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百科

佛陀百科

佛陀,這是印度古代梵文Buddha的音譯。亦譯作“佛馱”、“浮陀”、“浮屠”、“浮圖”等。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

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而,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后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

小乘佛教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恆河沙子。

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面很大的還有毗盧佛(大日佛)等。從佛身說,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等。

但,佛陀,這個詞還有更深入的含義。如果一定要對“佛陀”這個詞有一個定義的話,那就是擁有“四身五智”的無上智慧者。

佛陀包含了“斷”、“證”、“功德”、“四身”、“五智”。

“斷”指斬斷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涅盤境界。

“證”指徹悟二諦和萬事萬物的體性和事相。

“功德”指斷證所獲得的身口意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四身”指自性身、智法身、報身、化身。

“五智”指法界體性智、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事智。

“無上”指超越一切凡聖,無與倫比。

佛陀的歷史

佛陀,佛教的創始人,俗姓喬答摩,名悉達多。佛陀簡稱為佛,其意為“覺悟者”。因此,佛陀變為對悉達多的稱呼。依據佛典中的記載,以及傳統的見解,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種人。

在古代的印度,一個小小的城市國家,迦毗羅衛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達多,後來出家修道,成了無上智慧的徹悟者,也成了無量福德的圓滿者,無上的究竟者,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因為他是出生於釋迦族的一位聖人,故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義,淺顯的解釋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着相。

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謂創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謂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說的修行方法,切實做去,便有成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雖然也能發揮出種種的神跡,但那不是佛陀重視的東西,最要緊的是佛陀的完美人格和從徹悟中發出的偉大智慧。佛陀以人間的肉身,完成無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範,鼓勵有志學佛的人們,及時以此人間的肉身,追求無上的佛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實際上的歷史人物。唯其由於古代的印度,不重視歷史年代的記錄,故對釋迦佛陀,確切的生滅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記載方面以及碑記方面,對於佛陀的年代,有着各種不同的傳說。根據近世學者的考證結果,已認定佛陀降生於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頃,入滅於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佛陀的出生地,即是現在尼泊爾境內的畢拍羅婆地方,是在北緯二十度三十七分,東經八十三度八分之處。他自己的國家名為迦毗羅衛,當時的北印度,已經沒有統一性的大王國,在中印度方面,與迦毗羅衛城邦鄰近的,以薩羅國的國力最強大,到了佛陀的晚年,迦毗羅衛即被它征服,後來又由東方的摩羯陀國打敗了薩羅國,建立了更大的帝國。至於佛陀的一生,也就是活躍在這個恆河中游的地域之中,大概不出東西四百公里,南北三百公里的範圍。若以今天的交通而言,那個範圍,的確不大;然在當時的印度,能夠兼顧到這樣大的教化區域,實在很不容易了。

佛陀的父親,名叫凈飯王,他的父親,另有三位兄弟,叫做白飯,斛飯以及甘露飯。兄弟四人,均用飯(原義為“乳粥”)來命名,是很有趣的事,原因是當時的印度,以牛乳煮成粥,乃是非常美味的食物。釋迦族的國王,最初是由民選產生的,到了佛陀降生之際,國王的傳承,已變成以世襲為主了。佛陀是凈飯王的長子,故有繼承王位的資格。

佛陀的母親是摩耶夫人,尊稱為摩訶摩耶(偉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后,僅僅一周之後,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親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愛護之下,長大成人。不過,當他沒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稱他為悉達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時嫁給凈飯王的,叫做摩訶波闍波提(大愛道比丘尼)。

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樣,娶了他舅舅的女兒耶輸陀羅(名聞)為妃子,並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羅睺羅。根據“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記載,出家之前的悉達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為耶輸陀羅,二為喬比迦,三為鹿王。同書卷四又說:爾時菩薩在於宮中,嬉戲之處,私自念言:“我今天有三夫人及六萬采女,若不與其為俗樂者,恐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當與耶輸陀羅共為娛樂,其耶輸陀羅因即有妊”。這裏所稱的菩薩(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時的悉達多太子。依照一般的傳說,佛子羅睺羅是由佛陀指腹懷孕的,站在人間成佛的角度來說,我們寧可相信上述的記載為事實。

