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

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從未掩蓋其對朝鮮的企圖,因此,俄國的擴張主義很令東京擔憂。俄國駐遠東的總督,殘暴的葉夫根尼·阿列克西耶夫王子是增加這擔憂的一個因素。阿列克西耶夫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他認為自己接受了一項俄國在遠東的神聖使命。這一矛盾最終於1903年10月3日的一項外交照會中浮出水面。在照會中,阿列克西耶夫要求日本天皇承認俄國在朝鮮北部的利益在北緯39度以北。東京方面禮貌而堅決地拒絕了這一要求:不承認俄國的利益。這一行為只是雙方之間幾次互相冒犯和挑釁的開始,包括日本人幾次登陸朝鮮南部。最終,1904年2月6日,日本駐聖彼得堡大使關閉了使館,斷絕了與沙皇的外交關係,回到日本。這是日本發出的一個警告信號,但儘管如此,仍然沒有引起俄國人足夠的警惕。兩天後,2月8日,一艘日本輪船駛入旅順港,在停泊的戰列艦上觀望的幾千名俄國水兵眾目睽睽之下,將在此城市居住的日本公民帶離。其中有一名秘密特工人員,他已經將俄國艦隻停泊的確切位置在地圖上標示出來—共有13艘巡洋艦和戰列艦、4艘驅逐艦。但驅逐艦正在公海進行軍事訓練,結束訓練后將駛往達爾尼。阿列克西耶夫總督越過艦隊總司令斯達克,直接下達了這一命令。這一決定導致了悲劇性的後果,後來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錯誤。2月9日夜,瞭望的俄國水兵以為在地平線上出現的戰船輪廓是返回基地的驅逐艦,然而,這是3艘日本驅逐艦,它們用魚雷擊沉了“太子”號、“雷特維贊”號(Retvizan)戰列艦和“帕拉達”號(Pallada)巡洋艦。這預示着1941年12月7日日本用同樣的方法襲擊珍珠港的美國戰艦。俄國水兵展開猛烈的回擊,但因天色很黑,只使日本艦船輕微受損。黎明時分,日本聯合艦隊在近海出現,並向俄軍開火。對俄國水兵來說,這是一場屠殺,而對歷史學家來說,這是20世紀第一場大屠殺。同時,一支日本分艦隊進攻並擊沉了俄國停泊在朝鮮仁川港的兩艘巡洋艦。此後,三支駐紮在朝鮮光州的日本部隊入侵滿洲。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阿列克西耶夫被解職后,倍受士兵喜愛的馬卡羅夫司令火速從聖彼得堡趕來,代替他做了總指揮。然而,他剛剛踏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卻撞到一顆日本水雷。艦上的軍火發生爆炸,馬卡羅夫和艦上所有的人隨同戰艦如同一塊石頭一樣沉入大海。在這一不幸時刻,日軍東鄉總司令在修建防禦工事,並成功地擊敗了俄國人的多次進攻,日本軍隊在持續到10月份的一系列戰鬥中給沙皇士兵以沉重打擊。在旅順港,被圍困的俄國士兵堅持同乃木將軍率領的日本軍隊戰鬥到最後一人。俄國士兵在該城市四周挖修戰壕和隱蔽工事後,守備部隊舉起刺刀同企圖衝過防禦陣地的敵人短兵相接。這種場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前線的預演。的確如此,日俄戰爭是一場使用新式武器和進攻防禦戰術的殘酷試驗,也是即將到來的更具有毀滅性戰爭的前奏。1905年1月1日,旅順港失陷,俄軍斯托塞爾將軍被迫投降。當他回國后,因其“在敵人面前懦弱”而付出被監禁10年的代價。此時,勝利者乃木將軍因幾百名戰士在肉搏戰中戰死而深感自責,進而自殺。這場日俄戰爭最終以兩場殘酷的戰鬥宣告結束:一場是1905年2月20日至3月10日在旅順要塞進行的陸戰,另一場是在對馬島進行的海戰。俄國沙皇在絕望中試圖改變戰爭的結果,命令波羅的海艦隊去幫助他的臣民。在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司令的率領下,34艘戰船經過數日海上航行到達遠東。1905年5月27日,他們在對馬島遭到海軍中將東鄉的伏擊。這場勝利是日軍有史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海上勝利,俄國戰船有22艘被擊沉,6艘被擄獲,另有6艘逃離戰場。對俄國人來說,這次海戰宣告了他們的徹底失敗。9月5日,由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從中調解,雙方於新罕布殊爾州朴次茅斯簽訂了和平協約。協約規定,俄國承認朝鮮是日本獨佔的勢力範圍,俄國將包括中國旅順和大連在內的遼東半島租給權及由長春至旅順的南滿鐵路的租讓權轉交給日本,以北緯50度為界,俄國將薩哈林島南部和鄰近島嶼割讓給日本。從此,日本天皇的島國成為世界舞台上一支巨大的力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慘無人道的歷史:《世紀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日俄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