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導讀
《大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大學》相傳是孔子的弟子曾參所作,近代很多學者認為是秦漢之際儒家的作品。
《大學》以人的修身勵志為核心,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齊家治國的關係。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探究真理而獲得知識,培養品行、完善人性的過程。修身的目的在於齊家、治國、平天下。書中認為,治國平天下首先應以德為根基。
目錄
一.“經文”
二.釋“明明德”
三.釋“新民”
四.釋“止於至善”
五.釋“本末”
六.釋“格物致知”
七.釋“誠意”
八.釋“正心修身”
九.釋“修身齊家”
十.釋“齊家治國”
十一.釋“治國平天下”
【原文】
子程子曰①:《大學》,孔氏之遺書②,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③。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註釋】
①子程子:指程頤(1033—1107),宋朝時期理學家,字正叔,洛陽人,世稱伊川先生,與兄程顥同受教於周敦頤,後世並稱“二程”。
②孔氏: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學派的創始者。他整理了《詩》、《書》,刪修《春秋》,其思想言行見於他的弟子記錄、整理的《論語》之中。
③《論》、《孟》:《論語》和《孟子》,均為儒家經典。《論語》記載孔子的言行,《孟子》記載孟子的言行。
【譯文】
程頤曾說:《大學》是孔子遺留下來的書,是初學是者研修學德的大門。現在人們可以看到古人做學問的次序,惟獨依賴這篇文章的存在,而《論語》、《孟子》還是其次。學習之人必須按着《大學》中的順序去研習,那麼就會差不多了。
一.“經文”
【原文】
大學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親民③,在止於至善④。
【註釋】
①大學:先秦時期貴族的教育分為兩個階段,8歲入小學,學習基本的知識與技能;15歲入大學,學習修身治國的道理。大,古音讀“秦”,現在仍讀“大”。
②明明德:前一個“明”為動詞,意為“使……彰明、顯明”,第二個“明”為形容詞,意為“光明的”。
③親民:程頤認為“親”通“新”,為革舊更新之意。
④止:達到目的並且不移動。至:極,最。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彰明人們光明的德行,進而使人革舊更新,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
【原文】
知止而後有定①,定而後能靜②,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③,慮而後能得④。
【註釋】
①止:所止之地,即上文所說的“至善”境界。
②靜:心境安定不亂,沒有雜念。
③慮:行事思慮周詳、嚴密。
④得:指達到“至善”境界。
【譯文】
知道了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後才能有確定的志向;有了確定的志向,然後才能心靜;有了安定的心境,然後才能周詳地思慮;有了思慮周密的行事方法,才能處事得宜,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原文】
物有本末①,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註釋】
①本末:指樹的根與梢。
【譯文】
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知道事物的先後順序和規律,就接近大道了。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①;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②;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
【註釋】
①國:奴隸社會中諸侯統治的地方叫“國”。
②齊:整治,治理。家:家庭。
③修:修養。修其身: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
④致:推而極之。致其知:欲其所知無不盡也,也就是指使他的知識極為豐富,達到無所不知的地步。
⑤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規律。
【譯文】
古代有想要彰明光明的德行於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想要治理自己的國,就要先整治好家;想要先整治好家,就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想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就要先端正思想;想要端正思想,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誠實;想要使自己的心意誠實,就要先充實知識;充實知識的方法在於探究事物的原理、規律。
【原文】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個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