梵名Amacron;di-buddha。西藏語云:cho-gidang-poisang-ye,譯言本初覺者或第一覺者。喇嘛教之本初本佛也。西藏佛教之古派以此佛為生自毗盧遮那之普賢Samantabhadra,謂之Kuntu-bzandotabv;-po(至善法身),即梵語之Dharmakamacron;ya-samantabhadra(法身普賢),盛崇拜之,新派謂為跋折啰陀羅Vajradhara(金剛持),與跋折啰薩埵Vajrasattva(金剛有情),一體不二之身。跋折啰陀羅者,亦名最勝佛,最上勝者,一切秘密主,諸如來都統,無始無終者等。跋折啰薩埵者,亦有最上智,上首,五禪那佛統領等異名。雖有時說此兩金剛如別佛,然其一體不二,稱為阿提佛陀,是具足三德之大覺者,無上者,大自在者,無始無終,無限無際,能遍滿於十方,離因緣而為因緣之本源,即無相而作無相之大因,一切萬物皆出於其所造,依其力而顯現,又具有五體五智五見,為一切佛之能造者。五禪那佛之統領,其凈土為Og-min(色究竟天之義)最上根本大樂不空三昧大教王經七所謂‘即金剛薩埵,秘密大主宰。所言五秘密,謂毗盧遮那,及不動如來,寶生,無量壽,不空成就等,是名五秘密。所言諸部者。謂一切如來,真實之妙理,成金剛薩埵。毗盧遮那佛,不動如來部,寶生無量佛,不空成就等,真理亦如是’者,說金剛薩埵即阿提佛陀入於路迦三惹那Lokasantilde;jntilde;ana之甚深三昧,開發本具五智時,現成此等五秘密也。

十二因緣

什麼叫做十二因緣呢?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同時也是涅盤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楞嚴經》對於真妄二種根本道理,講得十分透徹。

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

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繫到我們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我們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我們經常能夠親近高賢、或大善知識,時時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進。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凈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凈佛地,因緣殊勝。對於所觸的環境《遺教經》說:‘當制五根,勿令放逸於五欲,譬如放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惡馬,不加控制,將牽人墜於坑阱。’能夠把住這個觸的大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金剛經》說: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裏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贊無盡意菩薩說:‘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茫茫,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說明愛的作用很大,愛有喜、怒、哀、樂、愛、惡、欲的七種情念。一、喜,成就我所愛的,心中就歡喜。二、怒,奪了我所愛的,心中就要發怒。三、哀,失去我愛的,心中就生悲哀。四、樂,得到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快樂。五、愛,一切環境,對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貪愛,貪得無厭的妄念。六、惡,違背我所愛的,心中就生厭惡。七、欲,順從我所愛的,心中就生貪慾。依此看來,愛的確是生死的根本,煩惱的首惡。古人說:‘踏斷腳下紅絲線,跳出紅蓮大火坑’。什麼是腳下紅絲線?就是這個愛字。

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而且這種痛苦,我們每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循環的規律。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古人有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十二因緣又是一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係。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辟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係,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四聖諦

“諦”就是如是不顛倒,既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着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眾生。辟支佛知道世間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滅苦的果,但是卻沒辦法講出滅苦的“道”。這個“道”是種種的修行方法,他沒有辦法開示詮釋,所以四聖諦唯有佛陀能圓滿的闡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沒有四聖諦,其他的聖者是以觀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盤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眾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既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眾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四聖諦的次序〗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眾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才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凈的境界--涅盤。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一、苦聖諦〗

苦既是逼惱的意思。眾生經常被無常所患累、所逼惱,所以說是苦。苦相可分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為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兩種果報。

一、苦處:

⑴、有情世間:眾生的身心活動,稱為有情世間。

⒈根據眾生的種類來分:

它可分為五類:地獄、惡鬼、畜生、人、天人,稱為五趣;另一種分類加上阿修羅,和稱為六道。

⒉根據三界來分別:

