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謀划未來
這一次李若禹真的是感冒發燒了,而且是他十八歲以後最嚴重的一次,接連在村衛生所打了三天的針,直到大年二十九那一天,才算恢復正常,否則連這個年也過不好。當然,在這三天裏,李保生和黃淑英可算是急壞了,也忙壞了。既要忙着殺雞宰魚準備過年,又要擔心兒子的身體,他們也就這麼一個兒子,怎麼能不着急呢?好在老天爺保佑,三天過後李若禹基本上也好了,要不然二位老人還不知道着急成什麼樣子。
在這三天裏,李若禹雖然發著高燒,由於身體非常虛弱,所以基本上都躺在床上。三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李若禹也想了很多。現在李若禹已經確信無疑,自己的確是重生了,那麼問題就不容迴避,自己已經不打算再像前世那樣,只安心於做一個混凝土公司的總工程師,儘管這個職業生涯看起來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有很多遺憾,他必須要彌補。不但是個人和家庭的,也有自己所從事的建築、混凝土行業的。
前世的中國混凝土行業,或者是建築行業,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引進並消化國外的技術,整個行業顯得非常粗放,特別是在建築質量方面那更是大大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當然在商品混凝土行業興起之後,這個情況有所改變,但不可否認的是,特別是在**十年代的民用建築,由於使用了現場攪拌混凝土以及磚混結構,對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更談不上從結構設計、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建築材料使用方面去考慮建築的使用壽命問題,所以就導致了後來不斷有媒體報道中國的建築壽命才區區二三十年,不斷有**十年代修建的房子成為危房,甚至還有不少倒塌的事故。
到了二零一幾年的時候,就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危房,另一個問題也就接踵而至了。那就是這些危房的處理問題,城市裏到處都是這種**十年修建的房子,如果說要把這些建築全部拆除重新建造,那麼費用由誰承擔?這些建築拆除的話同樣會將生難以計算數量的建築垃圾,又如何處理?使用壽命才短短的二三十年,這同樣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2006年11月,“堅固得像碉堡一樣”的青嶼市著名地標建築青嶼大酒店被整體爆破,建成僅20年。
2007年1月,杭城市的最高樓——江浙大學湖濱校區4號樓被整體爆破,建成僅13年,爆破當天,眾多師生蜂擁而至,有的放聲大哭。
2010年2月,昌海市著名地標四海大酒店被整體爆破,建成僅13年!
……
一個又一個的類似報道不斷出現在新聞媒體上,讓國人都感覺痛心和汗顏。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歷史上也有很多高壽的建築保留下來,以前的房子,不過是請幾個木匠,平地立起牆柱,擱上屋脊椽檁門窗瓦片,雖耗時不過百來天,住上幾代人也不稀罕。但是一到了現代,建築的壽命就縮短到了如此驚人的地步。甚至在後世的網絡上流傳着一些順口溜,比如說“賺錢要蓋樓,蓋樓要拆遷。拆了我再蓋,價錢翻百翻。”這是中國建築行業的痛啊!
要知道國外的建築壽命可是大大的超過中國,比如說英國的建築平均壽命達到了132年,美國的建築平均壽命74年,日本的建築設計使用壽命也超過50年。
當然國外的建築從設計規劃之初就非常重視使用壽命的問題,所以他們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當然一方面是由於國外的民用住房之類的建築大都是在二戰後,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廣泛採用了裝配式結構,由於建築所用的混凝土構件都在預製工廠內生產,並且國外對於混凝土預製構件及現澆混凝土的質量重視程度遠超中國。而且在混凝土結構的研究方面,國外更是大大領先於中國,甚至於說中國的很多專業教材或是標準之類的,都是向國外借鑒來的。
當然,要憑一個人的力量改變這種狀況,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李若禹也知道,儘管自己重生了,對未來的歷史發展有着清楚的把握,也掌握了很多未來的技術,但是要改變中國建築行業和中國混凝土行業的未來,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如果自己還是沿着原來的發展軌跡,藉著自己掌握的未來技術,充其量也就是成為國內混凝土行業最頂級的專家罷了。但是光憑專家的身份,又怎麼可能改變中國混凝土行業的未來?
