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誕生過《龍江頌》(1)(圖)

我的家鄉誕生過《龍江頌》(1)(圖)

誰不說咱家鄉好!家鄉的概念和家中的感覺,我一向是很注重的。1957年的中秋節,我出生在福建省龍海市石碼鎮。龍海市是漳州的一個重點縣級市,石碼鎮是龍海的中心大鎮,是市政府機關的所在地,也是龍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石碼鎮距漳州市區僅20公里,處於九龍江注入東海的出海口。有位文人是這樣表述我的家鄉的:閩南龍海,沃野千里,自古是魚米花木之鄉,商賈雲集之重地。歷史上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在我的記憶中,龍海有不少聞名全國的人和事。菲律賓第一位女總統科拉松?阿基諾,祖輩就是龍海市角美人,她曾經在任上回龍海祭祖省親,成為家鄉的一樁美談。比如漳州市花、人人都知道的“凌波仙子”水仙花,它正宗的原產地,就在我家鄉的圓山腳下,香飄四海,遠播海外。家鄉曾經還有一出很出名的戲叫《龍江頌》,後來改成了“革命現代樣板戲”,移植成京劇,拍成電影,講述的原型和背景也在龍海。只不過,《龍江頌》的女主人公江水英,在家鄉的原型是個男子漢而已。著名作家許地山,是地道的龍海石碼人。他的散文《落花生》曾經收入語文課本。世界游泳冠軍吳傳玉,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位取得世界冠軍的中國游泳運動員,他也是龍海人。故土的歷史文化,滋潤着我的心靈。家鄉的彎彎小街,伴隨着我的童年。我的家,地處石碼鎮一條古老的閩南老街。改革開放以來,家鄉富了,石碼鎮新樓遍地。但是,我家小街的風光依然,大概是決策者有意識保留了這種無法再造的歷史小街。街道兩邊是騎樓式小樓,大多數人是樓下當店面樓上作居室,基本保持着20世紀30年代的風格。沿街騎樓下,是來來往往的行人,間或有麗人雙雙和白髮伴侶牽手散着步,緩緩走過。在我兒時記憶中,這裏充滿着一種誘人的閩南情調。每當傍晚時分,街道邊的大排檔就熱鬧起來了,空氣中總是瀰漫著油炸食品和炭火的混合香味。這條街上,甚至連“代書”這種行業,至今依然佔有一席之地。因為,一些老人要和海外親友聯絡,這“代書”業,就是他們傳遞親情的紐帶。街坊鄉親,都在為著各自的生計忙着,但在街上相遇,都會微笑着點頭、打招呼,因為小街上住的人,基本上都是幾代老街坊了,大家知根知底的。我小時候啥個樣子,街坊老人和長輩們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誰也瞞不了誰。有點像北京四合院裏中的那種親近緣分。小街是1949年解放軍解放龍海時最早走過的地方,故改名叫解放路,我家就在解放東路159號:一座普通的3層騎樓。我閉着眼睛都能從大街上走到家裏。從臨街弄堂穿過,稍往右拐,便是我的家。我家裏有四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四。家裏順序是大哥陳平和、大姐陳淑貞、二姐陳淑麗。小時候,家裏日子過得清苦,父親支撐着全家的生活重擔,他的工資,就是全家老小惟一的經濟來源。父親在航管局當船員、輪機長,他長期跑船往返在廈門和龍海之間,一天兩班,十分辛苦。大概是久在大風大浪中闖蕩的緣故,父親對待生活,就如海員對待出航一樣,總是以樂觀和努力的態度。父親對我們兄弟姐妹很寬容,很疼愛。閩南人素來有“重男輕女”的色彩,我又是最小的兒子,自然得到更多的父愛。可以說,父親寬厚的背,就是我幼時最溫暖的依靠。我曾經夢想着,要跟他從此走出石碼,到外面看看五光十色的世界……我的母親許茹珍,是一個典型的閩南家庭婦女。她勤勞善良,安於本分,克己待人。母親年輕時曾經當過父親單位的家屬工,以補貼家用。此後,她一生難得外出,總是在家裏操持家務,養育着我們兄弟姐妹,拉扯着我們一天天長大成人。閩南人的傳統習慣,叫做“爺爺奶奶疼大孫,父親母親愛小兒,哥哥姐姐讓弟妹”。所以,這樣一來,我在家裏算是最受寵的一個,比起哥哥姐姐們,我的生活條件也相對稍好一些。我出生不久,正值“三年困難時期”,什麼東西都得憑票供應。我家裏的日子過得很緊,算是清貧家庭,可母親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保證讓我每天能喝上一小杯牛奶。記憶中,母親遞給我的牛奶,是天下最美味可口的飲料。在生活中,排行最小的我,也擁有比兄姐更多的自由空間。我還在搖籃里的時候,母親為增加收入,到父親的單位干臨時工去了。當時,大我10歲的大姐就充當了保姆的角色,負責照看我。小孩看小孩,不免會有些摔摔碰碰、哭哭鬧鬧的事發生。曾有一次,聰明的姐姐為了能一邊和同伴玩跳格子遊戲,一邊照看我,便用繩子拴住我的搖籃,想來個兩全其美。不料,她人跳身晃,加上我的掙扎,結果把整個搖籃帶倒了。據說我是摔了個鼻青臉腫,長哭不止,把姐姐給嚇壞了。晚上,母親回來,她看着眼淚汪汪的我和姐姐,淚水直往肚裏咽。手心手背都是肉,母親都心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對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女排主教練陳忠和的真情告白:笑對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我的家鄉誕生過《龍江頌》(1)(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