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之吻(1)

銀幕之吻(1)

吻可以像個逗號,一個問號或一個感嘆號。——米絲廷蓋特(1874~1956)溫柔、浪漫、挑逗或者色情,在一部影片里,一個吻通常展現出風雲變幻劇情中的真實一刻。無論影片表現的是一見鍾情之愛、不倫之愛、單相思之愛、死纏爛打之愛、情竇初開之愛、精神之愛或是悲劇之愛,銀幕上的擁吻無不春情激蕩,有時也成為性的替代品。令昔日時光如此生動的銀幕之吻,乃是當時的觀眾頭腦幻想具像化的結果。銀幕之吻雖然默默無聲,但仍會表現出一種明確無誤的強烈激情。音樂能為近乎沉默的銀幕之吻錦上添花——嘶啞的管弦樂聲波瀰漫在空氣之中,令我們的嘴唇饑渴難耐。雖然吻只關乎嘴唇間的一個短暫融合,那一刻我們關注着演員,連時光也變得慢下來。似乎可以這麼說,每一個人都是從電影裏學會如何接吻的。透過眼前移動的畫面,毫無經驗的情侶們能戲劇化地提高他們的戀愛技巧。銀幕上記錄的第一個吻,出現在1896年由愛迪生公司拍攝的一部名叫《梅·艾爾文—約翰·C.賴斯的吻》的短片里,簡稱《吻》。這部影片的靈感取自於風行一時的百老匯喜劇《寡婦瓊斯》,完全由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無休止的接吻戲構成。(當賽璐珞膠片滑動時,主人公賴斯不斷地把他那巨大的鬍子捋來捋去。)但是在舞台上可以令人接受的情節在電影裏並不被認可。當時的觀眾認為這段32秒鐘的親密接觸有色情之嫌。一位憤憤不平的芝加哥出版商赫伯特·S.斯通這樣寫道:“他們明目張胆地故意拖延咀嚼對方嘴唇的做法,簡直令人無法忍受,……此類事件應叫警察進行干預。”當然並沒有人因此而被拘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電影史上,那些最具挑逗意味的吻戲,恰恰成了20世紀20年代默片時代的一大特色。長着一雙茶色眼睛的塞達·芭拉(1890~1955)出演了舞台上第一個引誘男人的“蕩婦”形象,人們如此稱謂是因為她極具“魅惑力”,也可以說是性方面極具挑釁性和進攻性。在拍攝於1915年的影片《傻瓜在此》中,芭拉飾演一個勾引已婚外交官的婦人,這名外交官的前程被她毀於一旦,直至落得負債纍纍。隨着故事的發展,當外交官的生活終於又回到正常軌道上時,芭拉翩翩而至向其索取一吻。外交官屈從了她的懇求——於是成為她倒霉透頂的情人。芭拉的“噬人”之吻繼續填補着觀眾的想像力,這類影片包括《原罪》(1915)、《克莉奧佩特拉》《1917》、《一個不貞節的女人》(1925)和《神秘夫人》(1926)。但是當成盤的電影膠片開始急速生產,性與暴力場面的激烈展現如同火焰一般灼燒着美國衛道士的大腦。1934年,在威廉·H.海斯的領導下,一部由美國電影製片商和發行商制定的道德法典一舉出籠,法典中涵蓋的一系列嚴厲準則控制了其後20年間的電影內容。海斯法典羅列出了一幅暗淡的“可做和不可做”的明細單,其中說明了在美國電影裏什麼能表現什麼不能表現。有關性和接吻鏡頭的特殊規定是最主要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吻之書》教我們學會用嘴唇表達自己最強烈的感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吻之書》教我們學會用嘴唇表達自己最強烈的感情
上一章下一章

銀幕之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