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小說中出現的部分島嶼
關島美軍軍事基地簡介
關島是1521年由麥哲倫在第一次環球航行中發現的,1567年被西班牙佔領,1688年成為歐洲移民島嶼,1898年被割讓給美國,並在195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正式宣佈關島為美國“未合併領土”,給予關島自治地方權力,劃歸美國內政部管轄。所以,關島還是美**政要員來亞太地區活動的中轉站。
二戰期間,關島也是兵家之爭的要地,曾於1941年12月失陷被日本佔領,后又1944年8月被美國收回。在韓戰和越南戰爭期間,這裏也是美國的前進基地,曾向這裏派出大量空中和海上兵力參戰。
關島地形狹長,南部多山,北部地勢較低,東側是峭壁,西側有許多被石岸分割的小沙灣。較明顯的助航標誌有:位於島北端高265.2米的聖羅薩山及其西北方相距3.7公里、高192米的馬塔古阿克山,位於里提迪安角南方高175.6米的馬查諾山,位於島南端西側高406.6米的蘭蘭山和高388.4米的米木隆芝洛山,及其附近高310.9米的騰卓山,高329米的阿盧托姆山,高318.8米的基郡山。在太平洋的馬尼拉海灣和珍珠港之間,關島是最好的港。船隻從這裏啟航,4天之內即能抵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和馬六甲海峽,19天可到達美國西海岸基地。而且,關島是美國領土,在那裏擴建設施,增加人員和艦隻都不必與其它國家協商。
關島的軍事價值,取決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駐泊條件。它位於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群島的南端,是美國對部署在印度洋海軍兵力進行支援的綜合補給站和西太平洋地區的防禦中心,具體有阿普拉海軍基地、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和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
阿普拉港(基地),作為美海軍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基地之一,既是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前進指揮,也是艦艇維修補給、停泊修整基地和唯一的核潛艇基地,能保障一個航母編隊所需的裝備。
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位於阿普拉港南岸的奧羅特半島,設有兩條混凝土跑道,最大容量為180架飛機,是美國航空兵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偵察和反潛基地,駐有兩個偵察機中隊和個反潛巡邏機中隊。同時,又是西太平洋地區美航空兵的主要後勤和臨時保養點,為進駐關島的航母艦載機和途徑太平洋的大部分海軍飛機提供保障。
安德森戰略空軍基地,位於關島北端,也設有兩條混凝土跑道,最大容量為150架B-52戰略轟炸機,是美國戰略空軍在西太平洋的指揮中樞和重要前進基地,駐紮着15架B-52飛機和一支配有WC-130氣象偵察機的偵察部隊、一支加油機部隊。基地附近還設有核武器庫,負責為太平洋地區戰略空軍提供核武器。在歷次戰爭中,美國都以此作為戰略空軍基地。
另外,關島既是遠東、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海空跨洋交通必經之地和西太平洋的交通樞紐,又是太平洋海底電纜的聯結處。所以,美國海軍共設有的4個地面控制站,其中之一就建在這裏。它依託海底電纜和衛星通信等手段,與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動的艦艇聯繫,保障美國五角大樓、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對在太平洋活動的兵力實施指揮。
北瑪利安納(馬里亞那)群島:
太平洋北瑪利安納群島由塞班島、天寧島、軍艦島、羅塔島等14個島嶼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成為聯合國託管領土,受美國管轄。在1975年全島舉行全民投票后,屬於美國自治領土,1978年成立北瑪利安納群島聯邦自治政府,首府設於塞班島。