所以,李若禹也想明白了,自己非得建立一家超級集團,至少也得是世界五百強吧,甚至是前五十強,以這樣一個建築為主業,涵蓋相關產業的跨行業巨頭,引領整個中國建築行業的走向,也許才有可能改變未來中國建築行業。
李若禹也清楚的記得,未來的中國建築行業還是大有可為的。比如說那幾家國字頭的建築公司、建築機械公司、建築材料公司都發展成為了大型集團,甚至有的還成為了世界五百強企業。比如說,僅僅是一家以混凝土工程機械起家的五一重工集團,它的老闆就曾經以700億元的身家一度成為中國首富,而有着對歷史走向了如指掌的李若禹,就不相信自己不能超過這個紀錄!
李若禹記得那時,曾經參加過多次全國或是滬海市混凝土行業的年會,而這些年會的贊助商,多半就是那家五一重工,李若禹在滬海的家裏,也收藏了很多五一重工贈送的紀念品,比如說混凝土攪拌車模型、保溫杯之類的,可以說那家三一重工把自己在混凝土行業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很大。提起五一重工,幾乎混凝土行業內的人士都知道它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商。
當然,李若禹也非常清楚的記得,這家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商,就是從混凝土機械製造起家的,從九零年代開始,它就邁出了在混凝土機械製造領域的步伐,1994年五一重工第一台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拖泵研製成功,此後全面替代進口。1998年五一重工成功研製出37米泵車,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長臂泵車。到了2009年,五一重工72米臂架泵車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再次實現了對混凝土超長泵送技術的超越。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年,三一重工收購世界混凝土第一品牌德國普茨邁斯特,也就是混凝土行業內俗稱的大象公司,一舉改變全球行業競爭格局。
在商品混凝土領域,同樣產生了很多跨省市的集團化公司,不過大多是國有企業,比如說有名的中建材,旗下也有着一百多家混凝土攪拌站,年產值上百億。當然也有一些民營的混凝土企業,也做得非常大,產值數十億的也有不少。
李若禹在想,如果能夠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向這些領域進軍,把它做大做強,最後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潮流,也許有可能改變中國建築行業的未來。而且他還可以讓很多未來的先進建築技術提前面世,比如說3D打印建築,比如說綠色高性能混凝土,還有超高強混凝土等等。就讓中國的建築技術再次超過國外吧,重現古代中國建築的輝煌不是夢!
不過李若禹也知道,現在的自己一沒有背景和人脈,二沒有資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九十年代初,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極為艱難,這個時代的民營企業面對與國有企業的平等競爭問題更加突出,在建築行業也是如此,特別是混凝土行業,九十年代初就沒有幾家民營的混凝土企業。
而資金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沒有錢怎麼辦公司?不過李若禹想了三天,也想到了一個不錯的辦法,那就是股票!沒錯,九十年代的中國股市正是牛市。他還記得1990年,深發展(000001)1股拆細成32股,每股面值從88元變成2.75元,後來最高漲到了140多元,即使只買27500元的深發展,幾個月內也能掙到100多萬;早期的金田、原野面值都是10元,後來都進行了拆細,1股變成10股,通過這些股票也能夠幾個月內掙到上百萬。
1992年5月21日,滬海股市交易價格限制全部取消,在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盤從616.99點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這也是上證指數首次突破千點大關。此後僅僅3天時間,各只股票價格都呈現一飛衝天的走勢,平均漲幅為570%。其中,5隻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此後的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
對中國股市發展中的幾次大事件還記憶猶新的李若禹怎麼會不好好利用重生帶來的優勢呢?他決定春節過完回到滬海之後,就好好地把握住那些機會,為自己的超級砼帝國建立掘出第一桶金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