根據欲(慾望)以及色(物質),有情世間可分為欲界、色界以及無色界。

1、欲界:有飲食、睡眠、情愛(淫慾),這三種慾望。欲界的眾生皆具有此三種慾望,然而人類除了這三種慾望外,還加上愛財,愛名,稱為五欲。

2、色界:此界的眾生都是依據禪定進入色界,沒有欲界眾生的慾望,唯有清凈微妙的色身。

3、無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不但沒有慾望;而且也沒有身形的器界;他們沒有身體,也沒有外在物質的世間;只有五蘊中的“受”、“想”、“行”、“識”等的心,以及心所生髮在活動。

⑵、器世間:根據地、水、火、風四大所形成的物質,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針線等物質,以及物質的活動現象,如光、聲音、風、冷、熱等。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是由我們過去的煩惱,造種種業所形成的力量而產生的,因為過去的煩惱造作,所以現在受報;現在的煩惱又繼續造作。凡所造作(有為)都是無常;無常必然是苦,為什麼呢?因為無常就不自主,不自在;眾生對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不能做主,所以稱為苦處。

二、苦相:

⑴、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順苦受的法。“受”有苦、樂、舍三種受,我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還有引起苦受的種種法也是苦,被稱為順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燒到,手痛是苦,而燒你的那些東西的作用也應該歸於苦。我們會感覺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們要遠離、要拋棄,但它又如影隨形般地窮追不捨,所以我們覺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會五種苦屬之。

2、壞苦:樂受以及順樂受法變壞而引起的苦。我們享受快樂時,它卻如朝露般的消失無影無蹤,令人懷念,我們貪愛,就感受到苦,稱為壞苦。是你感受到快樂的東西,稱為順樂受法,因為變壞所以苦。愛別離與求不得苦屬之。

此苦苦與壞苦是由嗔、貪所引起的,此兩種苦凡夫可以世間的智慧覺知之,稱為世俗諦苦。

3、行苦:一切有為造作都是遷流變化,它包括苦苦、壞苦、舍受。我們不把不苦不樂受(舍受)當作是一種苦,但依行苦來看,它也是一種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恆地,它無常變化,舍受之後,樂受、苦受業接踵而來,因為它遷流變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稱為“行苦”。此種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覺,唯有聖人能覺知,稱為聖義諦苦,五取蘊苦屬之。

⑵、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眾緣逼迫,就是苦。我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沒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痛苦極了。此外,子宮裏的種種不凈,如羊水、血等,我們都得忍受,真苦;胎兒出世時,要從小小的陰道中鑽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扎那麼痛苦。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裏,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鍾,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凄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於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換就是病苦。4、死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經麻木了,無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說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麼?但是沒人講反正要病嘛,理它幹嘛?當你病了,會呱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

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會嚇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你,就嚇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用講了。

5、怨憎會苦: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後吵架鬧翻了,但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天天見臭、面臉臭;或是打工仔,雖與老闆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見面;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后,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為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為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捨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后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這些還不太嚴重,嚴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侶就因此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慾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慾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蘊苦:我們對五蘊(既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

三、總結:

在這三苦與八苦中,真正的苦是發生在於“行苦”,此苦唯有聖人能覺知。佛教所說的苦與世間人所說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並不是世間人所知的苦受、樂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覺知的苦是:這個世間一切都是有為變化,終歸變滅,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稱為“行苦”。如果佛陀沒有為我們闡述,我們凡夫對它是不知不覺的,因為我們迷在苦、樂之中。這個苦必須以智慧觀察,所以初學佛者應以聞、思、修中的“聞慧”來了解“行苦”是一種苦。這個“行苦”並非“苦苦”與“壞苦”,而是因為不自在,就是苦。苦聖諦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沒有它,我們可以想盡所有的方法,修各種福報,追求種種的樂受;如果福報很大,在天上或人間享受五欲之樂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苦為何物,只知道樂,那麼這個苦聖諦就沒法成立。但實際上並不如此,這五欲之樂是包含在行苦中,因為它會變化、變壞;也就是說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樂,但天福

有享盡之日,樂報沒了,苦報就接踵而來,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二、集聖諦〗

集聖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為集聖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為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現在種種煩惱的引發,使我們受種種苦。所以這個集聖諦所要講的就是煩惱以及煩惱所造的諸業行。

