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之三:我們怎樣實施“個性化培養”?
實施“個性化培養”,首先要考慮的是:家庭教育的個性化培養與學校教育的個性化培養是不是一回事兒?我們的體會是,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弄清兩者的區別,才有可能完成家庭個性化培養的特殊使命。個性化培養之一:家裏的個性化培養,任務與學校不同小學和中學的個性化培養,主要是指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提供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大學本科的個性化培養,主要是指允許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進度自由選課。顯而易見,學校實行個性化培養,是對學生入校之前“已經形成的個性”表示尊重,並按學生已有的個性因材施教。那麼,學生入校之前的個性是在哪裏形成的呢?答案只能是在原來的學校和家庭。學校難免會換來換去的,父母和家庭卻要全程參與孩子的個性成長。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個性化培養承擔著兩項任務:一是培養好個性,這是目的;二是因材施教,這是方法。與學校的因材施教相比,家庭的因材施教個性化程度更高,可以做到“用量體裁衣式的方法培養孩子”。至於培養好個性與學校的關係,傳統的說法是:“父母要為學校提供可教之材、易教之材。”這種說法雖然點明了家庭教育的任務,但不能揭示學校應為學生服務的關係,不如換成更實在的說法:“父母要幫助孩子形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好個性,爭取在每個教育階段,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和社會提供的教育資源。”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已經被人們說濫了的“個性”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幫助孩子形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好個性?“個性”究竟是什麼?簡而言之,“個性”就是個人在氣質、性格、智能結構、興趣愛好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具有的傾向性和穩定特徵。那麼,個性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些讓孩子區別於其他人的個性特徵,究竟來自先天遺傳?還是來自後天環境呢?據紐約大學20世紀中期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人的氣質特點——如“活動量、節律性、趨避性(對新刺激是趨近還是迴避)、適應性、反應閾(什麼程度的刺激量才能引起反應)、反應強度、情緒本質(通常是愉快友善的還是相反)、注意力分散度、堅持性”等,主要受先天因素影響,從出生到成年變化不大。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進一步發現,一些被認為是先天遺傳的氣質特點,可以從胎兒期的母體影響得到解釋。比如說,孕婦恐懼或過於激動會引起大量釋放神經介質兒茶酚胺,導致胎兒缺血缺氧窘迫驚懼,經常如此就會妨礙孩子形成“安樂型”氣質。與此相反,孕婦安詳的情緒;愉快地說話和唱歌;輕柔的撫摸胎兒;適當且未被污染的飲食……卻有助於孩子形成“安樂型”氣質。這些發現給我們的啟發是:先天的概念應分為“遺傳基因”和“胎兒發育環境”兩部分,單從孕婦的心情對胎兒氣質的影響來看,胎教就值得嘗試——但需要非常慎重,應盡量採用天然的、非器具的方式,以確保胎兒的安全。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除了先天形成的氣質,個性的其他方面,如性格、智能結構、興趣愛好和行為方式等,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更大。這些研究成果,說明孩子的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不是被父母有意塑造,就是被環境無意塑造。