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英雄(3)

本土英雄(3)

許氏兄弟在電影、電視和音樂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港人口味的某些轉變,港人其實正開始建立起獨特的流行文化,口味的轉變來得更深更廣。“港產片”以新姿態出現,除講求節奏明快,還加插廣東俚語,儒家倫理則消失得無影無蹤。歷史學者蔡寶瓊說:“當地市場的文化產品製造者視香港為首要效忠對象,還是破題兒第一遭。”1984年以後,回歸中國有期,本土身份的議論更趨白熱化。愈近“九七”,港人生活方式似變得愈要與別不同,猶如要顯示他們擁有擺脫內地影響的文化自由——即使兩地的政經聯繫更趨緊密。到了1988年,調查顯示8成以上受訪者覺得自己根本非英國人也非中國人,而是香港人。70年代也是午夜場成為一種儀式的年頭。影片製作者開始於周五或周六,同一時間在10~20家影院安排11點半左右的首映,為新片作宣傳。午夜場能製造口碑,對廣告經費有限的影業來說,很是重要;對學生、年輕夫婦和流連夜店及麻將館的夜遊人,則成為必備社交節目。我看《97古惑仔戰無不勝》的時候,午夜場已變成僅屬於市場推廣的一種方式,惟有在其全盛時期,導演可從中知道觀眾反應,製片人還在那時開始強迫導演出席。黃志強對觀眾反應,猶留有生動回憶:“他們有什麼不喜歡,便向你喝倒采,他們認得你就是導演。我想說的是,曾在午夜場親眼看到觀眾很光火,站起大喊:‘到底誰是導演?給我站出來!’或者:‘到底是誰寫的劇本?把那飯桶揪出來!’但他們看到好戲,也歡呼拍掌,像暴動一樣。因此,你一做導演,便得捱過這關。嘿,你會變得戰戰兢兢,知道自己遲早要面對那些人。”若噱頭沒法逗人發笑,或鏡頭拍不出懸疑效果,導演會重剪有關場面,甚至重新拍攝,然後趕在幾天後正式公映前弄妥所有拷貝。午夜場是對導演的磨練,成功過關便可擁有不尋常的本領,能高度超然地批評自己的作品。看午夜場的儀式也孕育出一種本土電影文化,影痴會相約前往,完場後邊吃喝邊談電影,往往通宵達旦。此外,午夜場亦影響創作過程,幾許導演在拍攝現場的取捨,乃取決於他們想像中的那些不留情面的午夜場觀眾。有導演說過,這儀式促使他們拍攝動作永遠停不下來的影片,使觀眾緊盯畫面。因此,他們不得不拼了命地試圖令影片的每一時刻迎合觀眾。“我相信沒有其他地方的電影和香港一樣,”黃志強談到午夜場時說:“香港觀眾有很即時性的反應,就好比即溶咖啡或即食麵一樣。那是很典型的香港事物。”這種即時性,連遊客也會見怪不怪。他們發現香港某些地方的步伐,甚至比紐約和東京都要快。在港島中環商業區,人人都匆忙得瘋了似的。一踏進升降機,便即按鈕關門;走到地鐵,會忙不迭打幾通電話。在一個據稱只信奉“錢教”的城市,要成功就須分秒必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紡織廠在《南華早報》創刊號刊出廣告:“Reopeningsoon.Soonerifpossible”(不日重新啟業,愈早愈好)。香港導演彼此之間或與觀眾之間,對話速度極快,電影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97古惑仔戰無不勝》首映場的趣味性,或多或少繫於觀眾每周有兩至三出新戲可看。香港能爭取到足夠的觀眾以維持一個成熟的影業(能維繫和滿足公眾對娛樂需求的製作、發行及放映系統網絡),在地區電影中實屬少見。數十年來,港人到電影院的次數,全球數一數二。全港人口在1959年約300萬,每人每年平均到電影院22次,顯然高居全球首位,甚至是美國的兩倍左右。1967年高峰期,更赫然高至每人每年27次。直至電視出現,影院生意才稍見回落,但縱觀整個70年代,港人平均往電影院次數一直領先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再加上港人大都習慣每周工作六天,只有黃昏及星期天才有空看電影,有此成績就更顯得了不起。家庭影帶的出現,使觀眾口味更挑剔。80年代中期,50萬港人擁有電視錄影機,超過250家影帶租賃店為他們提供服務。在西方屬於高檔產品的鐳射影碟,更大行其道,卡拉OK更推波助瀾,影迷發現影碟的清晰影像及沒經切割的寬銀幕,是翻錄的極佳版本。賣座電影往往以雙影帶或雙影碟的形式發行,租金因此便可提高一倍。觀眾縱使對影帶趨之若鶩,卻沒有放棄電影院。1977~1988年間,每年平均觀眾入場人次皆穩守6500萬左右,而且他們都選看港片。荷里活電影以前一直獨佔鰲頭,但60年代末之後,當地票房卻都成為港片天下,20部70年代最賣座影片,港片佔去11部,而首4部港片則遠遠拋離最賣座的進口荷里活片(《摩天大樓失火記》,TheToweringInferno),外國片甚至有好幾年沒法打進前十名。歐洲官員都苛評進口荷里活片,但《獅子王》(TheLionKing)、《阿甘正傳》(ForrestGump)、《蝙蝠俠》(Batman)、《獨自在家》(HomeAlone)、《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阿拉丁》(Aladdin)、《肥媽先生》(Mrs.Doubtfire)、《貝弗利山警探》(BeverlyHillsCop)及《回到未來》等所以成為全球賣座片,正是歐洲觀眾一手造成的。可在香港,這些影片的票房不過爾爾。何以有此現象?是時,港片通常由20~30家大影院聯映,而外國片則僅在不到10家的“小型影院”放映。影業實際上設下影院配額制,使荷里活片進賬有限。到90年代,放映美國片的影院增加,票房收入亦告上升。《侏羅紀公園》(JurassicPark)由約20家影院聯映,成為當年賣座冠軍,遠遠拋離港產賣座片。《生死時速》(1994)及《鐵達尼號》(Titanic,1997)亦出現同樣情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本土英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