探究事物的原理、規律才能得到真知;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使意念誠實;有了誠實的意念才能使思想端正;端正思想,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養,才能整治好家;整治好家才能治理好國,治理好國才能使天下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①,壹是皆是以修身為本②。
【註釋】
①庶人:平民百姓。
②壹是:一切。
【譯文】
從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律要以修身養性為根本。
【原文】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①。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②。
【註釋】
①本:根本,是指上文所說的“修身”。末:末端,是指上文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②未之有也:即“未之有也”。之:指代文中所說的本末倒置的情況。
【譯文】
那種動搖了修身之本,而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是不存在的。對自己關係親厚的人情意淡薄,而對自己關係淡薄的人卻情意濃厚,沒有這樣的情理。
【朱熹提示】
右經一章①,蓋孔了之言,而曾子述之②。其傳十章③,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別有序次如左。
【註釋】
①經:經文,經典。
②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相傳儒家經典《孝經》,是由他記錄傳世的。
③傳(zhuàn):名詞,指老師講授的知識,後來通稱解釋經典的文字著述。
【譯文】
朱熹認為,以上的一章經文大概是孔子說而由曾參記述的。接下來的十章傳文,是曾參的見解,由曾參的學生記錄而成。舊版本的文字多有謬誤,現在按程頤的校正,再考證經文,分別列出篇章次序如下。
二.釋“明明德”
【原文】
《康誥》曰①:“克明德”②。
《大甲》曰③:“顧諟天之明命④”。
《帝典》曰⑤:“克明峻德⑥”。皆自明也。
【註釋】
①《康誥》:《尚書·周書》的章節名。周公平定武庚的叛亂后封康叔於殷地,《康誥》是周公封康叔進時作的文誥。
②克明德:克,能夠。明,崇尚。
③《大甲》:即《太甲》,《尚書·商書》中的篇名。
④顧諟天之明命:這是伊尹訓誡太甲的話。顧,回顧思念。諟,古“是”字,猶此的意思。
⑤《帝典》:《堯典》,《尚書·虞書》中的篇名。主要記載堯舜二帝的事迹。
⑥克明峻德:峻,大。意思是為人能明德,必定能發揚光大。
【譯文】
《康誥》說:“能夠彰明美德。”
《太甲》說:“要顧念上天賦予的光明使命。”
《帝典》說:“能夠彰明偉大崇高的德性。”這些書上所說的意思都是自己去光明彰顯自己的德性。
三.釋“新民”
【原文】
湯之《盤銘》曰①:“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②《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③是故,君子無所不作其極④。
【註釋】
①湯:商湯,商朝的開國君主。銘:鏤刻在器物上用為記述事實、歌頌功德等文字,後來演變成一種文體。
②作:振作,興起。
③《詩》:指《詩經·大雅·文王》,是讚美周文王的。
④是故:因此。君子:指統治者。
【譯文】
商湯的浴盆上刻着這樣的銘文:“假如要保持清潔,除去身上的污垢,就必須天天清洗而不間斷。”《尚書·康誥》中說:“要使人振作,革舊更新。”《詩經·大雅·文王》中說:“周雖然是個古老的國家,但它仍能順應天命,不斷革新。”因此,統治者在新民方面,要盡心儘力,以求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四.釋“止於至善”
【原文】
《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①。”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②。”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註釋】
①邦畿千里,維民所止:此句出自《詩經·商頌·玄鳥》篇。邦畿,即古時候天子直接管轄的國度俗稱。止,指居所、居住。
②緡蠻黃鳥,止於丘隅:此句出自《詩經·小雅·綿蠻》篇。
③詩云句:文王,卻周文王。穆穆,指儀錶堂堂,樣子端莊恭敬。此兩句詩摘自《詩經·大雅·文王》篇。
【譯文】
《詩經》說:“京都幅員遼闊,方圓千里都是百姓居住的地方。”
《詩經》說:“黃鳥鳴叫着‘緡蠻’,棲息在樹林茂盛岡。”孔子讀了這兩句詩感慨地說:“唉,黃鳥兒都知道棲息在它所應當在的地方,難道人還比不上鳥嗎?”
《詩經》說:“周文王儀錶堂堂,端莊謙遜,他光明的美德使人們無不尊重、敬仰。”作為國君,他的言行舉止要做到仁愛;作為屬臣,他的言行興止要做到恭敬;作為兒女,他的言行舉止要顯示孝順;作為父親,他的言行舉止要體現慈愛;與國人交往他應該做到堅守信義。
【原文】
《詩》云:“瞻彼淇澳,蒙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①!”
如切如磋,道學也②;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③;赫兮喧兮者,威儀也④;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⑤。
【註釋】
①“《詩》雲”句:此段詩摘自於《詩經·衛風·洪澳》篇。
②道:言。學:謂講學習討論。
③恂慄(xúnlì):形容因恐懼而發抖。這裏指謙恭謹慎的樣子。
④威儀:威嚴的樣子。
⑤道盛德至善:指君子道德已發揚光大,到了至善的地步。
【譯文】
《詩經》裏說:“看那淇水彎曲的岸邊,青綠色的竹子鬱鬱蔥蔥。那文采斐然的君子衛武公,猶如骨角經過切磋,猶如玉石經過琢磨。他的儀錶堂堂而莊重威嚴,他的品德光明彰顯,那富有文採的君子衛武公,使他的臣民永遠都不能忘懷啊!”
