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國人就是這樣
台北街頭午夜時分,一個西方男人酒後撒野,滿街大喊大叫、亂闖亂撞聲稱自己丟了一隻鞋。兩位夜巡警察趕到后攜此老外回了警察局。一隻鞋事件,次日清晨即成為報紙的花邊新聞。台灣人對此議論紛紛:“老外就是這樣,一喝醉酒就滿街惹事生非、丟人現眼。”一竿子打落一船人,將所有的老外都一齊罵了。台灣人與大陸人習慣一樣,喜歡順嘴就來“外國人怎樣......”,或者“外國人就是這樣的......”。將所有高鼻子的白種人定了性劃成一類。在英國通常我們不會說外國人是怎麼怎麼樣的,而會說外國人好像沒有英國人的這一習慣。這種說法的特點在於強調英國人特殊的地方,從而避免唐突地一概而論英國人以外的“外國人”。舉個例子,我們常說英國人是歐美人中最喜歡喝茶的民族,其他歐美人則比較傾向於喝咖啡。有次我告訴台灣朋友將要外出旅遊。他們馬上集體感嘆說:“就是,外國人都喜歡度假旅遊,一到周末全都離家。”再次將我的個人行為概括為所有外國人的習慣。我當即逗趣地回應他們:“鬧了半天,除了中國人之外的全世界‘外國人’,周末都不得在家裏獃著。這是不是中國人給非中國人定下的規矩。”對於中國人動不動就下結論“西方人如何......,白人如何......,”有時我也故意追問:“你的意思是說,除了十幾億中國人以外,地球上其他所有不同民族都只是一介‘外國人’”。為此我常糾正中國人說:“實際上西方世界裏,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的民族性都大為迥異。比如,英國人就堅決反對將他們與德國人、荷蘭人相提並論。就如中國人不同意將自己與日本人、韓國人等同起來,是一個道理。”
我感興趣地與台灣人探討中國人這一概念。他們回答,這是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根深蒂固的地域觀念,古代中國概稱四鄰為夷狄番邦。十多年前的台灣,你是哪裏人非常敏感,外省人(指隨國民黨政府遷移到台灣的大陸人)、本省人(指台灣本土居民)是不同的兩個陣營。以當今來說,**的支持者大都是台灣本省人,親民黨、國民黨的擁戴者大都是外省人。另外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兩岸的中國人還喜歡對我的血統刨根問底:“你是純正的英國人嗎?你有沒有其他血統?”或者“你是日耳曼民族嗎?”這個問題令老外不知所措。特別是問一個人是不是日耳曼人,讓歐洲人懷疑為納粹種族論、血統論狂。每當我據實招來說“我們都是雜種人”時,便惹得中國人哈哈大笑。在西方種族問題是個敏感話題。當年菲臘親王隨女王訪問中國時,對一個英國留學生開玩笑說:“你在中國學習漢語呆的時間長了,你的眼睛將會變成中國人一樣的眯縫眼。”第二天英國媒體便強烈抨擊女王夫婿言談失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