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到你的“心跳”
在你年輕的時候,你一定得溫柔地對待你的愛情,因為年老時,你將會記得這溫柔。 沒有“雜音”的心跳這世上究竟有沒有100分的男子與100分的女子?我相信是有的,我也相信他們是非常相配的,也極可能相愛,但問題是,他們有沒有機會相逢?相逢了是否就會相愛?就像有人說過的,愛情是你和他在人群里相遇時,你們的電波在空氣中劈啪作響放射出火花的一種燦爛感覺。那種燦爛感覺就一定會出現在看上去很相配的人身上嗎?關於相配的愛情,人們已經說了很多,有人甚至編出了面型緣份表,有的人則用血型或星座來找緣份,但很多人卻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相愛的關鍵是需要。從人性的角度看,人們需要的往往是自己沒有的東西。人們喜愛的,其實是“理想的本我”,即自己欠缺而又在意的特徵。在吸引你的人身上,一定是有着某種理想化的成分的。理想化是產生熱情的動因,而熱情則是愛的本質。對於希望、計劃和夢想,除非我們熱情地相信它們有可能得以實現,否則我們便難以認可它們了,對所愛之人加以理想化,實際上會造成他或她更為向理想化的形象看齊,而這種情形在先前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愛能提升人的境界的方面。事實上,很多表面上並不相配的愛情,往往和諧,不同使他們能夠彼此相互吸引,而相同則使得他們能夠長久地相處下去。這也恰好道出了一切成功戀情和美滿婚姻的秘密:兩個人要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觀、價值觀,又要有不同乃至迥異的個性特徵,這樣雙方既認同又彼此吸引,才能夠把愛情進行到底。社會學家的一項很有意思的調查表明,男女年齡相差10歲左右的戀人在各方面都是最和諧的。他們的理由是,女孩子與一個大自己許多的人在一起,不但能成熟起來,而且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差距,雙方互為體諒,互相關愛,不太容易發生衝突,男方會感到很青春、很快樂,女方也會感到很安全、很自在,可以充分表現出女人的天性來。但這還不夠,他們還需要共同愛上別的東西。曾經有一對即將結婚的情侶,他們跋山涉水、不遠千里去拜訪一位先知,向他請教長相廝守的秘訣。先知以慈藹的眼光看看他們,卻說了一句表面上聽來無情、實際上卻極富深意的話。他說:“你們不要只是愛着對方,還要共同愛上別的東西。”在許多成功的戀情和婚姻中,我們都會發現,有着共同的生活追求和新的發展空間的男女雙方往往能夠保持新鮮的愛情,就像吃飯一樣,再好吃的菜,如果天天吃,也會乏味的,只有不斷地變換內容,不斷地升級能力,做出的飯菜才會迷人,才會不使人厭倦。沒有共同的嚮往,就會少許多共同語言,感情的硬度就會受到歲月的磨礪和考驗。有一個人在談及離婚的理由時,這樣說:“你知道嗎?結婚這十幾年來,我幾乎沒有和我太太有過什麼共同的感動了。我們不曾一起閱讀過一本書,談過其中任何一個有趣的章節。我們甚至很少一起看電影,更別提看完電影之後曾經就其中某一個場景、某一個片段,交換過什麼感動的心得。”沒有新鮮內容注入的情感之河,能不幹涸嗎?而最能持久、最不乏味的東西,其實就是生命的本身。用一位作家的話說,一起熱愛生活,擁有充沛的能量,分享心靈的喜悅,將是恆久維繫感情於不墜的最大力量。兩個熱愛生活的人,無論生活怎樣平常,都不會覺得單調和乏味的,他們的愛會在早上啟程,在中午綻放,並在夜晚溫暖寂寞的星空。要果樹,不要松樹有一位女士,在生命的低潮期遇到了一個令她傾心的人,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結為伉儷,她覺得自己真是苦盡甘來,沒想到卻迎來了十年苦日子。原來她嫁了一棵“松樹”,而不是“果樹”。對方只知索取,從不理會她也需要滋養,婚後十年,他活得像一個已婚的單身漢──不容別人佔用他的時間,卻要求自己應有的一切“權利”,與她分享着她的所有,不斷地索取、再索取,卻不讓她分享自己的一切。直到有一天,這位先生另結了一位較年輕的新歡,搬了出去,她才意識到那人帶給她的,不是滋養人的果子,而是令人感傷的磋砣與無奈,還有就是一紙冷冰冰的離婚文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一個活得很辛苦的朋友聽,他沉吟許久,搖搖頭走了,臨走時扔下一句“真的不能把愛情搞的太像服務業,做牛做馬只會累死自己!”他是一個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人,但卻不很懂得了翹翹板的道理,不明白愛需要相互給予才快樂的道理。一般來說,戀愛中總是一方愛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聽任接受對方的愛而已。這一點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條必須服從的痛苦的真理。可是偶爾也會有兩個人彼此熱戀而同時又彼此被熱戀的情況。但這是少而又少的例外。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男女之間的關係就像玩翹翹板一樣,你緊起來,對方就松下來,反之亦然。“愛情中誰屈居下風,完全要看誰比較愛誰。”你越愛得厲害,就越發不應該讓對方知道你熱愛的程度。因為凡是愛得厲害的人,總是受制於對方的,總是或遲或早要被對方所棄的。