詩中“如切如磋”,比喻嚴謹治學;“如琢如磨”,形容修身養性;“瑟兮僴兮”,是指內心謹慎;“赫兮喧兮”,是形容儀錶威嚴;“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是指衛武公具有美好的品德,德性修養已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老百姓當然都不能忘記他了。
【原文】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①。”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②,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③。
【註釋】
①“《詩》雲”句:此句出自《詩經·周頌·烈文》篇。於戲(wūhū),嘆詞。此句是詩人嘆贊前世聖王的德澤流傳深遠,使人不忘之意。前王,指周文王。這裏泛指古代賢王。
②“君子”句:前一個”賢”字作動詞,意尊重,敬重。后一個“賢”字作名詞,指賢明的君子。親其親,前一個“親”作動詞,是親愛,親近;后一個“親”作名詞,意為親族。
③“小人”句:樂其樂,樂音luò,前“樂”為動詞,意為以……為快樂。利其利,前“利”為動詞,意為獲得利益。此以,因此,所以。沒世,終身,一輩子。
【譯文】
《詩經》說:“啊,前代賢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遺忘。”那是因為後代的君王景仰品德高尚的前代賢王,熱愛創立基業的前代親人。百姓這所以不忘前王,是樂於享受前王創造的安樂局面,利於享有前王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前代賢王永垂青史,人們終不能忘記他。
五.釋“本末”
【原文】
子曰:“聽訟①,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②,大畏民志③,此謂知本。
【註釋】
①聽訟:聽取訴訟,審理。
②情:真實情況。
③畏:讓……敬畏,讓人敬服。
【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我跟別人心情一樣,一定要使人們不再發生訴訟。”對於沒有真憑實據的訴訟人,要使他不能夠狡辯;統治者則要讓百姓從思想上敬服他。這就叫懂得最根本的道理。
六.釋“格物致知”
【原文】
此謂知本①。此謂知之至也。
【註釋】
①此謂知本:這一句與上文重複,程子懷疑其為“衍文”。
【譯文】
這就叫做認識根本的道理,可謂達到“知”的最高境界。
七.釋“誠意”
【原文】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①,如好好色②;此之謂自謙③。故君子必慎其獨也④。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⑤,掩其不善,而著其善⑥。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⑦。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⑧,故君子必誠其意。
【註釋】
①惡惡臭:厭惡惡劣的氣味。
②好好色:喜好漂亮的好。第一個“好”讀hào,指喜好。第二個“好”讀hǎo,指漂亮的。
③之:助詞。謙(qiè):通“慊”,滿意。
④慎其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
⑤厭(yǎn)然:遮遮掩掩的樣子。
⑥著:顯露。
⑦形:表現。
⑧心廣:心胸寬廣。
【譯文】
意念誠實就是不要自欺。厭惡壞事就像厭惡惡劣的氣味,喜愛善事就像喜愛漂亮的女子,這種誠實叫做自我滿意。所以君子在獨處時也要謹慎不苟。小人獨處時做壞事時,沒有干不出來的壞事,一見到君子就會遮遮掩掩,顯露自己的好行為。但是周圍的人看他,就像能看到他的肝肺一樣,那麼,這些遮掩又有什麼用呢?所謂心中意念誠實,自然會表現在外在的言行上。所以君子一定要慎重地對待獨處。曾參說:“有很多眼睛注視着你,有很多隻手指着你,這是多麼可怕啊?”財富能修建、裝飾房屋,道德能完善個人的修養,心胸寬廣才能身體安舒,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誠實。
八.釋“正心修身”
【原文】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註釋】
①忿懥(zhì):懥,發怒,憤怒。
②心不在焉:焉,兼詞用法,猶言“於此”,意即“在這裏”。全句比喻心不專註。
【譯文】
所謂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關鍵在於端正自己的思想,自身有所憤怒,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畏懼,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享樂,內心就不能端正;自身有所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
心不在焉,看也看不明了,聽也聽不清楚,吃了東西卻不知道是什麼味道,這就是提高自身品德修養關鍵在於端正自己的思想。
九.釋“修身齊家”
【原文】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①,之其所賤惡而辟焉②,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③,之其所敖惰而辟焉④。故好而知其惡⑤,惡而知其美者⑥,天下鮮矣⑦!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註釋】
①人:指眾人。之:相當於介詞“於”。辟:偏見,偏激情緒。
②賤:看不起,鄙視。惡(wù):討厭,厭惡。
③哀矜(jīn):憐憫、同情。
④敖惰:指自己所輕視和怠慢的人。
⑤惡(è):短處,缺點。