一、煩惱:佛說我們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教導我們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之。然而這個八萬四千是表示多數,它說明眾生有很多煩惱,我們不可能全部認識,只要認識主要的煩惱即可,它們是六根本煩惱以及大、中、小隨煩惱。由於時間有限,我在此只講六根本煩惱。此是凡夫非常嚴重的煩惱,因為他引發其它煩惱的生起,所以稱之為根本煩惱。六根本煩惱又稱為十惑,它們既是:

⑴、貪:貪有很多種,普通來講我們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類的一生就是在這其中打滾,虛度一生。因為我們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願被他束縛。我們除了晚上睡覺,從早到晚為生活奔波,忙這工作,拚命想發財,這就是貪財。同事又追求種種名譽、地位;有些人又貪吃;到了某一段年齡有對色慾(淫慾)有種種的貪求,所以說我們的人生就是為了滿足五欲而過活;如牛被人牽着鼻子走,我們也如牛一樣被五欲牽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貪是煩惱。

⑵、嗔就是生氣的意思,這個生氣有很多種類,人家罵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你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為痴。

不明事理就是對世間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覺,好像人是怎樣來的?死後怎樣去?此外,對四聖諦、三寶的實、德、能,既是說對於真理的真實、三寶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等無知,都是愚痴。

另一種愚痴就是對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為你講佛法,你不懂對或不對,人家跟你講對的,你以為是錯;人家跟你講錯的,你卻以為講對,這也是愚痴。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內心高舉,看不起別人,稱為慢。比如某人的兒子修完大學課程后,那個做母親的就覺得了不起,到處向人炫耀;或是有人養了一隻漂亮的狗,他覺得了不起,帶着那隻漂亮的狗招搖過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財產等,都稱為慢。

慢的種類: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華洋溢,高人一等,結果看輕別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為跟他平等,結果你覺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別人差,但不認輸,卻認為他人沒什麼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這是慢的心裏在作怪。

⑸、疑:對於佛法因果道理懷疑。

⑹、身見:執著五蘊的身心裏面有一個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⑺、邊見:執著斷、常二見。就是說認為“我”是永恆的,就是執住“常”;認為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完了,這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就是有這兩種邪見,稱為邊見。

⑻、邪見: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它包括:對因果起不正確的知見,撥無因果;認為沒有過去世,沒有將來世,這些都是邪見。

⑼、見取見:執着我們的見解是對的,稱為見取見。我們凡夫又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為我的見解才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

⑽、戒禁取見:執著不正確的戒律,稱為戒禁取見。比如有人放生,放雞說以後不能吃雞;放烏龜就說以後不能再吃烏龜,這其中沒有因果關係,根本無此事,佛陀是根據因果道理來制定戒律,所以這是戒禁取見;甚至有人認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脫,所以他吃素,這也是戒禁取見。菩薩道行者,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殺害眾生,所以吃素,這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並非是為了要解脫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脫,牛羊早都解脫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豬狗戒,他們學習牛羊豬狗所做的一些行為;有些不吃這些眾生的肉,好像興都教徒認為牛是神聖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卻認為;豬是骯髒的,所以不吃豬肉等,這些都是戒禁取見。

這六個根本煩惱妨礙我們解脫生死,其中嚴重的三大煩惱是貪、嗔、痴,稱為三毒;在這三毒中最嚴重的是貪愛。(請參考《煩惱》)

愛的種類:

1、對樂欲、財富、權勢等五欲之貪求與執著。

2、對意念、理想、觀點、意見、理論、概念、信仰的貪求與執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貪求與執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說我們煩惱中的“愛”是集諦的主要原因,故集論說“若愛、若後有愛、若貪喜集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就是說貪愛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們對現前的事物苦苦貪求,此稱為愛。

1、後有愛:我們想要追求永恆的我,追求死後的將來,而這樣的貪愛,使我們死後將來再繼續受生,稱為後有愛。

2、貪喜集行愛:當現前的境界出現時,我們因迷惑而執着它,稱為貪喜集行愛。

3、彼彼希樂愛:我們知道現前這樣快樂的境界,追求將來也要有這樣的境界,稱為彼彼希樂愛。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適意、恩愛,希望將來死後夫

