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都這樣做(2)

別人都這樣做(2)

在嫉妒和爭強好勝的雙重煎熬下,我們寢食難安,儘管明明知道有些事是瞎編的。最近一本有名的婦女雜誌刊登了一家6個明星孩子的故事。從8歲到15歲,這幾個天才兒童的生活被旅行、演出、結交明星和掙錢填滿,但文章卻強調說,“他們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樣”。他們的媽媽自豪地介紹說他們都有朋友,也做家務、寫作業;他們只是比別的孩子多學了點技藝,更有能力和決心罷了。看到這些,我們不能不想,難道自己的孩子不能成為明星嗎?我們可以為此做點什麼呢?儘管這本雜誌上月的一期還刊登了若干童星吸毒、離家出走、十幾歲就離婚的悲慘故事,我們依然不能擺脫讓孩子成名成腕的幻想。當然真正鼓勵孩子踏上“星途”的父母只是少數,我們更關心的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各種競爭。他們入睡后,我們會討論他的吃相是否斯文,他在訓練中的表現是否能入選全明星隊,或是考試成績的好壞。只要孩子比鄰居的小孩好那麼一點點,我們就會非常欣慰,起碼也得和鄰居的孩子一樣好。因此,如果鄰居的小孩在補數學、練棒球、準備上學前班,我們的反應肯定會一樣不落地照做,因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們自己感受這種競爭大概是過去參加SAT考試的時候。但那時,即使成績不好,也茫然不知這會對自己未來的社會經濟地位有什麼影響。那時沒有人“備考”,因為人們說這沒用,我們也就聽之任之。在現在這個追求完美的世界,我們的孩子一樣可以不用準備就上考場,但是想想吧,一旦準備了,他將可能是少數精英中的一個。如今,SAT輔導已經成了一種產業,各種圖書、CD、網站、各種衝刺輔導班以及名師應運而生。如果你沒有讓孩子為SAT考試做準備,那簡直就是對他的失職。很多父母用SAT考試說明自己逼迫孩子學這學那的苦心。過去的父母不會這樣做,他們的孩子也很好。但時代不同了,現在每個人都這麼做,過去認為是“多餘的”現在則是“必要的”。如果人人都停下來,自己也可以放手。可是當所有人都在想如何讓孩子更勝一籌時,你怎麼能鬆懈呢?這就像削減軍備的改革,每個人都覺得是個好主意,可就是沒人首先放下槍來。成功的空間很狹窄,這一認識讓子女教育的戰鬥更加激烈。想想搶凳子遊戲。你蹣跚學步的孩子正在參加一個生日聚會,凳子擺成了一圈。9個孩子圍着8張椅子繞圈,突然音樂停下來,孩子們搶成一團,待塵埃落定,你發現只有你的小傢伙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簡直很難說誰更傷心欲絕,是他還是你。要不是社交禮節的約束,你早就衝到隔壁拿張椅子給他了。搶凳子只是個很簡單的遊戲。贏者坐下,輸者站立。沒有灰色地帶,沒有折中的可能。即使最好的朋友也不會分坐一張椅子,也不能靠伶牙俐齒獲勝。每一回合,總有一個人要敗下陣來,最終只有一個勝者。在這個遊戲裏,成功的概率很小。現在的父母把孩子的生活看成一場更嚴峻的搶凳子遊戲。目的當然不是搶得一把椅子,而是去“獲取成功”,但兩者提供的機會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孩子行動遲緩,反應不迅速,沒有適時坐到椅子上,他肯定會被清除出局,因為其他孩子已捷足先登。這種認識潛在的含義是,與你的孩子競爭的其他孩子都是他的敵人,至少是競爭者。這是真的嗎?生活真是這麼殘酷嗎?很多成年人都會點頭稱是。工作中,有人得到加薪、晉陞,有人卻沒有;有的人非常靈活,在別人排隊時,他已通過預定得到了緊俏的音樂會門票;有的人得到大宿舍,因為與舍監關係好。總會有人比你多打算一步,早出發、多跑腿,得到的當然是勝券。對成人來說,把生活看作一場爭鬥自有道理,也許還大有好處,但在教育孩子時給他們灌輸這個觀念是否恰當呢?多數父母接受了學校教育的模式,因此,讓孩子進入一流的學校(幼兒園、中學、大學)就成了家長苦心追求的目標。然而學校的名額是有限的,這是一個節奏更快,也更重要的“搶凳子”的遊戲,如何為孩子謀得一席之地呢?只有最好的才能獲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國父母怎樣“管”孩子:教你做成功的父母(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別人都這樣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