⑥美:優點。
⑦鮮(xiǎn):稀少,少有。
【譯文】
所謂治家首先在於修身,意思是:人們對於自己親近喜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鄙視厭惡的人會有偏見,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見,對於自己憐憫同情的人會有偏袒,對於自己輕視怠慢的人會有偏見。所以喜好某人卻能知道他的缺點,厭惡某人卻能知道他的優點,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天下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有句語:“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長得難看,也沒有人會對自己茂盛的禾苗感到滿足。”這就是修身不能夠治家的道理。
十.釋“齊家治國”
【原文】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①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②弟者,所以事長也③。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④。”心誠求之,雖不中⑤,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註釋】
①成教:成功地教化。
②孝者,所以事君也:儒家認為孝親是事君的基礎,人能孝敬親人,就能夠侍奉好君王。
③弟者,所以事長也:弟,音tì,通“悌”。長,指兄長,這裏指官吏。意為,人能尊敬兄長,就自然能敬事官吏。
④如保赤子:據《尚書·周書·康誥》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誡泰叔的話,意思是要他保護平民如同母親養育保護嬰兒一樣。赤子,初生的嬰兒。
⑤中(zhòng):“符便”的意思。
【譯文】
要想治理好國家首先要治理好家庭。不能治理好本家族,卻能治理國家的人,還未聽說過。因此道德修養高尚的君子,即使不離開自己的家族,也能夠發揮治理國家教化人們的作用。家族中的孝道可以用來侍奉國君,悌道可以用來敬事官吏,慈道可以用來教化民眾。
《康誥》說:“愛護民眾就像母親愛護初生嬰兒一樣。”只要真誠地追求,即使不能達到完全符合,也不會相差很遠。生活中沒有見過先學會如何養育孩子然後再出嫁的女子。
【原文】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①,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②,一人定國③。
堯、舜帥天下以仁④,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⑤,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⑥,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⑦。
故治國在齊其家。
【註釋】
①戾:音lì,乖張,罪過。
②僨(fèn)事:僨,敗壞。僨事,敗壞事情。
③一人:指君主。
④帥:通“率”,率領,統帥。
⑤好(hào):喜愛。
⑥君子有諸已而後求諸人:君子必定自己先向善,而後才可要求別人向善。喻:使人明白。
⑦“所藏乎”句:自己沒有推已及人的恕道,而想要別人服從,是一定辦不到的。
【譯文】
一個家族仁愛相親,整個國家都會興起仁愛之風;一個家族相互謙讓,整個國家都會興起謙讓之風;一個君王如果貪婪暴虐,整個國家就會犯上作亂;這就是關鍵所在。所謂一句話能敗壞整個事情,一個人能安定整個國家。
堯、舜用仁政來統治天下,於是民眾就跟推行仁愛;桀、紂用暴政來統治天下,天下民眾就跟着凶暴。號令民眾實行仁愛而自己凶暴,民眾是不會服從的。因此,有道德修養的君子,應該先要求自己,然後再去要求別人。應該先戒掉自身的惡習,然後才能去教導別人,棄惡從善。如果自己沒有推己及人的恕道,卻去教導別人善惡的區別,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因此說,要治理好國家,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原文】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①。”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②。”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③。”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註釋】
①“桃之夭夭”句:此段出自《詩經·周南·桃夭》篇。
②宜兄宜弟:此句出自《詩經·小雅·蓼蕭》篇。
③“其儀不忒”句:出自《詩經·曹風·鳴鳩》篇。
【譯文】
《詩經》說:“桃花婉媚妖嬈,枝葉茂盛碧綠,這個姑娘出嫁了,全家老少喜盈盈。”只有先使一個家族和睦共處,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詩經》說:“家庭之中感情融洽,兄弟之間團結友愛。”只有先使一個家族兄弟和睦相處,團結友愛,而後才能教化普天之下的百姓。
《詩經》說:“國君的禮儀沒有錯誤,才能成為四方的表率。”國君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做父親的慈愛,做子女的孝順,做兄長的友愛,做弟妹的恭敬。只有使他們的言行美好,人民才願意去效法。
這些說明了治理國家首先在於治理好家族。