妻再結來生緣。

因為這種種的愛,使到我們死後再來生死輪迴。由這個貪愛的煩惱使我們產生常、樂、我、凈四個顛倒。在這個貪愛之中有一個“自體愛”,稱為我執。眾生對這個我執深執不舍,便無時無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恆的生存。因為這個貪生的慾望,使得過去、現在所造的諸業得到滋潤,繼續向前推動。業是過去的因,貪愛這個煩惱是現在的緣,因緣和合,我們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二、業:我們過去及現在世所造的種種業行,它也是屬於集。因為業行能集無量種眾生業道於內身。

⑴、業的意義:業為造作義,既是有意造作之行為稱為業。業所造成之效應(果報)稱為業報。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惡、無記三種,形成善、惡、無記三種業報。

⑵、業的推動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愛”滋長意志造業,是生命能繼續延續及向前邁進。(請參考《業力與輪迴》)

〖三、滅聖諦〗

滅聖諦既是苦滅聖諦。它說明眾生可以從生死相續不斷的苦報中得到解脫。滅是指滅除惑、業、苦,斷著貪嗔痴等無明煩惱,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滅,既是涅盤。

一、涅盤:

⑴、涅盤之意義:涅盤是不生不滅之義。佛說涅盤是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實相既是真理,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詮釋,唯有智者親自證悟方知;故說:“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測。”涅盤並非因緣所生,是無為,是沒有造作的,並不是語言所能闡釋的,不是常,不是無常,也不是斷;不是苦,也不是樂,無相可得。既然什麼都不是,為什麼還有這回事呢?

⑵、佛陀演說涅盤的原因:因為世間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皆是無明煩惱之產物,而我們因迷惑以為有的一切事物,它們的實相是非有非無(離有無)之不生不滅。我們凡夫所知道的生滅幻相,是迷惑而執著以為有的,本來沒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無。如果說有,就是執著常;如果說無,那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一直在這相對的概念里打轉,在講涅盤時,佛陀不講有、無,生、滅;他講非有非無,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有會使人誤解為:除生、滅之外,還有一個不生不滅,那又是錯誤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滅萬法之中,具有不生不滅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覺,認為它是生滅的。比如我們觀賞《釋迦牟尼傳》這部電影,從佛陀降生到他涅盤,這隻不過是銀幕里的變化罷了,裏面並沒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閃來閃去,在這些光影中,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這為聖者在生,在滅。而世間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但是我們的智慧被煩惱所遮蓋,就以為他有生滅,故唯有斷除煩惱的聖者,才能證得這個涅盤。此涅盤並非是在生滅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滅之法可以證得;而是在生滅法之中,發現到不生不滅之真相,此才可稱為證得涅盤。

這世間一切生滅無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擺脫它,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地方去。但是沒有這樣的地方,這個的地方就在生滅無常裏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滅的。因為我們迷惑,所以以為它生滅。當一個人覺悟之後,就會發現到:原來在這生滅萬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滅。所以證悟的阿羅漢聖者,並沒逃到另一個地方去,而是在這個世間體悟到一切萬法本來不生不滅,稱為證得涅盤。涅盤並不屬於因果,所以涅盤並不是我們斷除了煩惱后所得到的果報。《金剛經》曰:“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證悟涅盤(成佛)時,無一物可得,阿羅漢證悟涅盤亦復如是。我們眾生就是獲得太多,這邊拿,那邊抓,“財產”太多,樣樣都放不下,所以沒辦法覺悟與解脫。如果有一天,我們覺悟到無所得時,既是斷除了一切煩惱,那時就證悟涅盤了。

涅盤就是無生,無生所以不滅,所以涅盤有稱為不生不滅。因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無,就是不是有,也不是無,故涅盤不屬於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誤解了涅盤,他們迷惑地問涅盤以後,那個人存在嗎?他去了哪裏?但是涅磐是無生,無生就沒有滅,就不能稱為有,也不能稱為無。一個東西生出來,你稱它為有,它滅掉了,你稱它為無,沒有生不能稱為有,不能稱為無。涅盤不屬於有、無,就不能問涅盤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煩惱的概念。涅盤並沒有一個人證到涅盤,因為覺悟涅盤的人一無所得,包括這個“我”,就是他覺悟到“無我”,既然無我,就沒有我證悟涅盤。證悟涅盤就是沒有煩惱的智慧,這其中無一法可得,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來看,證悟涅盤者再也沒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斷滅,他不會認為這個世間給他種種苦,要把它們斷掉,他的內心沒有執著與掛礙,寂滅清涼、(寂既是寂靜不動;滅既是煩惱不生。)心行處滅,這和我們凡夫不同,凡夫的心無時無刻不住在一個地方造作,而證入涅盤者就沒這回兒事。

