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夢幻的輓歌:《青春的邊》

少年夢幻的輓歌:《青春的邊》

文/宗元

讀完《青春的邊》,我非常驚訝一位十七歲的少年竟然擁有如此豐富的精神世界,在這花季般的年齡里,卻能品味到許多人生的蒼涼與苦澀。我甚至有點擔心和不安,因為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孩子,在他的稚弱的心靈上,似乎不應承受如此沉重的精神負荷。

在這部明顯具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中,少年作者以自己鮮活的生存體驗,真實地書寫當代中學生複雜多變的情感糾葛,暨表現出他們充滿詩意的理想與追求,同時也流露出遭遇挫折后的迷惘與困惑。字裏行間,既涌動着青春生命的激情,也傳達出幾分傷感與無奈,可以說程天翔以敘事的方式,為當代中學生彈奏了一支少年夢幻的輓歌。這部小說是以主人公江遠為中心,反映出一群男女中學生生命成長的青春歷程。着重敘述了江遠與藍琦、康康、蘇男、蕭然等幾個女孩子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矛盾,集中刻畫了江遠這一在當代中學生中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藝術形象。不難發現,在江遠的身上,明顯帶有作者個人生活與情感的烙印。江遠是一個早熟的少年,在看似玩世不恭的行為中卻蘊含著對高貴精神的莊嚴的追求。雖然,他出身於一個經濟比較寬裕的幹部家庭,但卻對家境貧寒的同學懷有真誠的關愛與尊敬,在小說中,有許多動人的細節表現出他的善良、仁慈與寬厚。在對江遠的塑造上,主要是突出這位少年對人生富有浪漫的憧憬以及在追求后心理上的孤獨與凄苦,清晰地呈現出江遠在這一時期內思想情感遠行的軌跡,完成了從詩意地追求到遭遇挫折直至陷入精神苦悶的青春三部曲,其中,朦朧的初戀與痛苦的抗爭,作為小說的敘事母題,是人物最主要的活動內容。

在江遠的少年曆程中,始終沒有放棄反抗與鬥爭,反抗既是抵禦外界壓迫的方式,也是對自我的捍衛與激勵,江遠從小就養成酷愛文學的天性並具有天馬行空的藝術想像力,當一名詩人與作家,便是江遠人生夢想的追求。然而,一方面,物慾化的社會潮流,已經淹沒了一切帶有詩意的風景;另一方面,多年來對升學率的單一追求,已成為懸挂在學生頭上的一把寒光冽冽的寶劍,給學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壓力,對少數學生所表現出的個性追求與創造性的思考均給予壓抑與制止,從而把一些富有無限潛力的少年強硬地綁架在應試教育的戰車上,成為教育體制的犧牲品。江遠把學校稱為大蒸籠,感覺自己每天在受煎熬,反映出這種陳舊的教育管理方式對學生造成的巨大傷害。自然,從世俗的眼光看,江遠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好學生,他的藝術天分與理想追求,決不能在萌芽時期就遭到扼殺與荼毒。他與幾位文學愛好者自費創辦了文學刊物《煙火》,儘管在教師蠻橫的干預下流產,但是,作為初中學生,這種石破天驚的舉措,不僅表現出對理想執著的追求,而且更是一次對僵化的教育體制與世俗觀念的反擊與抗爭。他採用少年人特有的惡作劇的方式逃脫家教老師的輔導,從中透露出對束縛自我的逆反心理。在江遠對理想的追求中,充滿着少年人特有的美麗、浪漫的色彩,事實上,嚴酷的社會現實不僅對他的理想構成了巨大的嘲諷,而且,使江遠在憤怒的反抗中對諸多的社會現象產生了詰問與質疑。在理想與現實的撞擊中,隨着理想的破滅,他感到無限的孤獨與憂傷。在這個各種**泛濫喧囂的世界上,江遠成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流浪者。他“輾轉徘徊在這座城市,到處都是寒冷,到處都是黑暗,天地茫茫,江遠竟找不到可以容身的地方。”從這個意象中,不難理解江遠在心靈的孤旅中進行艱難跋涉的凄苦與蒼涼。

