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節 鄭和的船
永樂五年九月(1407年10月)鄭和帶着27000多人出發,到達渤泥國(汶萊)、暹羅(泰國)、真臘(柬埔寨)、古里(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回到了大明朝。
李虎早就告訴了李明,鄭和回來了,可左等右等,一直到十月底才等到李實李真回來,和上次一樣,十一月他又要出發。
“明哥兒你不知那佛祖的足印有多大,錫蘭山國大石上佛祖留下的足印,有我十個腳掌那麼大。”李真在太白樓的包間裏又開始了他的說書生涯。
“那麼大,那佛祖不得要幾十丈高?”座中有人發問。
“你懂個啥,佛祖可化身千萬,別說十丈高,頂天立地都是尋常事兒。”不需要李真發話,馬上有人解釋。
“喝喝這,咱在船上天天喝這吃這個。”李真指着每人面前的一個大果子,“用個麥管兒,裏面還有些白肉,吸了水讓廚房找個斧子開了吃肉。”
“這果子真是硬,呵呵,汁水象菱角,清冽。”
“這是椰子,呵呵。”李明回了一句。
“明哥兒說的不錯,這椰子可是好東西,耐放,樹有十幾丈高,枝葉果都長在頂上一叢。”
椰子中國的南方就有,可放在大明朝京師里還真就見不到這個東西,可見吃的人不多。
從回來到走,李實也就只能在京師里停留一個月左右。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李虎結婚了,迎娶了某候的千金,這主要是李府的事,李府具體的承辦人是李虎而已,他不能跟他大哥爭辯什麼,也不可能去反抗整個家族。
李明送了不少禮,早先只要李虎在他家裏誇了好用的家什之類的,李明讓內府的大匠們打制了不少,早早就讓人拉到了李府。弄的李虎也是感動的很,自家的兄弟親戚都沒有李明這麼實在的。
李明送去的是雙份,按着事先計劃的,李實一走,李虎就會把小紅迎進門。
第一次下西洋,鄭和打了海盜陳祖義,在爪哇國又被誤殺人士兵,頗有曲折。第二回下西洋就順多了,只是在蘇門達臘島調解了一個糾分,而在錫蘭山國迎回了佛牙,這可是大事。
鄭和是個勞碌的命,迎奉佛牙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接下來還有一連串的事。舊船修補要過問,新船要去檢察,又要為天妃廟選址,又要操心受傷死亡船工軍士的事,還要去尋訪通譯等等。
本來李明還想上門去拜訪一下,他從獅子山出城就是龍江船廠,可去問了幾回,鄭和大人總不在。
經過這一年多的摸索,李明在無土蔬菜方面又有些心得,李真見鄭大人沒空,便直接引着去見那些伙頭軍和船上負責採辦食品的伙夫,這幫人對李明可真是感恩戴德。
借這機會,李明帶着他府上李枋,二蕭等人去參觀了龍江關的船廠。去沒見到鄭和大人,見到了另一位重量級的太監王景弘。
王景弘入宮前是個漁民,他本人是下西洋的副使太監,也是位大人物。他全面負責整個船隊的航行,王景弘對李明非常熱情。
“李大人真是我等的福星,自打李大人薦了那些青菜,船上吃的東西總算多了起來。這一年到頭吃那人蔘如意菜,真是把人吃怕了。”人蔘指的是蘿蔔,洪武爺有言,蘿蔔賽人蔘,如意菜就是豆芽,在李明沒弄出無土的莧菜小青菜之前,船員們主要的蔬菜是蘿蔔和豆芽。
“區區小事,王大人為國領命,出使外番。旁人不知出洋的苦楚,李某自南洋歸鄉,自然知其一二。”李明這話說的有理。
“王大人,純仁兄這次又提了很多法子,此次下西洋,船上能吃到更多的好東西。”李真在一旁說道。
“噢?”王景弘看似興趣很大。
“那蓮菜用泥封住,可以放上三四個月,荷塘的泥又能在船上種菜。”李真興緻勃勃的說,“還有,這回可要從內府多討要些冰過來,可作壓艙之用,這冰間放菜,可存更長久,冰化了又是淡水。”
“噢,說來聽聽。”王景弘真的來了興緻,“把陳作頭請來。”
陳作頭是艌匠作頭,古代造船的人都不識字,每回造船之前,先要造可拆裝的模型,然後再把模型尺寸放大,再造真船。艌匠便是造那模型船的人,說白了,有點象船舶設計師。
結果當天下午,李明在龍江船廠一整個下午,與王大人和陳作頭一起討論怎麼把水船改裝成水糧船。與歐洲國家大航海時代的帆船不同,鄭和的船隊裏備有水船。
下西洋的船隊遠航期間最長時間可以兩個月不靠岸,淡水和糧食是重要問題。因此船隊裏有專門的大型糧船,糧船載的是2萬7千餘人的用糧,一個人消耗5斤,每天就得與消耗食物140000斤。海上航行需要的淡水量,同樣驚人,水船負起到存取淡水的責任。這種船也有大小之分,大的有六到七桅,小的是一桅的帆船,除了裝水以外,小水船平時還有大船間的聯繫、輔戰和拖曳的功能。如果是諸冰又存菜,那這種船就要在結構上加以改進。