【原文】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①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②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③則為天下僇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④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註釋】
①樂只君子,民之父母:見《詩經·小雅·南山有台》。樂,音luò。只,音zhǐ,語氣助詞,猶“哉”。
②“節彼南山”句:此段見《詩經·小雅·節南山》篇。
③辟:通“僻”,偏僻。僇,音lù,通“戮”注視。
④道:指“絜矩之道”。
【譯文】
《詩經》說:“快樂的君王,是平民百姓的父母。”國君應當喜愛平民百姓所喜愛的東西,應該憎惡平民百姓所憎惡的東西。這樣的國君才算得上是天下百姓的父母。
《詩經》說:“巍峨雄偉的終南山,山崖險峻不可攀。權勢顯赫的尹太師,百姓目光都注視你。”掌握着國家大權的人不可以不慎重。如果出了差錯,就會被天下百姓誅殺。
《詩經》說:“殷代國君尚未喪失民心的時候,還能夠符合天意享有統治。應該借鑒殷商的興亡的教訓,認識到守護天命永保國運並非易事。”統治者能在道德上起榜樣作用,就會得到民眾的擁護,也就會享有國家;否則,就會失去民眾的擁護,也就會失去國家。
【原文】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①。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②。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③;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註釋】
①先慎乎德:先要謹守自己的道德,提高道德修養。
②“外本”句:外,疏遠。內,親近。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掠奪。
③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悖,逆。意為,君王關於政教之言有悖逆於民心,則百姓必以悖逆之言應對。
【譯文】
所以說,國君首先要注重修身養性。有了美好品德,就會贏得民眾;有了民眾,就會擁有土地;有了土地,就會獲得財富;有了財富,國家才能用度充足。
美德是根本,財富是枝梢。
如果國君在表面講道德,而實際內心只看重財富,那麼民眾就會相互逐利,搶奪財富。
因此,財富聚集於君王一身,平民百姓就會離棄君王。財富散落在民間,民眾就會歸附君王。
所以,君王關於政教之言有悖於民心,則百姓心以悖逆之言反抗。財富不依據常理肆意搜刮而來,最終也會被別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掠奪去。
十一.釋“治國平天下”
【原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①;上長長而民興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③。
【註釋】
①老老:尊敬老人。第一個“老”為動詞,意為“尊敬”,第二個“老”為名詞,意為老人。
②長長:敬重兄長。第一“長”為動詞,意為“敬重”,第二個“長”為名詞,意為長輩,兄長。弟:同“悌”。
③絜(xié)矩:絜,度量;矩,製作方形的工具。絜矩:引申為法度。
【譯文】
所謂要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治理好國家,居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興起孝順之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老百姓就會興起敬重兄長的風氣;在上位的人憐惜孤兒,老百姓就不會違背常理。因此,君子像尺度一樣起着模範帶頭作用。
【原文】
所惡於上①,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註釋】
①惡(wù):厭惡。
【譯文】
厭惡上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來役使在下位的人;厭惡下位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來侍奉上位的人;厭惡前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來對待後人;厭惡後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來對待過去的人;厭惡右邊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它來對待左邊的人;厭惡左邊的人的某些做法,就不要用經來對待右邊的人。這就是標準、尺度的作用。
【原文】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①。”道善則得之②,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③曰:“亡人無為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註釋】
①惟:只有。命:天命。不於常:沒有常規。
②道:說。之:指代天命。
③舅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晉文公重耳因驪姬之亂逃亡在外十九年,舅犯一直跟隨着他。
【譯文】
《尚書·康誥》中說:“惟有天命沒有常規。”這裏說統治者向善就會得到天命;統治者不善就會喪失天命。《楚書》中說:“楚國沒有什麼用來作為寶物的,只把為善當作寶物。”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用來作為寶物的,只有把熱愛親人當作寶物。”
【原文】
