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這樣做(3)
比爾·蓋茨輟學闖天下,成就微軟帝國的事業;查爾斯·施瓦博患有閱讀障礙,卻創立了一家成功的投資公司。然而人們對這些違背這一定律的例子熟視無睹。人們現在不僅對SAT考試十分緊張,連入幼兒園也變成頭等大事。據《紐約時報》報道,紐約一些指導孩子進幼兒園和小學的諮詢師每小時收費高達300美金。他們指導孩子如何用眼神交流,微笑;大點的孩子還要學習如何做得自然,讓人想不到自己曾參加這種培訓,總之要很保密,因為學校強烈反對這樣做。為什麼依然還有家長花錢讓3~5歲的孩子學這些東西呢?馬克斯·卡羅先生是弗吉尼亞州教育諮詢協會的理事,他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說:“父母們把私立學校看得過高。他們以為孩子不能進私立幼兒園,以後就沒法上好的學前班。而如果上不了哈佛,孩子的一切都完了。”這是那些凡事都要為孩子做到最好的父母們非常極端的做法。另外一些父母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但看到有關報道后他們也會考慮,要是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街上遊盪,滿腦子都是超級英雄或比薩餅,在與別人的競爭時他們就會處於劣勢,而一次諮詢卻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隨着學生人數的增多,從事“完美兒童培養”行業的收費水漲船高,父母面臨的壓力和焦慮也越來越沉重。據《哈特佛德報》報道,6年前,康涅狄格州米德費爾德學校的八年級學生有一半以上被該州著名的查沃特羅斯瑪麗大學預科學校錄取,而今年被錄取的只有幾個人。彼得·菲力蒲先生是赫茨科斯學校的錄取官,他說,自1995年以來申請他們學校的人數已經漲了1/3,而錄取率現在僅為27%。2001年春,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從150份高中畢業生的大學申請論文中選出5份在電台播放。儘管聽聽高中生如何把自己推銷給大學很有趣,但這種做法卻不合情理。因為這些文章應該只有錄取官才能看,這樣做不僅玷污了大學申請過程,而且刺激了家長們競爭的決心。類似的報道充斥着媒體,幾乎到了另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它們傳遞的信息很清楚:要孩子成功,趕快送他們去受訓,去練球,去美容,時不待人啊。人有競爭心,無可厚非,焦慮發愁也在所難免。為人父母的重要職責不僅是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還要“武裝”他,讓他生存下去,如果能成功,再好不過。對很多父母來說,送孩子進哈佛、普林斯頓的競賽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這也是一切家教背後的動因。但是如果堅持這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問題會日益嚴重。過度強調成功和完美、打造天才少年以及媒體的大肆渲染、鄰里之間的攀比,這一切已使人們無法看清兒童成長的真正要義。16歲的孩子接受輔導,讓他熟悉數學公式,以便更有信心地參加考試,這沒什麼不對。但是,從孩子兩歲起就給他施壓,讓他做得比現在“更好一點,更多一點”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因為“人人都這樣做”,所以要採取逼迫式家教,而過分強調“目標”的心態更是元兇。大人的生活是由目標構成的:工作時我們要達到某個目標;娛樂也有目標,騎自行車是為了鍛煉心臟、保持健康。我們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樂趣,如果減肥成功或學會了一門外語,我們會洋洋自得。很自然地,我們把這種感受強加到孩子身上。如果能成為校隊一員、贏得數學競賽勝利、會彈鋼琴,他們就難道不開心嗎?確實,誰都想取得成就,但對孩子來說,過程最為重要。況且如果目標是自己定的,實現它當然會快樂無比,但如果是別人強加給你的,那就索然無味了。比爾·約翰遜是1984年冬季奧運會的滑雪冠軍,他的經歷是典型的為目標而生的悲劇。沒有什麼職業比當運動員更強調目標的實現,在最高水平上保持優異的成績需要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正如獲得過8次全美田徑比賽冠軍的里恩·詹尼斯所說,“你不訓練可以,但別人會練的”)。比爾經過80年代的輝煌后,他的目標是2002年奧運會冠軍,但40歲的他已力不從心。為了引起教練的注意,他參加了阿爾卑斯滑雪錦標賽,結果差一點兒失去平衡喪身山崖。更令人唏噓的是,他得到奧運冠軍后的生活非常悲慘,他和妻子離了婚,放棄了兩個年幼孩子的撫養權,沒有工作,甚至沒有長期的住所。他的一個老朋友告訴《紐約時報》的記者:“比爾還是小孩時,就夢想着贏得金牌。我想他不知道生活中還有別的什麼。更可悲的是,他後來的生活就是同那些同樣值得珍惜的東西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