與其把跟孩子命運相關的個性塑造交給禍福難測的偶然性,不如用科學方法和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引導。個性化培養之二:形成理想個性的三個途徑我們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實踐,歸納出幫助孩子形成理想個性的三個途徑——A:利用母體對胎兒氣質的影響,孕育一個安樂型氣質的孩子。B:利用環境對孩子興趣的影響,熏陶孩子的情趣、胸懷和理想。C:利用有益活動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形成建設性的個性特徵。A:利用母體對胎兒的影響,孕育一個安樂型氣質的孩子。孕婦要做“理想型母親”。只要你沒選擇終止懷孕,就應滿懷欣喜地期待小生命的孕育和降生。婷兒的媽媽是從孕前就開始學習優生優育優教的知識,有意給胎兒創造理想的生長環境。孕婦通過合理的營養;安詳的情緒;愉快的歌聲、笑聲、說話聲;輕柔的撫摸等自然的胎教方法,有助於胎兒形成“安樂型”氣質。丈夫要想方設法讓孕婦保持好心情。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以後會很麻煩。韓國有位兒童心理科醫生,小兒子是好養育的“安樂型”氣質,大兒子卻是典型的“磨娘精”,敏感、多疑、退縮、挑剔……為什麼同父同母的孩子天生氣質卻截然相反呢?因為母親兩次懷孕時的處境和心情完全不同。第一次懷孕時,准媽媽正在繁忙勞累的實習期,她從上司和丈夫那裏得不到任何照顧,整個孕期多次陷於絕望、焦慮、憤怒和失望的情緒之中,多年後寫到當時的情景,還忍不住激動和憤怒。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會引起血管收縮,讓當年的胎兒反覆陷入缺血缺氧的窘迫驚惶之中。一有新信息就讓胎兒陷入難受,自然會形成敏感、多疑、退縮、挑剔的反應模式。後來這個媽媽想了很多辦法,才讓這個“磨娘精”變成了快樂的小學生。另外,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列瑟頓研究發現,嬰兒的情緒類型在1歲前有很大的變動空間。天生的“磨娘精”也有可能被“及時而親切的照料”改變成一個“安樂型”的孩子。氣質問題不是智力問題,也不是品質問題。父母可以細心觀察,尋找孩子容易接受的引導方式,慢慢調理。比如說,孩子抗拒陌生的新衣物,那位韓國媽媽就先把新衣物在孩子熟悉的舊玩具堆里放幾天,等孩子看熟了,“脫敏”了,再給孩子用……不過,為了避免這份麻煩,還是從孕期保持好心情更省事。孩子在娘肚子裏不遭罪,出生后就會讓父母少遭罪,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也會少遭很多罪,有利於形成富有親和力的好個性。B:利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熏陶孩子的情趣、胸懷和理想。提到成長環境對孩子個性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在前兩次搬家之後發現:家在墳地旁,孩子就喜歡模仿送葬儀式;家在集市中,孩子就喜歡模仿做買賣。她本能地意識到,環境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影響很大,為了讓孟子喜歡讀書上進,她決定把家搬到學者聚集的學宮(書院)附近。結果,這個談書論禮的環境引發了孟子讀書報國的興趣,這個興趣最終促使孟子成為了提出“仁政”學說的“亞聖”。孟母用改變成長環境的辦法,成功地調整了孟子兒時的興趣愛好,是家庭個性化培養的典型範例。(順便說一說,我們認為,引導孩子胸懷大志與教育孩子熱愛勞動人民並不矛盾。比如說,孟子雖然脫離了勞動階層,但他提出的“仁政”學說就包含着對勞苦大眾的愛護與體恤。在社會精英與普通民眾的關係方面,古人給後人提供了極好的處理方案:“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國知識分子的這一生存策略和精神守則,我們是在高一的一個星期天告訴婷兒的,有趣的是,當晚的語文測驗就有一道題是“補齊這句話”,全班惟有婷兒填上了空缺的那半句。這個巧合也增加了剛渡過逆反期的婷兒跟父母交談的興趣。)在環境影響孩子個性方面,更常見的例子是:愛說笑的父母孩子也愛說笑,善交際的父母孩子也善交際,父母做事馬虎孩子更馬虎,畫家的孩子更容易愛美術……這一類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傳遞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而成的,甚至連父母的表情、腔調和走路的姿態,也會通過耳濡目染成為孩子的印記。