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政小傳(2)
1928年4月,朱毛兩支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譚政調紅4軍31團任團黨委秘書。12月,湘、粵、贛三省國民黨軍閥部隊聯合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為了調動敵人,在更廣大的地區同敵人展開游擊戰爭,1929年1月中旬,以紅4軍軍部、特務營、獨立營和28團、31團等為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譚政隨主力參加攻打長汀的戰鬥,發展和鞏固革命根據地。3月,經過艱苦轉戰,紅4軍進駐長汀城。佔領長汀,這是紅軍入閩作戰以來一次大的勝利,為紀念這個勝利的日子,譚政特地在長汀照相館留影。1929年3月中旬,紅4軍在長汀整編。原28團大部改編為第1縱隊,軍部直屬特務營、獨立營和28團1部改編為第2縱隊,原31團改編為第3縱隊。不久,譚政繼任第3縱隊黨委秘書。這時,蔣桂戰爭爆發,紅4軍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回師贛南,擴大贛南根據地。在贛南,譚政調任紅4軍軍委秘書長。以後,又擔任紅4軍政治部宣傳部長。1929年5月,閩西土著軍閥陳國輝、張貞等部同廣東軍閥打仗,紅4軍趁機由瑞金和武陽之間穿過,第二次進入閩西。閩西敵軍守備虛弱,紅4軍攻勢猛烈,勢如破竹,先後攻佔龍岩、坎市、湖雷、永城等城鎮,同年9月又一舉攻克上杭。10月,第3縱隊參加攻打廣東梅縣戰鬥,縱隊政委羅榮桓指揮部隊撤出梅縣城時,身負重傷,譚政冒着槍林彈雨和戰友一起將羅榮桓抬下火線。後來,譚政接任第3縱隊政委。自譚政隨**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以來,紅4軍雖然取得了首戰長嶺寨、三打龍岩城、攻佔上杭的卓著戰績,但也打過一些敗仗,暴露出紅4軍內部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問題。譚政向**彙報了軍隊內部的一些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和作風問題,引起了**的高度注意,認為要把紅軍建設成一支戰鬥過硬、作風過硬的鋼鐵隊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促成了“古田會議”的召開。這年12月29日,紅4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上杭古田村召開。大會討論通過了**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草案》。古田會議確立了工農紅軍建軍方向和原則。譚政出席了這次大會,並參加了《古田會議決議草案》的討論。1930年6月,紅4軍擴編,以紅4軍第2縱隊為基礎,擴編為紅12軍,譚政升任紅12軍政治部主任兼教導大隊黨代表(后稱政治委員)。之後,紅12軍與紅22軍合併,譚政繼任紅22軍政治部主任。在井岡山鬥爭及開闢贛南、閩西根據地的鬥爭中,譚政對紅軍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紀律建設,對貫徹古田會議決議,都傾注了心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重視部隊政治工作的開展,重視總結戰時政治工作經驗。在紅軍行軍打仗極為緊張的情況下,他寫出了《新田夜間戰鬥政治工作》、《高興圩以北戰鬥政治工作》等政治工作報告,對紅軍早期政治工作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譚政還參加了井岡山、閩西、贛南等革命根據地的發展、鞏固和建設工作。他忠實、堅定地貫徹執行了以**為代表的正確方針和政策。1933年1月,紅22軍又與紅1軍團合編,取消軍的建制,改為直轄師。譚政任紅1軍團第1師政治部主任。紅1師在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接連打了一系列勝仗。譚玫參與了紅1師的領導和指揮,特別是在政治工作方面,他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1方面軍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譚政協助師長、政委,率領部隊突破敵人的封鎖,向貴州進軍。當時,紅軍部隊的廣大成員,普遍文化低,有許多文盲。譚政針對部隊這種狀況,雖然處於艱苦的戰爭環境,他仍然動員和號召全師幹部戰士學文化。戰鬥間隙,不管是指揮員還是戰鬥員,凡是文盲者,都得參加識字班活動。紅1師的文化學習在譚政的積極領導下,開展得十分活躍。這對提高廣大指戰員的文化素質、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號召力大有好處。為了總結經驗,以利再戰,譚政每月都要寫一篇政治工作報告。他所寫的《月終政治工作報告》和紅軍戰時政治工作經驗所提出的基本原則,與**提出的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和瓦解敵軍的軍隊政治工作三大原則相一致,直到後來都有力地指導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政治工作,以及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1935年1月,**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左”傾路線的錯誤領導,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后,一渡赤水之前,**召見紅1師師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譚政談話,傳達遵義會議精神,通報軍委關於部隊縮編的決定。對此,譚政歡欣鼓舞,熱情地向部隊傳達貫徹遵義會議決議。遵義會議之後,在以**為代表的正確路線的領導下,譚政接任紅1師政委職務,率領部隊堅定不移地執行了黨中央的北上方針。長征路上,他寫的《最後的一道封鎖線》的通訊刊登在《紅星》報上。1935年10月,紅軍陝甘支隊抵達陝北之後即行整編,準備東征,開赴抗日前線。部隊整編時,恢復紅1師建制。譚政調回紅1師任政治部主任。1936年,譚政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3月26日,他寫了《關於紅軍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見》,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出:鑒於黨的政策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轉變,使紅軍的政治工作在某些問題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第一,現在中日間的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階級矛盾應當適應於民族矛盾。第二,紅軍政治工作從比較單純的社會活動,轉變到複雜的社會活動。第三,紅軍在政治工作中,要利用許多舊的形式,充實新的內容。黨的工作是政治工作的基礎,政治工作應該通過黨的組織進行,使政治工作指導系統和黨的工作指導系統融為一體。因此,黨的一切決定,均須經過政治機關和團支部作用去實現。由於形勢變化,環境的複雜,影響着每個紅軍戰士心理意識上的變化,必須注意和加強鞏固紅軍的工作,加緊戰士的基本教育,提高其民族與階級覺悟,堅定其革命意志。在統一戰線下的宣傳教育的原則是:第—,着重於黨的策略的解釋,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殖民地民族問題的教育,以保持紅軍的階級本質和應有的特色;第二,利用中國民族革命運動的歷史傳統、人物、事迹和經驗教訓,作為課內的引證內容和課外的發揚;第三,注意關於國際問題的教育,解釋侵略陣線與和平陣線,法西斯主義與社會主義,聯繫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法西斯主義運動,等等;第四,適當採擇三民主義中革命的部分內容。後來,他將這篇凝聚心血的報告上報黨中央。**中央加按語:“……譚政的這篇文章,對我軍政治工作從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轉變,發揮着重要的指導作用",並予以轉發。之後,譚政任紅軍後方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方政治部主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44年4月,受**中央委託,在**、周恩來、**等主持和指導下,譚政起草並由他在西北局高幹會議上作了《關於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是繼古田會議決議之後關於人民軍隊建設和軍隊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歷史文獻。建國以後,中央軍委及總政治部曾幾次將這個《報告》作為軍隊政治工作文件,重新印發部隊進行學習。抗日戰爭勝利后,譚政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創建和鞏固東北根據地的鬥爭,協助政委羅榮桓領導部隊政治工作,及時起草、發出指示;深入前線進行政治動員;開展戰評和立功運動等,為提高部隊戰鬥力,保證戰鬥取得勝利,譚政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8月14日,東北軍區與東北野戰軍正式分開,譚政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時值遼瀋戰役之前,他着重抓了以訴苦教育提高幹部戰士階級覺悟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經過充分的政治動員,各部隊戰鬥情緒空前高漲,這為遼瀋戰役和解放全東北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