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修路
雖然來自長輩的壓力不小,比干還是熬到了二十歲的時候才和有媯氏生了第一個孩子。
比乾的長子子泉出生的時候,子羨都已經生到第三個兒子了。
子歷養到三歲的時候不幸夭折,有姜氏也很快因為哀傷過度去世,她去世之後,王宮中的太子妃之位就一直空懸着。
雖然老哥不是那種寵妾滅妻的渣男讓比干還是很高興的,但是以他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子羨也不能稱作是一個好男人。
子羨的次子名為啟,和前朝大夏的初代夏后啟是一個名字。
子啟得名以後,比干還特意探了探他哥的口風,倒沒有特別喜愛子啟的母親、想將她升為太子妃的意思,不過還是比較寵愛她的。
子泉出生后不久,子羨的三子、實際上的次子子衍就出生了。
當然了,這些年他們也不僅僅是忙着生孩子,這件事只能算是生活的調劑品,他們主要忙的還是家國大事。
安陽城作為大商的都城,有一個毛病,時常出現安陽河發水災的情況,哪一年沒聽到安陽河的堤壩又出問題簡直是僥天之幸。
一個國家的都城多災多難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朝堂上一直有遷都的提議。
文丁也不是不願意,但是遷都的話,有好處也有壞處,在沒有確定新都城的現在,貿然遷都反而是弊大於利。
作為大商都城,安陽城的交通狀況在全國算是首屈一指。
在這個信息交流困難的時代,大商憑什麼向它廣大的統治地區和周邊的諸侯發號施令?
憑藉的還不是安陽城在歷代的商王經營下越來越發達的交通嘛!
貿然遷都,很可能會出現信息交流不便的狀況,這也就算了,如果要重新修建完整的道路,所需的人力物力非同小可。
所以文丁最後做的決定是暫緩遷都,但是新都的地址已經確定好了,就是朝歌。
朝歌並不是那種默默無名的小城市,這個地方是作為大商的離都存在的,那裏之前就存有商王修建的行宮,基礎的交通情況也很不錯。
等到朝歌通向其他地區的道路修建完畢,大商很快就能遷都了。
雖然穿越前只是文科生,對各種科技發明一竅不通,但是比干把大商和各朝代滅亡的情況分析之類的還是記得很順溜的。
一個國家的滅亡是有多種因素的,強大的外敵是一個方面,這個國家自身的缺點是另一個方面。
周滅商,當時商朝大軍傾巢而出,內部空虛是一個大問題,若非如此,帝辛也不會走投無路之下組織大量的奴隸抵抗周軍。
奴隸們本就對大商心存怨憤,他們中的大部分本就是大商打敗敵國后俘虜來的人,不臨陣倒戈反而兢兢業業地幫助大商似乎更沒天理。
帝辛對大商太過自信,認定當時周人不會出兵,否則的話也不會將國內的大軍盡數派出,但周人出兵之時,若是他能早點收到消息,將外頭的大軍召回,也不會淪落到只能慌忙組織奴隸在朝歌不遠處的牧野抵抗周軍的倒霉境地。
說來說去,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商的交通狀況不好。
雖然周人給帝辛謚了一個紂王,但是只看大商滅亡之後數年,大商遺民依然多有作亂,直到帝辛之子武庚被派去管理他們,才“殷民大悅”,就能知曉,帝辛並不是傳說中那個荒淫無道的商紂王,他還是很有民心的。
因為信息不對等造成的名聲盡毀是很可怕的,大商現在也到了一個節點,從先王武乙開始,其實就在有意地進行改革,遭到諸多貴族的詬病,而民間的百姓也受到了影響,王室的名聲在直屬地區不錯,但是在諸侯的方國以及貴族們的封地上,就不太好了。
雖然朝中任職的許多貴族,追根溯源,和大商王室也能扯上親緣關係,但是這麼多代下來,早就變成了不同的支脈,能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地為天下着想而不是為自家謀利為先的?
身為大商的直系王族,比幹當然想要讓大商長久地延續下去,雖然不能像周一樣“八百載,最長久”,但也不能到他侄子那一代就悲慘地亡國了吧?