由此可見,父母想讓孩子形成什麼樣的個性,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給孩子做個活榜樣”。內向的父母若想讓孩子具有外向的特點,最佳選擇就是:在家裏帶頭傾吐內心感受;在外面主動與人問候交談,讓孩子有機會模仿這些外向的行為模式——有些內向的父母就這樣培養出了活潑外向的孩子。如果父母在孩子缺乏模仿對象的情況下強迫孩子表現懂禮儀、愛交際之類的優點和能力,只會適得其反。C:利用有益活動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形成建設性的個性特徵。個性特徵有“建設性”與“破壞性”之分。證明這一點很容易。請讀者比較一下描述個性的幾個詞組:懦弱—勇敢—魯莽;孤僻—熱情—張狂;脆弱—堅強—頑固;拘謹—靈活—輕浮;粗疏—細緻—死板……顯而易見,諸如此類的個性特徵及其不同的強度,對個人發展及團隊協作都具有某種建設性或破壞性。由於有益活動對建設性行為要求較高、較多,能讓孩子體驗到各種行為的“促成作用”或“促敗作用”,孩子會在趨利避害的天性推動下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利促成。孩子經常參與各種有益活動,習慣於採用建設性的行為和心態,有助於形成建設性的個性特徵。以我們知道的幾個優秀程度不相上下的孩子為例,他們都有熱衷參與有益活動的特點。在2002年被哈佛本科錄取的兩個大陸高中生中,來自深圳的男孩馬啟程,熱愛發明創造,曾在高二發明“腳用鼠標”,並在國際競賽中獲獎。來自北京的女孩於海思,在“國際邏輯與數學競賽”參賽獲獎期間,曾在俄羅斯的雅庫斯克體驗過零下47℃的嚴寒。還有一位被芝加哥大學本科錄取的深圳女孩容憶,她從小熱心公益事業,為環境保護付出的努力產生了國際性的影響。另一位被芝加哥大學錄取的廣州女孩何暢,她當學生會主席時曾組織同學去農村“扶貧”。還有婷兒的高中學弟高睿,他課餘熱衷於採集製作標本和觀察養殖動植物,身為文科生仍奪得了全國生物競賽一等獎。他的申請材料包括用電子郵件發送自己採集製作的標本照片,雖然托福成績只有580多分,仍以對生物的熱愛和學習潛力贏得了一所美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需要說明的是,我們並不認為只有全獎留美的學生才優秀。相反的,我們深知國內大學藏龍卧虎優秀學生多得就像滿天的星星數不清。在此僅以全獎留美的孩子為例,只是因為美國名校的招生方法是以綜合素質與個性特點為篩選標準,他們從同樣的篩選中勝出,更能說明“相似性”與“獨特性”的關係。)從事文藝創作的人都知道這句話:“性格即命運”。命運是什麼?命運就是過去的經歷和未來的經歷。在招生或招聘的過程中,招收方往往會通過個人的獨特經歷來識別申請人的個性特徵。比如婷兒,她從小享有重視智力開發和性格培養的家庭教育,一直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初中參加國家級電視台反**主題的電視劇拍攝,感受到民心所向和協作的重要性;高中看到垃圾部落的生存狀態,引發對社會發展和人生理想的探索;在應邀訪美的各項活動中,多次表現出獨立思考的深度和表達主見的勇氣……這些獨具特色的個人經歷,生動地顯示着她的個性和素質。招生委員會很容易從學業差不多優秀的申請人中注意到她。個人的獨特經歷為什麼會成為識別個性特徵的重要參照點呢?一是因為經歷的獨特程度具有可比性,如競賽獲獎或課外活動的級別是省內、國內、還是國際?二是因為特殊經歷通常會給孩子帶來強烈的內心體驗,並在孩子的性格、智能結構、興趣愛好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留下烙印。那些具有正麵價值的經歷和內心體驗,自然會增加個性的含金量。父母若想讓孩子的個性鮮明突出,不妨大力支持孩子參與各種有益活動;細心體察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體驗,並及時給予引導,儘可能讓孩子擁有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心路歷程。有人擔心精心培養的孩子會缺乏個性,千人一面。這種憂慮是善意的,也是多餘的。因為天下沒有一樣的父母,也不可能有一樣的孩子。就是同樣優秀的素質體系,也有千差萬別的組合搭配,和無法複製的個人經歷。英國心理學家米高?J?A?豪在研究中發現:對一個人最直接、最強有力的影響是此人獨一無二的個人經歷。