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勢力初創

第六章 勢力初創

這一整天東方明都顯得格外興奮,畢竟平白得了一筆意外之財,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做事的基礎。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東方明經歷了父母餓死的悲痛,見到了易子相食的慘劇,心裏早就萌發了要改變這種悲劇的念頭,而且他本身也有一番建功立業的心思,否則豈不浪費了自己所擁有的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

東方明仔細考慮過,要想建立功業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投靠一方勢力,為別人打工;二是建立一方勢力,自己做老大。

說到投靠一方勢力,東方明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若要去投靠誰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太平道、董卓、袁紹、袁術這些註定失敗的勢力是肯定不能選的。

事實上,東方明還是很同情太平道的,都是一群吃不飽飯的流民,被逼無奈才走到造反的地步。

但是太平道發動的黃巾起義局限太大,一沒有根據地,二缺乏擁有戰略頭腦的領袖人物,三沒有自己的知識群體。除非東方明自己成為領導者,否則不可能改變這種局面,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東方明不贊成以宗教形式組織的勢力,一旦這種勢力奪取政權很可能會建立****的政權,從而演變成西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宗教干涉世俗政權,這是東方明不願意見到的。

至於董卓和袁紹、袁術之流,即使他們沒有失敗,東方明也不願意投靠。

董卓屬於豪強,而袁紹、袁術則是世族,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他們所處的階級決定了他們不可能代表底層平民的利益,這與東方明要改變社會悲劇的願望不符。

曹孫劉是這個大時代大浪淘沙后的勝利者,是投靠的最好選擇。

但是曹操生性多疑,以東方明的表現在他的麾下太危險。而且曹操雖然也努力地重用寒門,但是曹魏集團始終無法擺脫世家大族的影響,最終被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馬氏取代。

世家大族掌握政權的結果就是內鬥,而內鬥的後果就是胡人南下,五胡亂華,漢人衣冠南渡,華夏大地一片混亂。

孫氏集團的基礎在東南,肯定不會另起爐灶。但是正所謂成也東南敗也東南,後繼的孫權一輩子都被東南世家掣肘,以至於終其一生都只能在東南那一片打轉,未能寸進。

至於劉備,大半生都在流浪中度過。當然,這不重要,以東方明的見識完全可以幫他扭轉局面。只是東方明不喜劉備為人,認為他太虛偽,明明想造反當皇帝,卻偏偏處處打着一心為民、忠於大漢的旗號。

而且劉備用人也多是荊湘世家和蜀中大族,即使是諸葛亮,他的出身也沒出這個圈子。

東方明仔細思考了曹操、孫氏、劉備三大集團,除了個人情感等主觀因素以外,最終讓東方明將他們排除的原因是:這三大集團從始至終都無法擺脫世家大族的影響,最終成為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這與東方明的訴求不一致。後世而來的東方明不希望建立一個門閥政權,而此時期正是門閥形成的關鍵時期,東方明絕不願意再給它增加養分。

尤其是這一段時間的流民經歷,讓東方明體會到了黎民百姓生活之艱難,因此他希望建立一個能夠儘可能地維護平民利益的政權。

那麼現在擺在東方明眼前的就只有一條路,建立一方勢力,自己當老大。對於一方勢力而言,一般是三個要素:人、錢、地盤。

地盤,以東方明現在的情況是不可能擁有的,暫時不需要考慮。

至於錢,東方明剛剛獲得了一筆意外之財,可解一時之需。

現在人是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東方明可以實現的,但是也是最危險的。

現在整個大漢到處都是流民,以東方明的見識完全可以接收流民為己用,但是這一段時間東方明卻壓根沒有這樣做。

這不是因為缺錢,如果真的想弄錢的話,對於東方明來說還是有很多方法的,比如新農具、先進的打鐵方式等。

東方明之所以沒有去做,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沒有能力保住這些,一旦遇到貪婪的人,極有可能連命都搭上。所以東方明寧願每天繼續過着住狗洞打獵的生活。