整個群島常住人口約10萬人,在塞班島約6萬5千人,天寧島約2千人。原住人口以土著查莫洛和卡洛林民族為主,當地官方語言為英語,土著語言為查莫洛語,由於歷史的原因,日語也作為通用商務語言。塞班島地勢南北細長,東海岸峻峭斷崖,山峰聳立,西海岸沙灘延綿,自然風光引人入勝。
日本人從1914年至1944年統治了三十年之久。
薩馬島
又譯“三描島”。菲律賓第三大島(僅次於呂宋、棉蘭老島)。位於米沙鄢群島東部,薩馬海和菲律賓海之間。南北長160公里,東西寬40—96公里,面積13,271平方公里。人口120萬(1980,包括沿岸小島)。多為薩馬人和米沙鄙人。多山地丘陵,中部為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地。河流向四周輻射。海濱有狹窄平原。多港灣。
年平均氣溫26℃以上,年雨量2,000—3,500毫米。夏秋多颱風。森林茂密。盛行游耕農業。產稻、椰子、甘蔗、蕉麻、煙草、咖啡等。有鉻、鐵、煤、金、銅、磷等礦。工業以製藥、製糖、木材加工為主。主要城市有卡巴浴甘、甲描育等。
薩馬海
菲律賓薩馬島西部的海。北接呂宋島東南的聖貝納迪諾海峽,南連萊特島,西鄰馬斯巴特島。周圍多港灣,有甲描育、卡巴洛甘和馬斯巴特等港。菲律賓海和米沙鄢海間的主要通道。
萊特島
菲律賓米沙鄢群島東部島嶼。位於宿務島和保和島東面,薩馬島西南。西北至東南長194公里,東西最窄處寬僅21公里。山地縱貫全島,多火山,最高峰亞爾托山,海拔1,349米。面積7,213平方公里。人口160萬(1980,包括附近小島)。西南為丘陵地帶,東北是開闊的平原。東西兩岸多海灣,河流短小。
氣候溫暖,北部受颱風影響。產稻、玉米、椰子、蕉麻、煙草、甘蔗和香蕉等。有錳和硫黃礦。主要城市塔克洛班、馬阿辛和奧爾莫克等。
雷伊泰灣
菲律賓東部海灣。位於萊特島東部和薩馬島南面,南接蘇里高海峽。入口處為侯蒙洪島。有良好錨地。地理位置重要。棉蘭老島東岸進入薩馬海的必經之地。棉蘭老島在菲律賓群島南部,全國第二大島。東臨菲律賓海,西接蘇祿海,南連蘇拉威西海,北鄰保和海。南北長471公里,東西寬528公里,面積9.46萬平方公里。人口1,097萬(1980),主要居民為摩洛人(中部和西部)、米沙鄢人(北部)。南北縱列的山地和平原交錯。有全國最高峰阿波山和最長的河流棉蘭老河。西南和東北部分別為由棉蘭老與阿古桑兩河形成的寬闊谷地和沼澤。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港灣。
氣候炎熱潮濕,大部分地區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植被以熱帶雨林為主。產蕉麻、椰子、稻、玉米、煙草、咖啡、菠蘿和木材等。工業有化肥、鋼鐵、木材和食品加工。有鐵、金、鉻、銅、煤等礦。主要城鎮為達沃、三寶顏等。
棉蘭老河
菲律賓大河之一。位於棉蘭老島中部。源自布基農省東北部山區。上游為普蘭吉河,向南流,匯入卡拜坎河后稱棉蘭老河,最後注入莫羅灣中的伊拉納灣,全長約300公里。水系處於廣闊肥沃的盆地內,是重要的農業區。通航里程有限。河道曲折,多沼澤。
呂宋島
中國古籍稱“小呂宋”。菲律賓北半部大島。是全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島嶼。面積10.5萬平方公里。人口2,390萬(1980),約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居民多為他加祿和怡**諾人。北部和東北部山區有矮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三分之二以上為山地、丘陵,最高峰普洛山(2,928米)。平原較少,最大的是中西部中央平原和東南部比科爾平原,以及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盛產稻、椰子、蕉麻、甘蔗、煙草等。內湖和奎松兩省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產區。東南部種植蕉麻。
主要河流有卡加延河、邦板牙河等。除高山地區外,氣候炎熱,雨量豐沛。北部受颱風影響較大。東部富熱帶森林。海岸線曲折,長5,000公里左右。有許多港灣,位於馬尼拉灣畔的首都馬尼拉是最大港口。主要城市還有碧瑤、甲米地、奎松和黎牙實比等。礦產有金、銅、鉻、鐵和錳等。
民都洛島