《秦誓》曰①:“若有一個臣②,斷斷兮無他技③。其心休休焉④,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⑤。寔能容之⑥,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⑦;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⑧;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註釋】
①《秦誓》:《尚書·秦誓》篇。
②個:《尚書·秦誓》中為“介”。
③斷斷:誠實專一。
④休休:寬容的樣子。焉:……的樣子,助詞。
⑤彥:美士,賢士。聖:聖明。
⑥寔:同“實”。
⑦媢(mào):嫉妒。
⑧俾(bǐ):使。不通:不被重用。
【譯文】
《尚書·秦誓》篇中說:“有一位這樣的臣子,他誠實專一,能夠寬容別人。別人有技能,就像自己具有一樣;別人的美德聖賢,他真心喜歡。他不僅口頭上稱讚,心胸也是能夠容納的。他這樣做來保護我的子孫與百姓,這樣的臣子是多麼有益啊!別人有技能,就嫉妒厭惡他;別人有美德才能,就使他不被國君重用。這種人實在是不能容納別人,也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這就危險了!”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①,不與同中國②。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③;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④,菑必逮夫身⑤。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⑥。
【註釋】
①迸:逐,驅逐。四夷:泛指我國邊疆的少數民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叫做四夷。
②中國:中原地區。古時候,我國漢族建國於黃河育域,自以為是天下的中心地帶,所以稱為中國。
③命:鄭玄《禮記注》認為“當作慢”;程頤認為“當作怠”。
④拂:逆反,違背。
⑤菑:同“災”,災難。逮:到,及。夫(fú):助詞,此。
⑥驕泰:驕恣放縱。失:喪失。
【譯文】
只有那些仁愛之士會流放這種嫉妒賢能的人,把他們驅逐到四方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不讓他們居住在中原地帶。這就是說,只有那些仁愛之人才懂得關愛人,才懂得厭惡人。發現賢人卻不能舉薦,舉薦卻不能儘早地任用,這是怠慢;發現不善之人卻不能斥退,斥退了不善的人卻不能讓他遠離,這是過錯。喜歡人們所厭惡的,厭惡人們所喜歡的,這都叫做違背人的本性,災難一定會降臨。因此,君子一定要在道德上遵從正確的道理,通過忠實守信才能堅守它,驕恣放縱就會失去它。
【原文】
生財有大道①。生之者眾,食之者寡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③!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④。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註釋】
①道:規律。
②生之者:生產財富的人。之:指代財富。食之者:坐食的人,消費財富的人。
③則財恆足矣:那麼財富就會常常充足了。恆,常常。
④以財發身:用財富為完善品德,使自身發展。以身發財:用犧牲品德的方法來發展財富。這兩句話是說,仁者分散錢財以得百姓,不仁者喪失性命也要聚斂財富。
【譯文】
生產財富有個生要原則:生產財富的人多,消費財富的人少,管理財富的人勤快,使用財富的人緩慢,那麼財富自然常常充裕。仁愛之人用布施百姓的方法來完善品德,發展自身;不仁愛的人用犧牲品德的方法來聚斂財富,增加財富。從來就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歡仁義,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歡道義這種情況;也從來沒有臣民愛好道義而國事半途而廢的,也從來沒有臣民愛好道義而國庫財富競不屬於國家所有的。
【原文】
孟獻子曰①:“畜馬乘②,不察於雞豚③;伐冰之家④,不畜牛羊;百乘之家⑤,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義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釋】
①孟獻子:魯國的大夫,仲孫蔑。
②乘(shèng):古時候一輛車四匹馬拉為一乘。
③察:觀察。雞豚:雞和豬,指飼養雞,豬的小利。
④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時候,只有卿大夫之家,在喪祭時才可以用冰保存遺體。
⑤百乘之家:指擁有百輛車乘的卿大夫之家。
【譯文】
魯國大夫孟獻子說:“出門坐四匹馬拉的車的官員,不會去追逐餵豬餵雞的小利;喪祭中能夠用冰塊的卿大夫,不會去追逐飼養牛羊的小利;擁有百輛兵車的卿大夫,就不該養活那斂聚民財的家臣。與其有這種善於搜刮百姓的臣子,還不如不竊取財物的臣子。”這就是說,治理國家不應該把以私利作為利益,而應該把仁義作為根本利益。
【原文】
長國有而務財用者①,必自小人矣②。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有,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註釋】
①長(zhǎng)國有:擔任一國的君主。務:致力。
②自:由,出自。
【譯文】
管理國家卻致力於追逐財富的君王,一定受到小人的慫恿。他把小人當作好人,任用小人來管理國家,那麼災難禍害就會一起降臨。即使有好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就是說,國家不應該把獲取私利作為利益,而應該把仁義作為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