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七)
或許在真正懂得分享之前,需要經歷擁有的感覺。許多人對家庭或婚姻只知機械式地付出,不然就是完全不懂得付出;這可能正由於他們從不了解擁有自我的意義,缺乏對自我的認同,而且自我評價低。所以真正有益於孩子的教養方式,應該是以充分的耐心,培養他們擁有的感覺,同時以足夠的智慧,教導他們“樂善好施”的價值,並且經常以身作則。
問題的癥結在於治標不治本
一般人對於成功的個人、家庭與團體,總是欽羨不已。他們羨慕別人的能幹、成熟,家人的團結合作,以及組織的團隊精神。但他們真正想知道的卻是成功背後的秘訣,向成功者請教的,不外乎如何能夠立竿見影、立收解決自身難題的方法。
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有能提供這類答案的人。有時候速成的辦法還頗管用,可暫時消除一些表象的問題。只是真正的癥結依舊存在,久而久之問題又會浮現。而且愈是求助於“特效藥”,病症拖得愈久,病情愈加惡化。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本章剛開始所提到的幾個例子。
●我上過無數教導主管如何有效管理的課程,我對員工的期望很高,也想盡辦法善待他們,希望維持彼此良好的關係。可是總覺得員工不忠心,我若是有一天生病在家,他們一定會終日無所事事閑扯。為什麼不能把他們訓練成獨立又有責任心的員工呢?為什麼我始終找不到這種員工?
對急於想約束員工卻束手無策的那位經理,個人魅力論建議他採取激烈的手段,大事整頓一番,逼得員工兢兢業業。或者讓員工接受相關的訓練,以提高工作熱忱,甚至另聘更稱職的外來和尚。
但陽奉陰違的員工,私底下可能正質疑着老闆究竟有沒有為他們着想,有沒有把他們當作機器看待。員工的想法也許並非空穴來風,老闆心中的確如此看待他們,而主管態度偏差或許就是管理不善的原因之一。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可是總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覺得神經緊張、匆匆忙忙。一周7天,天天如此。我參加時間管理研討會,也嘗試過不下6種規劃時間的辦法,雖然不能說沒有幫助,但是仍覺得無法過上理想中的既充實又自在的生活。
對於時間總是不夠用的人,個人魅力論保證一定有解決之道,例如各種時間管理的計劃與講座,便是針對需要而設計的。
但你是否想過,提高效率也許並不能解決問題。以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難道真的如此重要,抑或反而會使你對周遭的人與事更為輕忽草率?是否有些事情才是真正值得你深入認識與體會,包括某些思維足以影響你對時間、生命與自我本質的看法?
●我的婚姻已變得平淡無趣。我們並沒有惡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只是不再有愛的感覺。我們請教過婚姻顧問,也試過許多辦法,可是彷彿就是無法重新燃起往日的愛情火花。
對於婚姻已進入平淡期的人,個人魅力論會指點你,某本書或某種課程有助於表達能力,可以增進夫妻感情。或者,就乾脆認為這樁婚姻既然已經這樣,還不如另起爐灶,以重新享受愛的感覺。
然而也許問題並不出在另一半,是你助長了對方的缺點,間接導致所遭受的待遇。你對配偶、婚姻、愛情的基本觀念,可能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由以上的例子,你是否已察覺個人魅力論如何深入人心,徹底左右着我們對問題的看法以及尋求解答的途徑?
不論一般人覺悟與否,總之現在已有愈來愈多的人,對這些空洞的承諾不再存有幻想。我曾與全美各類組織合作,發現目光遠大的主管,對只會以動人的故事或空唱高調,來振奮人心、激勵成就的作風,都敬而遠之。他們要的是實際而循序漸進的辦法,不是阿斯匹靈與急救箱式的建議。他們希望解決長久的根本問題,並且把重心放在有長遠未來的原則上。
反求諸己,由內而外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
重大問題發生時,依我們當時的思想水準往往無法解決。
當我們環顧四周、審視內心,發現因追求速成特效反而製造了許多問題之後,才會了解,有些根本的問題不能以膚淺的方式解決。因此我們需要更深入的新思想標準,也就是一套正確的行為準繩,引導我們解決根本的問題、追求圓滿的人生。這種新的思想標準,也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它強調以原則為中心,以品德為基礎,以及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能(interpersonaleffectiveness)的“由內而外”的修鍊。
“由內而外”(inside-out)即反求諸己,由個人最基本的部分——思維、品德與動機——做起。
如果你想擁有美滿的婚姻,那麼就做一個能產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強求對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聽話,更討人喜歡,那麼先做個言行一致、充滿愛心且懂得體諒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與自主,那麼先做個更負責盡職的員工。如果你希望獲得信任,那麼先做個值得信任的人。如果你希望才華不被埋沒,那麼先修養自己的基本品德。
由內而外的修鍊強調,先追求個人的成功,才能有人際關係的成就;先信守對自己的承諾,才能信守對他人的諾言。凡是以個人魅力重於品德,或者不能由個人修養做起,而期望改善人際關係,都將徒勞無功。
由內而外是一個過程,是遵循主宰個人成長進步的自然法則,不斷精益求精的過程。它會形成良性循環,把我們提升到自立自強與相互依存的更高境界。我曾與許多才華橫溢且渴望幸福成功的人共事,其中包括企業主管、大學生、宗教與民間團體人士、夫婦。從我與他們接觸的經驗證實,求助於外力所得到的幸福、成功或解決問題之道,往往經不起考驗。
這種由外而內的觀念,往往使人產生怨懟的心理,眼中只看到別人的缺點或致使彼此關係不和的客觀環境。我見過一些婚姻亮起紅燈的夫婦,夫妻倆都只希望對方改變,都忙着揭發對方的“罪狀”,都希望控制對方。我也經歷過一些勞資糾紛,雙方寧可耗費大量時間精力,訂下種種規章彼此約束,但事實上誰也不信任誰。
我的家人曾住過世上三個最“熱鬧”的地方——南非、以色列與愛爾蘭。這些地區的衝突始終懸而未決,我相信必然是因為社會大眾不能反求諸己。每一方都認為問題是別人造成的,如果“別人”能夠“講理”或突然“消失”,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至於我們所提倡的反求諸己、由內而外的思維,因為個人魅力論的流風所及,再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因此當事人往往需要大幅度的自我調適才能轉換思維。
其實從我自身以及與人共事的經驗,再加上仔細觀察歷史的心得,我確信本書的七個習慣早已深入人心,它們所涵蓋的原則符合一般人的良知與常識。但是為了要確認這些原則,並加以發揮來解除內心深處的困惑,我們必須改變想法,轉換思維,提升自我到一個“由內而外”的新境界。
當我們認真了解這些原則,並將之融入生活,我相信美國詩人艾略特(TSEliot)這句名言就會不斷湧現真義:
我們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盡頭,就是重回起點,並對起點有首次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