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有幸福(2)
蘇珊·法露迪女士關於女權主義被商業化有一段議論,發表在《新聞周刊》上。她說:“在消費社會,經濟獨立意味着‘向上爬’,人的潛能便是努力‘擁有全部’。”孩子給父母的“攀比”壓力可以讓最堅定的樸素主義者改變對金錢的看法。畢竟,當從工作、生活的社區或配偶那裏期待幸福已不大可能,那麼如果金錢可以給自己寵愛的孩子換來一點兒幸福,有什麼捨不得呢?況且這樣還能減輕我們因工作或離婚而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負疚感。毫無疑問,利他主義的社會風氣已不復存在,諸如“不要問這個國家為你做了什麼……”的話已被遺忘。新世紀是“贏者為王”的天下,人們關心的是:“誰是有最多玩具的孩子?”消費至上的風氣瀰漫在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現在,儘管家庭在逐漸縮小,我們平均佔有的住房面積卻是50年代的兩倍。家裏是琳琅滿目的商品,房子裏安裝着環繞音響和連接互連網的ADSL、DVD機、刻錄機、筆記本電腦、迷你CD播放機、登山裝備、汽車缺一不可。60年代美國人的信仰是“建立正確的生活哲學”;到70年代末,人們開始追求“財富上的成功”;今天,人們對金錢的**更加強烈。據美國教育部統計,70年代有一半學生認為上大學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能賺更多的錢,而1990年這個比例是3/4;認為自己一定要有錢的比例也從39%上升到74%。儘管作為新移民的後代,家長們相信生活哲學對人生意義重大,然而在教導子女時,他們的威逼利誘傳遞的信息卻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孩子們的思想也會在“要熱愛工作,做出成就”和“為社會做貢獻”之間搖擺。不僅孩子告訴我們金錢的魅力,社會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席捲更讓我們認識到金錢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幸福。發達的傳媒行業似乎就是為了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生活多麼可悲——傢具、汽車、牙膏、咖啡都是那麼平凡,而我們只要多花點錢,就可以擁有一切美麗、時尚、氣派的東西。有了金錢,就有選擇,但問題是錢從哪兒來?我們努力奮鬥,但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大多數美國人相信,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靠種族或階層,而是自我奮鬥的結果。只要你多讀點成功勵志書籍,收看CNN金融評論,奉行成功理財的12條定律並且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會很富有!但事實並非如此。據1995年梅克家庭基金調查顯示,有1/4年收入超過10萬美金的家庭聲稱自己買不起真正需要的東西。注意,他們談的並不是奢侈品,而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如果父母不做出實質性的努力,孩子們對金錢的認識會一直朝不健康的方向發展下去。金錢對我們的吸引力顯而易見。如果金錢是通往幸福的惟一途徑,那麼把孩子推上一條“黃金之路”就很重要。如果一張常春藤大學的文憑真能確保孩子過上特權階層的生活,那麼從幼兒園就應該將他送上正軌。但現在,請讓我們暫時忘記這些,認真想一想,什麼才能帶來幸福?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有錢就幸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幸福是靠金錢得來的。當然,一定的錢是必須的,貧窮不是幸福的姐妹。只要我們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保障,與周圍的人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係,我們就有了幸福。而對生活在飢餓狀況下的人來說,錢可以讓他們離幸福更近些,因為他需要的就是食品和健康。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德·第愛納先生研究了財富和幸福的聯繫,他指出,在人均年收入低於1萬美金的不發達國家,只要保障並改善一些基本需求如教育、營養、醫療、人權,人們就會覺得非常幸福。而對發達國家的人來說,情況卻相反。正如大衛·G·梅耶在他的《追求幸福》一書中所說的:一旦擺脫貧窮,經濟的發展就很難增加人們的幸福之感。可見,並不是越有錢就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