現在雖然有了一筆錢財,但是東方明依然不敢去招人。因為他太小了,缺乏足夠的威懾力,一旦顯露財富,極有可能引起貪婪的目光,那就悲劇了。

一直以來他每天堅持鍛煉,不停地用木棍練習突刺和劈砍就是為了增強個人武力,以便將來能夠震懾住別人。

雖然不能招人,但是東方明還是決定好好地利用這筆錢,努力增強自身實力。

東方明等了幾天之後才拿了一些五銖錢進城。東方明之所以要等幾天,就是擔心那些人發現錢不對之後會採取一些自己想不到的手段,萬一撞上了就麻煩了。

而且東方明只敢拿五銖錢而不敢拿黃金,就是因為黃金太顯眼,以自己的年紀拿着黃金去用很容易引人懷疑。

東方明進城找了一家鐵匠鋪,打造了一桿鐵槍和一把環首刀。

本來東方明是想打造一把唐刀的,這是東方明最喜歡的兵器,既有刀的霸氣又有劍的儒雅,藝術感十足,可惜局限於技術的原因,東方明只好選擇了一把這個時代常見的環首刀,但是東方明在心裏發誓將來一定要打造出唐刀。

武器有了,東方明每天就在熊耳山上對着樹練習,不停地用槍刺樹榦,用刀劈砍樹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說法是極有道理的,自從東方明用實物兵器練習之後,明顯感覺比以前進步大得多。

兩個月的時間東方明一共砍壞了兩把刀,刺廢了一桿槍,於是停止了練習。因為他發現無論再怎麼練,進步都不大。東方明知道這是遇到瓶頸了,除非突破或者有師父傳授,否則很難再進步了。

東方明決定實戰檢驗一下,如果效果令自己滿意,那麼就可以開始自己的發展計劃了。

因為東方明知道自己不能總這麼等下去,距離黃巾起義只有不到七年的時間了,到時候整個大漢一亂,人在其中就身不由己了。

而且黃巾起義也是自己發展勢力的有利時機,東方明決定在這之前先發展起自己的力量,他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

看着眼前已經死透的野豬,鮮血流了一地,這是東方明第一次對付這麼大的獵物,儘管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但是結果還是令他滿意的,說明這段時間的練習沒有白費。

東方明當然知道對付野豬和對付人不一樣,但是他不可能為了檢驗自己的練習成果而去對付一個無辜之人。

災荒之年最不缺少的就是流民,儘管距離東方明離開流民隊伍已經三個多月了,但是盧氏縣四周的流民依然不見少,看來這大漢江山是真的要到頭了。

東方明以吃飽飯為條件,很快就買了十個十來歲的少年。

東方明之所以買,並不是他殘忍,而是這個時代如此,他要保證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要知道這個時代背主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一開始眾人聽到能吃飽飯都覺得難以置信,目光中滿是懷疑,畢竟東方明除了壯實一些之外,看起來比他們還要小,實在難以令人相信他竟然有能力讓自己吃飽飯。

但是耐不住飢餓的折磨,最終還是有一些少年選擇跟東方明走,畢竟跟他走還有一絲活着的可能,繼續流浪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至於這些少年的父母,有的慶幸自家孩子能找到一個活命的機會;有的則無所謂,無論東方明說的是真是假,對他們而言都無關緊要,反而高興能擺脫一個累贅,畢竟流民的日子是很不好過的,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吃飯的嘴;還有的則滿臉艷羨,希望東方明能把自己也收下。

這些少年中更多的則是父母雙亡的孤兒,東方明是比較喜歡這一類的。雖然失去父母是一件令人悲傷的事情,但是對於東方明而言,這類人則無牽無掛,更容易培養。

所以東方明會特別尋找那些失去雙親的孤兒,而且這些孤兒的生存能力比較低,在這樣一個流民遍地的環境下生存是很艱難的。東方明招收這些孤兒恰恰是給了他們一條活路,因而他們的忠誠度也是最高的。

當然,可能也有一些人會在心裏想,如果他不能讓我吃飽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無論怎樣,人是找到了。東方明一開始沒敢找太多的人,只有十個,一來擔心財力不夠,更主要的是擔心人多了無法統領。

不過東方明沒有要大人,雖說成年人的能力肯定強一些,但是也更難讓他們服從,東方明也是擔心無法制住他們。

而且成年人的思維固定了,學習能力不如少年,這正是東方明現在需要的,他打算用新的方式訓練這些人。

熊耳山是個天然的練兵場,東方明將十名少年帶到了自己之前尋到的一處人跡罕至的谷地。

東方明站在一塊大石上,左手按刀,右手執槍,居高臨下看着眼前站的東倒西歪,面色蠟黃,瘦骨嶙峋的少年,東方明感慨萬千。

“這就是我的第一批班底。”東方明在心裏默默想到,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之民心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之民心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勢力初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