〖四、道聖諦〗

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盤之路稱為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狹義的說有八正道。

一、修道的層次可分為五個次第:

①、資糧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

②、加行位:觀四聖諦,既是觀苦、集、滅、道諦。

③、見道位:覺悟見惑,斷三結,既是斷除我見、戒禁取見以及疑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

1、我見結:身見是一種知見,因這個知見使我們做出種種傻事,而見道的人沒有我見,但並不等於沒有我慢。我慢是我們的內心高舉,認為有一

個主體存在;而我見是執著現前的身心有一個我。所以見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見,沒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見結:守持種種不正確的戒律,見道者無此煩惱。

3、疑結:見道的人對於佛、法、僧有絕對的信心,絲毫無懷疑。

所謂見道既是見到涅盤之道路,我們現在聽聞佛法,是聽涅盤之道,並沒有見。比如我告訴你從新加坡怎樣搭飛機到東京,下了機要怎樣搭車到火車站,從火車站怎樣搭車到一個鄉下,再從鄉下去一間寺廟。如果你們從頭聽到尾,這只是聽而已,但是你們真的去到那個地方,那才是見道。我們聽聞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覺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時候,那就是見道。見道的人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及懷疑三種束縛他們的輕微煩惱,稱為三結。

④、修道位:修行者見道後繼續修行,稱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聖者,這些聖者稱為有學聖人。

⑤、無學位:既是證悟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已經完全解脫煩惱,再也不必學習即修行解脫的方法,稱為無學,所以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門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幾種:

①、五停心:修習以下五種法門,能制止心內的過患,然後得定而引發智慧。

觀法:所對治之煩惱:

不凈觀--對治貪慾--觀內身不凈,除色身愛;觀外身不凈,除淫慾愛。

慈悲觀--對治嗔恚--於怨親等觀,慈心與樂,悲心除其苦。

因緣觀--對治愚痴--觀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緣,其中無我,無作者,無受者。

界分別觀--對治我慢--觀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無有一合相之我。

數息觀--對治散亂--數出入息,繫心於息而得定力。

在這五停心中的不凈觀及數息觀是修行入道的初門,合稱為二甘露門。

1、不凈觀:觀察自身與他身的不凈,為了對治我們的貪慾,因為我們對身體有貪愛,這是一種煩惱,也是一個心病,佛陀就為我們開了一帖藥方,叫做不凈觀,我們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歡上他,是因為認為他漂亮、乾淨等等,那是因為我們的智慧被貪愛的煩惱所遮蓋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凈觀是告訴我們要看他不凈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沒有一樣是乾淨的,皮膚流出來的是汗,七孔流出來的都是糞,是骯髒的。皮膚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裏所裝的都是糞便,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糞桶”,不是“飯桶”。我們最嚴重的貪慾就是淫慾--色慾,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不凈觀以破除之。(請參考《四念處》)

2、慈悲觀:慈悲觀是要對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給眾生快樂,修悲就是要拔除眾生的苦。我們要經常作這個慈悲心的觀想,慢慢地對於眾生就不會嗔恨,生起憐憫之心,所以說慈悲觀能對治嗔恚。

3、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以對治愚痴。在這十二因緣的流轉中無我、無作者,沒有受者。(請參考《十二因緣》)。

4、界分別觀:我們觀察十八界以對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識,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稱為十八界。我們個別觀察它,裏面沒有一個我,這十八界合起來的一個整體,稱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觀十八界可以對治我慢。

5、數息觀:稱為阿那波那,譯為持息念(數息)。修數息觀對治散亂的心,我們的心如猴子般跳來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氣上,慢慢的心就會平靜下來。這五種修行方法稱為五停心,它可使我們的煩惱: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靜。