作為一個穿越男,有着出身王族這麼好一個開頭,腦子裏還有足夠的來自後世的信息,要是這樣都會混到歷史上的自家祖宗那樣悲慘的下場,比干覺得自己還不如馬上自裁去輪迴呢,起碼不用活在世上浪費資源了。
讓一個政權長長久久延續下來的保證是什麼?是民心。
雖然貴族士大夫的忠心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民心。
想讓大商長久地存在,就得做出為人民服務的舉措,做了還不算完,還得讓黎民知道這些舉動和政策都是為他們好。
事情又轉回到了原點。
鑒於現在識文斷字還只是貴族的特權,想讓黎庶們明白商王下達的命令損傷的主要是貴族諸侯的利益,對他們反而有利,需要的就是最原始的方法——當面宣傳。
秦朝在這一點上就做得非常好,雖然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普及秦法,但是能保證基層的秦吏能向治下的黔首具體完整地說明各條秦法的規定,無論再怎麼細碎也要讓黔首們理解,這就非常可怕了。
秦國能做到這一點不過是因為最初他們實行這項措施的時候,秦國的國土已經被魏國掠取大半,在國土面積比較小的情況下,想要在舉國上下完成一件事總比國土面積比較大要容易。
等到後來秦國面積漸漸增大了以後,需要重點普及的就是那些後來的區域,總的工作量並沒有增加多少。
而把這個情況套到大商來,好像還行。
大商由朝廷直轄的地區並不算大,較遠的地方,因為交通不便,再加上多是貴族封邑、諸侯方國,因此可以不必急着傳到消息,當以修建道路為先。
因為有着大量的奴隸,再加上大商對外頻繁的征戰,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擔心人手的問題。
至於道路需要修建多寬,按照什麼規制,比干不得不祭出法寶——來自秦始皇時代的車同軌。
因為古代的道路多有馬車經過,所以道路的寬度一般都是馬車的寬度來決定的。
別說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各國的規定不同造成的馬車、道路寬度不同了,就是現在的大商,也存在着馬車寬度不一的問題。
馬車都是各家貴族自己造的,寒磣一點的往小了造,想要宣揚自己的就往大了造,像那種既想裝又不想顯得自家吃相太難看的,就往中庸方面靠攏。
因為各諸侯封邑的戰車也是他們自家出產的,互相之間各有不同,導致比干最初想要以戰車為標準造路的想法也破滅了。
原本以為戰車總得統一製作的比干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沒想到他爹和他哥都特別不拘小節地表示,戰車嘛,能在戰場上用就好了,大一點小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嘛!
比干:是在下輸了。
心很累的比干給自家老爹和老哥出了方案以後覺得自己應該還要給他們倆解釋一下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過他爹和他哥腦子轉得很快,自然想到了比干給出的這個方案是什麼意思,當即大喜,下令依照他的方案實行。
因為最早是從大商能夠直轄的地區開始修路的——這個時候除了修建通向安陽的路之外,還修建了通往朝歌的路——所以對朝堂上任職的貴族大臣們都沒有什麼影響,也不要他們繳納錢糧,他們自然是無有不應的,至於那些被一手提拔起來的出身寒微的大臣,或是商王室一直以來的心腹之家,更是搖旗吶喊,將這項政策稱為利國利民之良策。
比干作為這個方案的提出者,更是一力負責了這個事務。
在這個方面,能給他幫上忙的當然不是飛廉這種武將,而是文官。
作為王子的比干統籌這件事,但是少師,也就是丞相商恪,當然也有干預的權力。
商恪姓商,從這個氏就可以看出來,他也是王室苗裔,確切的來說,商家應該是子姓商氏。
自成湯以商代夏以後,子姓後人才有人以國名為氏,以顯示自家的正統出身。
雖然商恪和比干能算是親戚,但是兩人的關係並不好,商恪他們家的歷史比較久遠,並不是近幾代的近支王族,和現在的直系王族的利益當然有所背離。
比干雖然被封在了比邑,但是他又沒在那地方上發展多少年,當然還是以王室利益為重,但是在商邑發展的商氏一族的根基都轉到了封邑,當然不希望自家利益受損。
商恪是個能人,他很快就看出了這個修路計劃並不是完整的,或者說只是初步的計劃。
後續的計劃為什麼沒拿出來,那就很值得思考了。
他也沒有阻攔這個修路計劃的進行,但是一直對比干步步緊逼。
子干日記:
要想富,先修路,我只是想帶着全國上下一起致富而已啊,商恪,你說,寶寶在你心中到底是個什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