不論家長多麼努力,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控制孩子的經歷,部分原因是一個人的經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生理特徵和條件。就算是一對雙胞胎,雖然父母總是平等相待,但二人在經曆日常生活和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也會有重要的差別,從而決定了興趣和能力的不同。正因為如此,雖然上面提到的幾個孩子相同之點很多,但並不妨礙他們各有各的個性。需要擔心的倒是有人習慣於“把毛病當性格,把缺陷當個性”,這種抱殘守缺的態度,必然會妨礙個性化培養的成功。個性化培養之三:承認差別,量身定製培養方案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承認個性差別就是要把孩子的優勢和劣勢具體化,以便設計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因材施教。婷兒的成長過程就是個性化培養的一個實例。在我們對婷兒因材施教的過程中,主要注意了這樣四點——A:在形成“中心興趣”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揚長“避短”。B:在提高綜合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揚長“補短”。C:要承認差別,進行“量體裁衣式的教育”。D:要立足現實,鼓勵孩子“在昨天的基礎上前進”。下面一一道來,供讀者參考。A:在形成“中心興趣”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揚長“避短”。孩子小時候,那些具有表演色彩的能力和興趣,如唱歌、跳舞、演奏、畫畫和一些球類、棋類等,很容易在人們的讚揚聲中得到強化。不少孩子因此迷上某種藝體活動,並走上搞專業的路。但是藝體專業對於身體條件大都有一些特殊要求,不是人人都適合,家庭有無培養某種特長的優勢,也是不可忽視的競爭條件。我們見過一些中心興趣與天生條件錯位的人,為了成為專業藝體工作者,他們一廂情願苦苦奮鬥十來年,仍然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這種打擊相當痛苦,對孩子的時間資源也是極大的浪費。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在形成中心興趣的過程中,缺乏有遠見的引導。父母如能正視孩子的主客觀條件,有利於幫助孩子及時調整中心興趣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婷兒長大能上她喜歡的學校,將來能在她喜歡的領域自由馳騁,因此希望她之所愛恰好是她之所長,避免把中心興趣凝聚在沒有競爭優勢的愛好上。我們的做法是,把發展多元智能與提供專業培訓相區別,對婷兒興趣強烈但又缺乏遺傳優勢的方面,我們既不打擊,也不提供專業培訓(以免強化到迷戀的程度)。婷兒3歲左右曾經熱衷於在鋼琴上即興作曲,但手不夠大不利於彈琴——當時也買不起鋼琴;4歲時曾一度渴望跳芭蕾,但遺傳基因中看不到身材方面的競爭優勢。對這些興趣,我們僅僅用欣賞的態度鼓勵她自娛自樂,結果,婷兒的音樂智能發展得很好,觀舞和跳舞的興趣也長盛不衰,又沒有“入錯行,難發展”的痛苦。婷兒6歲前後也曾學過一年電子琴。我們的動機很明確,只想藉此促進智力發展和培養“干正事”的習慣,所以沒上電子琴班,而是在媽媽指導下自學自練。大人只要求她手形正確,每天堅持練習30—45分鐘。因為沒有進度壓力,婷兒的自學興趣一直很高。婷兒彈了兩本《小湯普森練習曲》,又從《拜厄》第45條開始接着往下練。因為學會了“把難點化整為零來攻克”的辦法,婷兒越練越有自信心。能彈媽媽彈不了的曲子,也讓小小的她感到自豪。后因學校佈置的作業太多,實在抽不出時間彈琴,才逐漸停了下來。婷兒中學住校后還忙裏偷閑彈鋼琴玩,至今仍熱衷欣賞各種音樂和演出,興趣濃得很。我們認為,對於不準備走藝體特長生之路的孩子來說,進度和考級遠不如保持興趣和培養自信心重要,大人切莫因為投入了較多時間和資金,就忘了進行此項“投資”的原始動機。B:在提高綜合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揚長“補短”。著名的“短板理論”告訴我們,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在中小學階段,孩子自我認識的能力有限,較難發現自己的哪塊木板最短,父母要像智囊團一樣,定期幫助孩子分析尋找妨礙整體水平提高的短板在哪裏,並想出解決辦法,引導孩子把短板加長。