中學生早戀是這部長篇中抗爭之外又一個重要的敘事主題。非常可貴的是,程天翔以一個少年人特有的感受,真實地記錄下當代中學生在初戀中複雜微妙的情感狀態,為我們正確認識這一社會現象提供了感性的參考。在人的一生中,初戀是揭開情愛生活的序幕,成為日後夢牽魂繞般的情感記憶。少年人的初戀可謂刻心銘骨,在燃燒的激情中透露出焦灼、膽怯與不安;初戀是純潔的,既沒有世俗觀念的污染也沒有功利性的需求;初戀是朦朧的,猶如破鏡中觀花、水中賞月;初戀是脆弱的,經不起外界的干預與內心的波動,在移情別戀后化為一幅永不褪色的美麗的風景。在他最早對康康所產生的戀情中,完全表現為對美的欣賞與陶醉,“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猶如一股柔風吹過他的心頭。”在浪漫的想像中,康康的全身都籠罩着詩意的光輝,甚至呈現出內在精神的聖潔與美好,正如她在康康的第一封信中所坦露的,“我喜歡你,並非只是你的美貌,我更欣賞的是你安靜時所散發來的那種迷人的氣質,你的善良的心,你的純潔的靈魂。”如果說江遠與康康是一見鍾情,經過短暫的初戀,時過境遷后,狂熱的激情便迅速冷卻,那麼,當江遠與蘇男相識之後,才真正擺脫過去虛幻的嚮往與主觀情緒的衝動,兩個人開始從思想的層面上進行交流與撞擊,在心靈的契合中達到了真正的理解與溝通。“融融月色下,他們的交談彷彿成了一場美麗的夢境,無論是誰說的每句話,對方都會認真傾聽,他們驚喜地發現原來彼此的心靈是如此的默契。”蘇男已經成了江遠的紅顏知己,甚至是“精神支柱”。儘管江遠沒有明確的情愛意識,實際,他們之間的初戀已經具有現代**情的萌芽。然而,江遠與蘇男的戀情,很快遭到班主任老師的批評與制裁,最終只有在絕望中祭奠自己浪漫時代的終結,他不無悲哀的發現,即便在初戀中,也難以徹底排除門當戶對、高低貴賤等腐朽觀念的污染。江遠的摯友陳笑鶴出身貧寒,輟學后成了社會的流浪兒。他非常愛慕中學同學秦雪,只想見到她說聲對不起。然而卻飽嘗了秦雪的厭惡,並遭到秦雪身邊男友的毆打。結果,陳笑鶴在極度的憤怒中,出手殺人,導致了個人生命的毀滅。這來自現實的最血腥的一筆,完全解構了有關初戀的美麗的神話。從追求到相戀直至幻滅,江遠經歷了少年初戀的三部曲,在無限的蒼涼中,撫慰自己心中的創傷。

通過反抗中的失敗與初戀的幻滅,作家所塑造的江遠實際上是一個時代受傷的孩子。一顆單純的心靈遭受嚴重的戕害,負載着不堪忍受的傷痛。程天翔用清麗的文字,如泣如訴、不絕如縷地渲泄出當代少年內心情感的鬱積,從中感受到一代少年令人肝腸寸斷的呼喊與傾訴,表現出對社會各種病態現象的批判與抗爭,強烈呼喚一個能夠優化少年心理結構的美好的環境,這是《青春的邊》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在閱讀這部長篇時,我感受到了一股郁達夫的氣息。郁達夫所塑造出的多餘人的群像,由於時代的區別,自然不能與當代少年相提並論,然而從人物的孤獨、自卑、脆弱與傷感的心理狀態與精神氣質上,顯然有相通之處。當年郁氏筆下多餘人的形象固然是時代的產物,那麼,當今少年心理上出現的某些精神病態,難道與社會環境、文化氛圍沒有必然的聯繫?當年郁達夫不惜以遭人誤解的自我解剖的方式來展示一些知識分子心理上的污垢與醜惡,如今程天翔則用滴血的心靈與越軌的筆致揭示出當代中學生最隱秘的心理世界;固然,依然還是孩子的程天翔,既沒有郁達夫濃厚的學養根基,也沒有郁達夫豐富的人生閱歷,在藝術上更難達到郁達夫小說爐火純青般的藝術境界,但是在他們的作品中都共同流動着蕩氣迴腸的情感旋律與青春生命的氣息,在充滿浪漫情調的輓歌中,散發著綿綿不盡的詩意。從程天翔的身上,再一次領略到久違了的郁達夫式的逼人的才氣與驚人的直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春成長的歡喜與傷痛:《青春的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青春成長的歡喜與傷痛:《青春的邊》
上一章下一章

少年夢幻的輓歌:《青春的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