和娛樂界反而在大幅升溫。對池莉的小說暢銷的原因,有一些不同的說法。《來來往往》、《小姐你早》兩書的責任編輯介紹說,有普通讀者認為池莉寫了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的社會變化,簡直就是一部小百科全書。【林金榮:《池莉的小說為什麼暢銷》,《大眾科技報》1999年10月28日。】有記者把池莉小說和電視劇長時間走紅稱之為“池莉現象”,並採訪了一些文藝評論家。他們中有人說,池莉作品改編成電視劇,觀眾踴躍,說明了影視觀眾對現實題材的作品有很大的觀看興趣;有人認為,過去歷史題材太多的“戲說”,讓觀眾視覺疲勞,池莉的作品受到普遍歡迎從某種程度上表明觀眾對影視娛樂性的熱度下降,現實感的增強;還有評論家們認為,池莉的很多作品寫出了人生的煩惱、困惑,以及人生的“尋找”,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她的作品的走紅,反映了一種更健康的欣賞態度在抬頭。從文體角度來說,她的作品的構思、語言以及情節展開的方式都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她常拎出現代人感覺興趣的話題,快刀割肉,一下把生活中本質的東西拔出來,很少有不知所云的東西,很少有張冠李戴的東西,這也符合電視劇改編的要求。【楊瑩:《分析:池莉作品為什麼走紅》,見http//:www.sina.com.cn.1999年9月17日。】近來有人把王朔、池莉、賈平凹、余華並稱為小說界的“四大天王”。說道:“在現悲劇了。”【李更:《小說界的四大天王王朔、池莉、賈平凹、余華》原載《珠海特區報》。】說別的作家跟這幾位“天王”生活在同一時代是“錯誤”和“不幸”,自以為說了句俏皮話,既違反了事實,也是不知文藝與體育區別、不懂文藝生產規律的信口開河。作者似乎是一個“唯題材論”者,似乎寫情愛如池莉者就是好作家,寫**如王安憶者就天生低人一等。這是什麼奇怪邏輯?須知20世紀兩性題材小說如果不能深入到**層面,幾無成功者。不涉及“**”根本不足以表現“情愛”,男女之情正是以性之差別為生理基礎的,並由此決定了情感與本能道德與欲求理性與非理性的多重衝突。該文作者肯定池莉,還有一個標準就是所謂的可讀性,收視率。他說池莉“在圈子裏擁有大批讀者”,這話未必準確。據我所知,不知池莉其人者稀,但充分肯定池莉者更少見。準確地說,池莉只是一個“在圈子裏”反映平平,在“圈子外”呼聲特別高的作家。在池莉最近關於創作的表述中,也多次談到好小說的標準就是“好看”。【池莉:《最是妖嬈醉人時》,見《給你一輪新太陽》,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1月版。】她為暢銷書的價值大唱讚歌。這或許說明,她不滿足於自己暢銷書作家的身分,還希望有個較高的文學史價值評價的含義。在中外文學史上,並不暢銷的優秀作品非常多,卡夫卡、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喬伊斯,都不怎麼暢銷,跟池莉的作品銷量簡直沒法比。如果我們僅以好看暢銷作為標準,那麼20世紀中國文學的大師就只有兩個。前半葉是張恨水,後半葉是金庸。他們作品的讀者遠遠超過了魯迅、郭沫若、沈從文。如果僅以暢銷作為標準,我們這個世界上就不需要文學史家和批評家了。只要一台電腦,把作家的著作銷售數量和閱讀量進行排列,就萬事大吉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與魔鬼下棋:五作家批判書
上一章下一章

“池莉熱”反思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