②、四念處:又名四念住,所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四念處對治我們的常、樂、我、凈四顛倒。

1、身念住--觀身不凈:觀色身四大不凈,乃至外境亦不凈,以對治身體乾淨的顛倒想。

2、受念住--觀受是苦:觀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樂舍,三種皆是行苦,因為它無常變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觀受是苦對治樂的顛倒。

3、心念住--觀心無常:觀六識心生滅最迅速,無有一念停留,我們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兒變化,佛陀說吾人之身還有幾十年慢慢地發生變化,

可是我們的心念一秒鐘卻不知道變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觀心無

常。眾生執著這個世間有一個精神不變的我--心。這是一種顛倒,一

種錯誤,這個心是變化無常的,並不是永恆不變,所以要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塵及一切法無我、無我所,而我們執著有一個我,所以我們要觀法無我。

四念處必須從觀身不凈,而觀受是苦,然後觀心無常,最後觀法無我。因為身體的活動叫粗,受比較微細,心比受微細,而法是最微細的。(請參考《四念處》)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諦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見:對事的如實知見,出世間的正見唯有在見道者最為清凈;對宇宙人生生死與解脫之四聖諦理,智所證知,直窺實相。世間正見只是一堆

經驗所積累的知識,是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之正確分別

罷了。出世間正見唯有通過修禪定及放下一切雜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聞佛法而分別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見,所以正見由多聞、思維、修持

得來。

2、正思維:沒有貪嗔等煩惱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故又稱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業的行為。比如說蟑螂損害人類是害蟲,我們應該殺它,如果這是正確的道理,那人類

損害其他的眾生,它們也應該殺我們!這是不正確的思維,因為這其中

摻雜了“我”的煩惱,以人為中心,認為有損人類利益的是害蟲,所以

我殺它不要緊,它殺我不行!

3、正語:即戒止口之四惡業。

①、不妄語欺騙。

②、不兩舌,搬弄是非;或發表引起兩者間之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

③、不粗惡口罵人或苛刻、酷毒之諷刺等。

④、不作無意義及無利益之空談或花言巧語--綺語。

不講這四種話語就是正語;我們應該合理、真誠、以及和藹可親的話。

4、正業:不是正當的職業,而是正當的行為,即戒殺生、邪淫、偷盜等,行為善良,不侵害一切眾生就是正業。於修道時,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損害他人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眾生、軍火、殺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賭等。若是出家眾,則如法求衣服、飲

食、坐卧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進):精進努力離惡向善,即精進修道。這裏的正精進專指修禪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謂四正勤既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惡另不生

④、已生惡另滅

7、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稱為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既是憶念正法,如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及菩薩道等等修行

方法為正念。於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時時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佛,對於念佛的境要明記不忘,這叫正念;如果念佛時想吃東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時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覺知心已隨境轉,也是失

去正念。這個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於定學,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稱為正念;如果沒辦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馳散,正定有初禪至滅盡定,禪定時的用心不外兩種情況: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並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單一之定境中。

②、觀(毗婆舍那):於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觀察實相。

修“止”能暫伏煩惱,但不能除去煩惱;修“觀”則能除去所對治的煩惱。

“蘇烙虢潿ɑ郟?

〔戒:正語、正業、正命

三無漏學-〔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見、正思維

(三)、總結:

①、在道諦中並沒有祈禱,膜拜與儀規,因為這些不是正道。不過,對於教義不理解之初信者,由於宗教情操的需要,通過優美的習俗與儀式來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聖道。

在小乘經典中注重正見,大乘經典中注重般若,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認為正精進不屬於定學,修八正道時,每一道都要精進,然而對修解脫道者來說,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應該偏重於修定、修正念、修智慧,並非在正業、正語、正命此三道中精進。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精進的修正語,講好話,那他的心就散亂了。

②、八正道有時又被解釋為兩種:一者、世間之八正道,既是正確生活之標準。二者、出世間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之生活標準。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凈化眾生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凈化(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實相的途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轉世佛陀神棍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轉世佛陀神棍行
上一章下一章

佛陀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