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行徑(2)
到了明清兩朝,帝國政府不但對對外貿易不感興趣,而且使用一切手段阻止外國商人來華進行貿易活動,同時嚴厲地禁止中國人對外進行任何商業活動。帝國統治者視海洋為國家與民間一切行為不可逾越的最後邊界,相當堅決地開始實行"海禁"。明洪武年間,政府明令禁止民間建造三桅以上的大船,以阻止中國人下海,截斷中國人與外國人的貿易活動,"違者照謀叛罪處斬"。後來進而下令強迫民間的海船"悉改為平頭船",使其根本無法遠航。到了明永樂年間,帝國政府幹脆宣佈"片帆寸板不許下海"。清康熙年間曾經一度開放海禁,但是很快就在官員們的反對下被"糾正"了。雍正以後,中華帝國正式實行國門的關閉政策,禁止民間的一切對外貿易。"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維朽蠹於斷港荒岸之間,沿海居民,蕭岑索寂,窮困不聊之狀,皆因洋禁"。乾隆時,帝國政府將外國商人在華的貿易一律限制在廣州的一個口岸,進口商品也極其嚴格地規定在有限的範圍內,大米和豆類、小麥和雜糧、鐵器和廢鐵、生絲和綢緞,甚至馬匹、書籍等都在禁止之列。到了嘉慶、道光年間,帝國政府的所有規定都傳達出這樣一個信息:什麼時候沒有一個外國人來華投資了,沒有一個外國商人來中國做生意了,那就是帝國政府最理想的境界了--中華帝國根本不需要和外國人進行什麼商品貿易,沒有外國人的騷擾,中國人會過得更好;至於把中國的東西賣給外國人,並不是因為中國需要貿易交流,而是外國人的日子要依靠這些中國的東西,不給他們實在於心不忍。乾隆皇帝就曾對前來請求與中國通商的英國特使說:"天朝無所不有,原不管外洋貨物以通其無。特因天朝產茶葉、瓷器,是西洋各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從根本上講,即使中國積極地開展對外貿易,中華帝國也不可能如同歐洲國家一樣成為這個世界上擴張市場經濟的主角。中國的社會結構中從來沒有存在過,或者從來沒有以一個階層的規模存在過,並能夠導致近代政治革命的市民階層。而在流通領域裏,帝國原始的農業經濟不存在對市場的需求,更沒有擴張市場的強大動力和足夠資金,因此,工業革命根本無法出現在社會發展進程中。這一切,都註定了這個東方帝國只能是被世界各國爭奪的市場。而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如果它沒有機會,或者不給它機會迅速地適應世界潮流的發展,徹底地改變陳舊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利用文化、資源和物產的優勢敞開國門迎進來和走出去,那麼,它惟一可以做的就只剩下抵抗了--如果它還有足夠的勇氣和足夠的力量能夠進行抵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