事實上,翹翹板的有趣就在於雙方你來我往,如果總是一個人用勁,另一方總是高高在上,雙方就都會覺得很沒勁,要給對方用力的機會,這對他或她來說其實也是一種樂趣。自在的天空好飛翔要找到真愛,便要找一個懂你的人。懂是什麼?用一位作家的話說,就是當你遇到挫折時,他不說一句損你尊嚴的話;當你意氣用事時,他絕不遷就而會娓娓解說事理給你聽;當你心情不好時,他絕不和你一般見識而大吵大鬧;當你遠隔千里難得見面時,他也深信你;當你愉快時,他也愉快而且會告訴你;當你煩惱時,他也煩惱但不會輕易告訴你。更主要的是,懂你的人會讓你感到輕鬆,讓你的羽毛變得更光滑,更新鮮,更富光彩。曾經有一個陷於愛情兩難的男子問一位作家,怎樣才能“認出”他的真愛,如何取捨?作家想了想,說:“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哪個人可以讓你分享大小事情,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在他看來,那才是真愛、才是適合,雙方才能比別人更有機會走更長遠的路。無獨有偶,一個朋友推薦給我的一篇文章說的也是同樣的事。作者認為,幸福婚姻的一個關鍵是“找一個和你在人生理念上一致的人”,另一個關鍵則是“你能否在對方面前做到真實的放鬆”,具體地說就是,你能在對方面前牙不刷,臉不洗;你能把腳翹在桌上;你能放聲大哭;你能大放厥詞,說希望那個老給你穿小鞋的上司生場惡疾,你好取而代之……總之,一切最真實的,美好的和醜陋的,善良的和惡毒的,你都敢在對方面前不加掩飾……如果是那樣的話,可就要恭喜你了,因為你找到了能過一輩子的人。真愛的支柱是信任。有個笑話說:如果哥倫布有個多疑的妻子,他還能發現新大陸嗎?她一定會問:“你去哪裏?跟誰去?去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為什麼那女人(英女皇)會無緣無故給你三艘船?”和一個不信任你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自在嗎?會感到幸福和愉快嗎?會有最好的表現嗎?有位仁兄更有風度。他有一個可愛的妻子,但他卻從不要求對方一定要把最多的時間用在他身上。相反,他對於妻子有很多朋友很是開心,並鼓勵她多和朋友們和同事在一起,多溝通感情,同時也能從中得到成長。在他看來,真正的愛就是給對方可以翱翔和成長的天空,凡事相信,如果連最愛的人都不信任,那人活在這個世上就太孤獨了。或許,這才是我們該學習的,“學習不要去設定自己應該是對方最重要的人,學習不是非要霸佔對方大多數的時間,才是愛情。”自在的外衣是包容,包容現在,也包容過去。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女友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歷,儘管過了很多年,對曾經的戀人依然很有好感,但他卻並不在意。不僅如此,他還很感謝那人,說正是他使她變得如此優秀,也使得她懂得了珍惜。他從不與那人對比,也不和過去爭位子,他寧願給女友的心中留一塊綠地,屬於曾經的青春年華,屬於曾經的怦然心動。我欣賞這樣的態度。相愛容易相處很難,而真正的緣份則是找到一個能包容你的人,一片讓你自在的天空。有誰是你?完美主義是愛情的殺手。好女人是人,好男人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即便是天上的嫦娥也未必是所有人的最愛。還是曼斐都番爾說的好,“你可在每個女人身上看到海倫。”其實,每個女人都是一個巨大的金礦,如果你有足夠的胸懷、必要的聰明,如果她又是適合你的,你完全可以在她身上學到你應該學到的一切,她也會成為你一生中最重要、最不想畢業的學校。男人也是一樣。在感情問題上,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合適,是相稱。一位學者把一樁好的婚姻適當地描述為“一種兩人之間的最有助於雙方最佳發展的關係”。事實上,要想在感情上彼此令對方滿意,夫婦雙方必須認識到對方的需求,有共同的經歷,尊重對方的個人價值。這種愛不僅與夫妻雙方個人的成熟程度密切相關,還與雙方的相似程度,或者說至少是與他們的基本價值觀和信仰的兼容程度密切相關。研究表明,具有相似地位的夫婦通常幸福感會更強,婚姻更穩定。但這種契合卻往往是外人看不出來的,因為鞋子好壞,只有腳知道。上大學的時候,有一篇《有誰是你》的文章曾被廣泛傳抄:“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必有你的存在;必有你成為我的一半成為我的太陽;必有你容納我並擁抱我的一切……我知道你一定在的,一定在前方某個路口或者某個站台上等我。我知道你最終會出其不意地走過來,出其不意地和我相識並相知。就這樣,我很孤獨、很快樂地走在這條路上,我的目光總是堅定不移總是向著前方。……所有的陽光鋪滿這條道路,有一種充滿魅力的幸福在牽引着我,與你相隨我信心勃勃、步伐堅韌。就這麼走向你,我滿是塵土,滿是疲憊。就這麼奔向你,我淚流滿面、笑容滿面。縱然不知——現在有誰是你?究竟有誰是你!”在情人節的夜晚,望望夜空吧,那裏一定有你的一顆愛的星座,如果你已經找到了她,請好好愛惜她;而如果你還沒找到她,就好好地找一找吧,也許此時她也在找你呢。備忘錄:真愛無法隱藏,它就像火焰出現在黑暗中,不必告訴大家它是誰。愛情是一種了解,不是盲目追求;婚姻是一種和諧,不是委屈將就。一味地追求、或一味地付出,時間久了,任誰都會覺得疲憊。沒有一份真愛會傷人累累,耗損能量,如果有,那是因為你遇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