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二)
品德與個人魅力孰重?
正巧在當時,我潛心研究自1776年以來,美國所有討論成功因素的文獻。我閱讀或瀏覽過的論著不下數百,主題遍及自我完善、大眾心理學以及自我幫助等等。對於愛好自由民主的美國人民所公認的種種成功之論,已算得上了如指掌。
從這200年來的作品中,我注意到一個令人詫異的趨勢。那就是過去50年來討論成功的著作都很膚淺,談的都是如何運用社會形象的技巧與如何成功的捷徑。但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特效藥,治標而不治本。
比較而言,前150年的作品則有很大不同。這些早期論著強調“品德”(characterethic)為成功之本,諸如像正直、謙虛、誠信、勤勉、樸實、耐心、勇氣、公正和一些稱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的自傳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內容主要描述一個人如何努力進行品德修養。
品德成功論強調,圓滿的生活與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養自己具備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恆久的快樂。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人們對成功的基本觀念改變了。由重視“品德”轉而強調“個人魅力”(personalityethic),即成功與否取決於個性、社會形象,以及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圓熟技巧。這種思潮朝兩大方向發展:一是着重人際關係與公關技巧;一是鼓吹積極進取心態。由此衍生出的行為習慣,有些的確是金科玉律,例如:“態度決定成敗”、“微笑比皺眉更能贏得朋友”及“有志者事竟成”等等,但卻也毫不避諱地鼓勵玩弄手段、欺騙他人。例如運用技巧以贏得好感,偽裝自己以套取情報,或虛張聲勢,甚至以威脅手段達到目標。
這類論著中,有些固然承認品德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多半不十分重視,只是草草帶過。對作者而言,品德只不過是用來妝點門面,要緊的還是速成的技巧與捷徑。
兩相比較下,我終於了解,過去我與桑德拉潛意識裏都受到這種速成觀念的影響,才會對兒子採取上述作法。其實,我們那麼做是為了自己的社會形象。在我們心目中,這個孩子有失顏面,我們重視如何扮演模範父母及維持形象,更甚於對孩子的關切。這種心態或許也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看法。的確,在面對與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被許多因素所蒙蔽,反而忽略了兒子自身的幸福。
桑德拉和我愈深入地探討,愈慚愧地發現,我們自身的動機與觀點是如何強烈影響着孩子。因為好面子,使我們對孩子的愛有了條件,造成他的自我評價低落。所以我們決定從自身下功夫,不講究技巧,而着重調整內心真正的動機與對孩子的看法。我們不設法改變他,轉從客觀的角度去了解,找出他獨特的個性與特質。
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發現這孩子也有不同凡響之處與無盡的潛能,只要順其自然,必可發揮無疑。於是我們決定不再插手,讓他自由發展,只是從旁肯定、重視,並且分享他的一切經驗。另一方面,我們也做了一番心理建設——不憑藉孩子良好的表現來肯定自我。
一旦擺脫了過去的心態,頓時感受到一股新氣象。不必再拿兒子與旁人比較,把固定的社會模式強加在他身上,反而能夠平心靜氣地與孩子相處。我們相信他有能力應付人生的種種挑戰,也就不急於保護,以使他不受嘲笑。
可是孩子已習慣於接受保護,因此一開始表現得相當退縮。他向我們求援,我們雖然傾聽,但不一定如他預期的反應。這無形中傳達了一個信息:“父母不必保護你,你不會有問題的。”
幾個月過去,他漸漸有了信心,也肯定自己的價值,終於以自己的速度與步調發揮潛能。不論在學業、運動場與社交場合上,他的表現以一般社會標準來衡量,都是相當傑出的。這一切都在一念之間,一旦思維改變,便豁然開朗。後來他還當選學生社團代表、州代表隊選手,拿回家的成績單則科科甲等。另外,還培養出誠懇熱心的個性,走到哪兒都能與人相處融洽。
桑德拉與我相信,這個孩子“足以傲人”的成就,出於自動自發的因素要多於外在的影響。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對我們教養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啟發作用。也使我們體驗到,憑藉品德和依靠個人魅力而成功,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麼大。
光有技巧還不夠
教養兒子的經驗,以及研究人們的認知能力、閱讀討論成功因素的著作,三者心得相互激勵之下,我突然間認清了個人魅力論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也體會到從小所學並且深植於心靈深處的價值觀,其實與現在四處瀰漫的速成哲學相去不遠,而這種細微的差異經常被人忽略。多年來我傳授他人的若干習慣,自信十分有效,卻與流行的思潮不盡相同,現在我終於對箇中原因有了深一層的領會。
我並非暗示,個人魅力論所強調的重點,如追求個人成長、訓練溝通技巧、培養積極思考及發揮影響力,不具效用。它們有時確實是成功的要素,但是這些只是次要卻非最根本的優點。或許我們沿着前人的軌跡開創前程時,太過重視造就自己,忽略了前人所打下的基礎;也或許我們習慣於坐享其成,已經遺忘了自己必須耕耘。
即使我可以運用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為我赴湯蹈火,或對我產生好感,彼此同仇敵愾;然而只要品德有缺陷,尤其是言不由衷、虛情假意,終究成不了大器,因為言不由衷會招致懷疑,到時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會被視為別有用心。任憑再冠冕堂皇,甚至於出發點再良善,如果不能獲得信任,就算成功了也經不起考驗。因此,惟有基本的品德能夠為人際關係技巧賦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