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學業進步,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尋求突破,不斷前進”的方法,為自主發展積蓄後勁。到目前為止,婷兒仍然在用定期反省的方法尋找需要加長的短板。婷兒中小學階段的尋短工作和學習周期聯繫較緊,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試后,配合學校安排的小結、總結、家長會以及向各科老師諮詢的機會,順勢進行,但不局限於學業。我們的做法是,一看整體素質的各個方面有什麼不足?二看具體的知識、技能和方法有什麼缺陷?然後再對症下藥,缺什麼補什麼(詳見第五章《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小學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尚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肯定不止一個,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應該堅持一段時間只集中解決一個問題的原則,以免孩子無所適從,反感抵觸。比如說,在小學階段,我們指導婷兒分段解決了“體育鍛煉、計算速度與準確性、書寫速度與準確性、爛班不能正常上課、防止近視加深”等等問題。在初中階段,我們引導婷兒分段解決了“高效率地利用時間、制定有效的複習計劃、初步建立起能力體系、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等問題。從高一起,婷兒明顯進入了良好的自主發展階段,開始主動地從父母和老師、同學、課外讀物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汲取精神營養。學習上的短板,完全由她自己去尋找和加長,我們則集中考慮用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充實她的精神世界。那時候,每個周末的愉快談話,都像一次精神大餐。可以說,“及時補短”和前面介紹過的“提前輸入”是我們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提前輸入像播種,及時補短像追肥。肥料選得准,來得及時,莊稼自然就長得壯。C:要承認差別,進行“量體裁衣式的教育”。中國父母對孩子有很多相似的願望,孩子的情況卻是千差萬別的。要想把美好願望變成現實,必須了解這些差別,為孩子提供“量體裁衣式的教育”。比如說,活潑的孩子要側重於訓練持久性和細緻程度;老實的孩子要側重於訓練靈活性和反應速度;外向的孩子要練習讓別人把話說完;內向的孩子要練習主動問好聊天;太愛動的孩子,不妨用節奏舒緩優美的樂曲來幫助其安靜;太文靜的孩子,則可用節奏歡快跳躍的樂曲來促使其活躍……總之,對症下藥,度身定做,就容易見效。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為例——不同體質的男孩,需要用不同的訓練來幫助。瘦小懦弱的小男生,先要訓練他如何保護頭、眼、襠,避免重要部位被男同學打傷,然後要教孩子通過正常渠道尋求保護和解決問題。包括:要求孩子及時向老師和家長反映情況;家長直接和霸道的同學交談;家長直接和對方家長交談;請校方出面解決問題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孩子身心受傷的危險性。強壯勇猛的男孩,則要多舉實例告訴他濫用武力的嚴重後果,並訓練如何克制使用武力的衝動,增強體恤他人的同情心,把體格優勢引導到保護弱小的正義感上來。以建立性別自信心為例——不同外貌的女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引導。對因相貌而自卑的女孩,父母要多舉實例強調“女人因可愛而美麗,不是因美麗而可愛”,並不吝告訴孩子“你哪兒哪兒可愛,我們如何愛你……”平時還要教給孩子怎樣使自己更可愛的種種途徑(參見第十二章《家庭性教育的方法與時機》的《指點“美、妙”境界,追求持久魅力》一節)。對那些漂亮女孩,則要多舉實例強調美貌潛藏的種種危險,並教給孩子遠離危險的具體辦法,幫助孩子樹立“憑真才實學自立於世”的堅定信念。以提高辦事能力為例——不同個性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指導。在學習辦事的過程中,膽大的孩子要訓練先打腹稿,避免因準備不足而結結巴巴;膽小的孩子要多做模擬練習,以心中有數來提高勇氣和自信心。