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史記》是怎麼煉成的(中)

第二百二十七章《史記》是怎麼煉成的(中)

太史令,秩比六百石,相當於處級幹部,國家圖書館館長。從世俗的眼光看是個小的不得了的官,但是,對於準備“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的司馬遷而言,“小子何敢讓焉!”。

接下來的事便順理成章,司馬遷遍覽皇家藏書,“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這個“”是整理,辯證,考訂,揚棄,註解等詞的總和。以司馬遷的功底,仔細整理這些藏書似乎顯得十分的得心應手,但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地考證一直是司馬遷為學的重要一環。..

所以他到齊,看齊之遼闊廣大,然後領悟齊之泱泱大國之風(《齊太公世家》);他到梁,在廢墟中踏訪鄉野之人,詢問水淹大梁(秦破魏時)的情形(《魏世家》);又到訪信陵君禮侍侯生的夷門舊址,感受這位公子的音容相貌(《魏公子列傳》);在魯,觀孔子廟堂車服禮器,看諸生演習周禮(《孔子世家》);其他如適楚,適長沙,如淮陰,適豐沛,過薛,適北邊等等。

他的足踏遍千山萬水,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史記》而準備的。

在這過程中,名山大川,陶冶了他的氣質;英雄豪傑,開闊的他的胸襟;殘垣斷瓦,增加了他的思緒。也只能這樣他才能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磅礴詩篇。

前104年,歷經五朝也沒能實施改正朔易服色,在劉徹手中終於實施了。四十一歲的司馬遷主持曆法改革,創立的鼎鼎大名的《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廢除了實行近100年的對春耕秋種國計民生有着深遠的意義,也是同時開啟了對歷史重新標定的浩大工程。這部曆法,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也就在《太初曆》正式頒佈的時候,司馬遷拿起了他橫掃千古的筆,開始書寫《史記》。

直到前99年的李陵事件,終於把一個世外之人再次卷進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使他一生為之蒙羞。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交代的非常清楚,他跟李陵並無交往,只不過覺得李陵有國士之風,認為他是“古名將不能過也”。

而朝中大臣更是嘴臉醜陋了,在李陵還未兵敗之時,紛紛向劉徹表示慶賀;兵敗之後,劉徹為之食不甘味,連上朝的心思都沒有了,而此時大臣們卻“憂懼,不知所出。”

同時,司馬遷“見主上慘凄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所以就“仆懷欲陳之,而未有路。”

恰好這時,劉徹召問,於是司馬遷“即以此指推言陵功”,目的是“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但是沒想到最後釀成千古的悲劇。

至於背後真實的原因,確實耐人尋味。難道真像司馬遷自己說的“未能盡明,明主不深曉,以為仆沮貳師,而為李陵遊說,遂下於理”(《報任安書》)?

於是,有人就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認為這時劉徹的一個陰謀,是故意要整他。原因呢?沒有說明原因。沒有原因的推理當然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說有大臣想藉機整下司馬遷倒是可能的,但那是誰呢?又是為什麼呢?

歷史總是充滿懸疑,而讀史的快樂也就在這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煙大漢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風煙大漢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史記》是怎麼煉成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