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關鍵不在認識誰而在想認識誰(9)

第一章關鍵不在認識誰而在想認識誰(9)

奧尼爾給迪弗打了個電話,請他調查一下“聖體”號事件。當迪弗給我回電話的時候,我給他講了事情的經過,並告訴他,無論他能做點什麼,眾議長都會欣賞的。這位總統助手當時並沒有承諾什麼;事實上,他似乎根本不在乎施奈德的抗議。不過,很明顯,對這件事情他實際上還是很賣力的。幾天以後,議長辦公室就得到消息,迪弗直接去找了里根,而且事情有了戲劇性的變化。總統推翻了國防部長溫伯格的意見,親自把軍艦原來有爭議的名字改為“聖體之城”。軍艦的名字世俗化了,米奇·施奈德也結束了抗議,重新開始吃飯。總統避免了一個公共關係上的難題,同時也為一位未來的英雄人物、華盛頓解決無家可歸者問題的推動者,多爭取了幾年壽命。關鍵不在認識誰,而在想認識誰。1989年4月3日的下午,喬治·布殊總統是在棒球上揮筆不停地簽名而度過的。與他一起觀看聯賽開球賽——巴爾的摩金鶯隊對波士頓紅襪隊,並在相同的棒球上籤下自己的名字的另一位球迷,是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穆巴拉克總統逢人便誇布殊,說這位1948年耶魯大學校隊隊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喬治·布殊是怎樣贏得海灣戰爭的勝利的?秘訣就在這裏。當1990年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下令入侵毫無防禦能力的科威特時,布殊花了多年時間結交的朋友如穆巴拉克總統和其他一些人,就成了布殊銀行里的現金。這樣一些人,布殊可以在電話里和他們迅速、坦率地交換看法,他就是利用這種親密關係結成了二戰以來聲勢最浩大的戰時同盟。可以說,真正把薩達姆軍隊趕回巴格達的不是我們的愛國者導彈,而是布殊交下的那幫盟友。看看布殊是如何採取行動的——8月2日:伊拉克越過邊界入侵科威特。正在科羅拉多州阿斯本的布殊總統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聯絡之後,宣佈組成英美盟軍,要把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國土。同時,正在西伯利亞與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會晤的國務卿吉米·貝克,說服蘇聯也加入了反伊陣營。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反法西斯聯盟中的三巨頭又走到了一起。8月6日:加拿大總理馬爾羅尼應邀到白宮做客。記者問他,加拿大對於伊拉克的入侵採取什麼立場,馬爾羅尼回答:“我們的立場就是布殊總統的立場。”8月7日:法赫德國王答應,美國可以把沙特阿拉伯作為對伊行動的主要軍事基地。國王早在布殊還在中央情報局效力時,就與他認識了。8月10日:在穆巴拉克總統的倡議下,阿拉伯國家聯盟投票批准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並派遣阿拉伯聯軍參加海灣盟軍。次日凌晨,穆巴拉克總統接到了他在白宮的朋友打來的感謝電話。這一連串閃電般的全球外交行動並不是倉促做出的無奈之舉。布殊總統一生都在結識像穆巴拉克這樣的人,並和他們保持聯繫。“他總是外出,忙得團團轉,”總統助手威克·古爾德有一次向我透露說,“編織關係網,跟各種人打交道。”總統新聞秘書彼得·蒂雷回憶說,1981年的一天下午,他正在白宮,急着找布殊副總統。有人告訴他,老闆遠在馬薩諸塞大街副總統住處,“正在和埃及副總統一起喝咖啡”。“那個人是誰?”蒂雷還記得當時自己用十分沮喪的口氣問道。結果,就在當年的秋天,尊貴的埃及總統薩達特死於恐怖分子之手,使這個問題立刻有了答案。那個並不為大家所知、但一直受到布殊個人高度禮遇的傢伙(指穆巴拉克總統),轉眼之間就成了美國一位至關重要的盟友。糟糕的是,布殊總統從來沒有和一位盟友、也是所有美國總統都必須首先發展關係的一位盟友——普通美國人——建立同樣親密的關係。更糟的是,1992年挑戰布殊連任的新人克林頓,也擅長布殊那套拉關係的技巧,不過布殊是把它用在國外並收到了驚人的效果,克林頓則把這套技巧出色地用在國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克里斯・馬修告訴你華盛頓的政治遊戲攻略【刊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克里斯・馬修告訴你華盛頓的政治遊戲攻略【刊載】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關鍵不在認識誰而在想認識誰(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