同樣的,李明在提議把大船底下的部份壓艙石改為冰塊,大船相應的結構也要改變。王景弘與陳作頭也吃驚的發現,李明這個郎中居然對船舶也有相當的知識。其實李明並不懂多少,只不過作為了個穿越的人,普通的常識,已經足夠能讓他與那些大匠們好好溝通了。
借這個機會李明算是全面見識到了鄭和寶船是什麼樣子。上回李明已經知道了,鄭和下西洋的大號寶船要比後世他在鄭和公園裏看到的大的多,這回他見識到了寶船的內部結構,也見識到了鄭和船隊的真正面目。
下西洋的船可簡單分為兩種,一是帆船,最大的十二桅的寶船,小的是一桅的水船;另一種是小的櫓船,有六櫓和八櫓船等。
前者帆船分五種,這是按功能和大小分的,西洋使乘坐的寶船,十二桅,長四十四丈多(140米),寬十八丈(57米),可載1500人,分八層,下五層,上三層。底艙的第一第二層多為密封隔艙,裏面放的是壓艙石,這樣的好處是船吃水深,行船穩,而密封隔艙的好處是,船體部份受損時,還能保證整條船不會沉沒。
馬船通常是七至八桅,三十七丈長,寬一十五丈,上下五層。這種船聽名稱就知,可運載戰馬。算是大型的戰輔船。
糧船在六桅到七桅,二十八丈長,寬十二丈,上下五層,主要是運載糧食等後勤物資。
戰、座船三到六桅,長可到二十四丈,小的也有十八丈,寬六丈到九丈,主要就是運兵和作戰之用。
最小就是前面提的一桅水船。
李明不是軍迷,也不是鄭和迷,他記不住當年去鄭和主題公園玩是有多少的歷史之謎。這會他在船上看到這些船時,也沉醉在其中,只是覺得強大,倒沒什麼特別讓他在意的東西。
唯一他知道的是,後來有人把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全給燒了,所以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歷史謎團。當然這會他不可能提議把這些資料備份保存。這些可都是朝庭的絕密資料,若不是古代造船實在是個大型工程花費也不是普通有錢人能承擔的起的,再加上李明這會真是能幫到他們,要不然,王景弘可沒這個膽子帶着艌匠一起和李明討論這些國家級機密。
晚上,王景弘大人留李明在龍江船廠吃了飯再回。李明推辭不過,就留下一起吃飯了。
換了常服的王景弘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中年漁民,精幹黑瘦,吹慣了海風,那眼總是眯着似的,不過目光銳利。
陪着一起吃飯的還有錦衣衛的千戶楊真和水軍千戶張通,以及李真。研究了一下午船的幾個大匠作頭,沒有同席陪着李明,而是在外間陪着跟李明一起來的李枋,二蕭等人。
不能喝酒莫上船,李明算是見識到了這些軍爺的酒量,那王景弘更是把酒當水喝一般。李明本來性格就是爽快人,這會更是左一碗右一碗。大好的河鮮沒吃上多少,這些人從海外夾私帶回的好料吃了也都吐了,不過朋友算是交上了。
酒桌上聽的最多的還是下西洋的趣聞。
“此去古里,其國儘是走舸,船間縫以亂棕和泥糊之,船行海上三日便散。”楊真調笑。
李明還沒反應過來,最後李真解釋了一下。在古里國,那裏都是小船,大一點的船,船板之間拼接用鐵釘,船板之間的縫隙居然用棕和泥填上。船出海后,浪一打那縫就開了,水就滲了進來。行船三日,風浪一大,要不了三日,船就被拍散了。
“那是棺,不是船。”王景弘笑道。
大明朝的船,船板連接釘是填在裏面的,兩板相接處用的是鑲嵌的技術,填封用的料更是講究,調配是絕密,遇水后不蝕反會膨脹,更好的發揮填縫的作用。
“此去溜山國,其國為西洋女兒國,女子為王,男兒為勞役。其女多坦胸露乳,見唐人不避。船若泊岸,總有士兵船工搶去留精。”
“暹羅國男子以其妻偷唐人為幸事,我等上岸,其國男子奔走相邀,吾妻甚美,但請枕席。至則美酒好肉相與,其妻薦枕而陪。”
“真臘國外番人不得入國都,唯唐人優待,其國,唐人犯事可獲免,殺人不死。”
“暹羅男子塵柄好鑲珠,其勢大如棒錘,有好事者以響珠嵌之,**有聲,如鐵作做工一般,聲響驚人。”
註:東南亞諸多一直到二戰時,都稱華人為唐人。
註:關於鄭和時代下西洋的故事很多,在當時,大明朝為天朝上國,國民在東南亞小國頗受禮遇,有的更是比當時貴族更受尊敬。
註:暹羅即古代泰國,其國男子喜歡在性器上鑲嵌鐵珠寶石頭之類,見於多種記載。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