在此,不妨重溫一下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有一次,子路請教孔子:“一個人想辦一件事,能不能馬上動手?”孔子回答說:“你有父兄健在,怎麼能不先去問問他們的意見呢?”隨後冉有也向孔子請教相同的問題,孔子卻說:“當然應該馬上去做!”旁邊的學生覺得奇怪,問孔子為什麼同一個問題有兩種回答?孔子說:“冉有遇事猶豫不決,所以應該鼓勵他辦事果斷;而子路總是好勝急躁,所以要他多方考慮,避免草率從事。”以激發學習鬥志為例——不同處境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勵。對處於劣勢的孩子而言,最為有效的引導辦法是,“一步分做幾步走,讓孩子有機會體驗成功。”因為處於劣勢的孩子普遍比較自卑,特別需要體驗“我能行”的感覺,找到自我肯定的心理依據,從而增強自信心,喚起努力奮鬥的願望和勇氣。對處於優勢的孩子而言,則要用“天外有天”來防止自滿,那些不斷更新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求,比“不要驕傲啊”這種令孩子反感的空泛敲打更有吸引力,更能激發繼續奮鬥的熱情和渴望。D:要立足現實,鼓勵孩子“在昨天的基礎上前進”。有人說我們對婷兒的要求太高,太完美,這種方法不適合於別的孩子。這種說法是錯把培養方法和具體目標混為一談了。其實,我們對婷兒的要求一直是“立足現實,在昨天的基礎上前進”,每提一個新目標,都是她努一把力就能達到的。我們認為,這種“量體裁衣式的培養方法”對任何孩子都合適。不論什麼基礎的孩子,只要立足自己的現有水平,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前走,都能形成富有發展潛力的個性特徵,不斷地積小勝為大勝。做父母的,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相比較。不少父母就是在這種比較中忘記了孩子昨天的基礎,恨不得孩子馬上趕上或超過別的孩子,以至於失去應有的耐心。這樣做的父母不論是出於追求完美,還是出於虛榮攀比,結果都是“欲速則不達”。這樣的家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父母的期望值在山頂,孩子的基礎在山腳,即使孩子從山腳攀登到山腰,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離山頂還是差得遠,父母還是不滿意,不高興,動不動就用榜樣來貶斥孩子,甚至還要打罵。孩子覺得很委屈,覺得再努力也沒有用。長此以往,孩子必然厭惡學習上進,甚至會把興趣轉移到消極或危險的方面去。香港最有名的綁匪頭子張子強,小時候總是被父親斥責,經常誇獎他的卻是一個黑社會的小頭目,這一點對他主動選擇違法犯罪的人生道路有着不容忽視的影響。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感覺良好”不僅對大人重要,對孩子更重要。父母多讓孩子在正面事物上“感覺良好”,孩子就容易對正面事物感興趣。想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調整為“在昨天的基礎上前進”,真心地為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喝彩,就行了。孩子的心靈舒展,才能形成最具發展潛力的好個性,才有機會創建自己的幸福人生。獨生子女父母常犯兩個毛病,一個是溺愛,一個是急躁。溺愛的父母潛意識裏永遠把孩子當嬰兒,很少考慮讓孩子進步的事。急躁的父母往往用願望代替現實,很少想到孩子只能在昨天的基礎上朝前走。對溺愛的父母而言,每天給孩子提出一點小小的新要求是很好的矯正辦法。對急躁的父母而言,把“一步到位”的願望分解為“十步到位”或“百步到位”的計劃,很多老是做不到的事反倒有可能做到了。不論是急躁的父母還是憂心忡忡的父母,周弘先生的《賞識你的孩子》都可謂一劑良藥。周弘先生不僅讓先天耳聾的女兒學會了說話,還把她培養成了少年大學生、留美博士生,他的秘訣就是:用教嬰兒學走路、學說話的耐心和信心對待學習落後的孩子,把“你不行”變成“你能行!”一份10題9錯的答卷,在他嘴裏竟能變成:“這麼小的年齡做這麼難的題,第一次居然就做對了一道……比爸爸當年強多了,再努努力,說不定還能多做對幾道呢!”父母若能這樣賞識激勵孩子,再加上用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輔導,孩子一定能一步一步實實在在地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