菲律賓呂宋島西南部島嶼。介於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峽之間。長144公里,寬96公里,面積9,826平方公里。人口66.9萬(1980),多為他加祿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組成的起伏高原,南部為低丘陵,東、西沿岸是斷續的海岸平原,多沼澤。河流多險灘、急流。氣候炎熱,雨量豐沛,但有乾季。植被以熱帶季雨林為主。產稻米、椰子、蕉麻、玉米、甘蔗和水果。特產“他馬勞”小水牛。伐木及漁業發達。有銅、金等礦。主要港口為曼布勞、卡拉潘等。
班乃島
菲律賓米沙鄢群島的西部大島。位於內格羅斯島的西北部。南北長152公里,東西寬120公里,面積11,520平方公里。多為米沙鄢人,山區有少量矮黑人。西部山地綿延,海拔超過千米。中部為班乃河各地,地面低平,土壤肥沃,為重要農業區。南面沿海有較大的沼澤。東部是起伏的丘陵區。年平均氣溫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除東部外,均有明顯乾季。半數以上的土地闢為農田,稻田僅次於呂宋島,占第二位,還產玉米、甘蔗、椰子、煙草,水果等。內地山區養馬。沿海漁業甚盛。有煤,硫黃、銅、鉻、磷灰石等礦。工業以製糖、水泥,木材加工、碾米等為主。主要港口有怡朗、羅哈斯、卡利博等。
內格羅斯島
菲律賓的島嶼。在米沙鄢群島西部,介於班乃島和宿務島之間。面積1.27萬平方公里。南北長216公里,東西寬40—80公里。人口274.9萬(1980,包括附近小島),居民多米沙鄢人,山區有矮黑人。北部火山綿亘,海拔500—1,000米,有肥沃的火山土,森林茂密。南部也有兩座火山。西北沿岸為沖積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年雨量1,500—3,000毫米。河流短小,不通航。產甘蔗、椰子、稻、煙草等。糖產量佔全國之半,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盛產木材。有煤、硫黃等礦。主要城市為巴科洛德、杜馬格特、聖卡洛斯等。
琉球群島
亦稱“西南諸島”。日本西南部群島。在九州島與中國台灣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從北向南,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屬沖繩縣)。面積共4,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多萬(1985)。多低山,最高點宮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諸島的屋久島)。
亞熱帶氣候,為常夏島,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颱風。中國明朝時曾封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1609年遭日本侵略。1879年日本滅琉球,同年設沖繩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美國佔領。1953年美國將薩南諸島歸還日本,1972年亦將琉球諸島歸還。甘蔗和菠蘿是兩大特產,還產甘薯。豬、牛亦多。近海漁業發達。主要城市有那霸、名瀨等。旅遊業甚盛。
馬六甲海峽
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馬六甲海峽水道狹長,從西部的韋島到東部的皮艾角,長約1080km,如果連同東頭的出口處新加坡海峽,則長達1188km。海峽向西北敞開,東南收縮,呈喇叭口狀。新加坡海峽最窄處僅37km,即20海里,屬沿岸國主權範圍。馬六甲海峽水深25—113m,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加深,200000t級巨輪可以通行無阻。
馬六甲海峽位於赤道附近,所以,這裏是典型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5—26℃,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小,全年降水量2000—2500mm,不僅全年有雨,幾乎每天都降雨,因此,不象紅海和波斯灣那樣,夏季溽熱難當,而是溫暖濕潤的。
馬六甲海峽是重要海運通道,每年通過這裏的船隻在5萬艘以上。平均每日穿行的客貨輪達150艘。目前,愈來愈多的船舶,特別是大型油輪通過,使海峽顯得異常擁擠,海峽內又有許多淺灘,加之泥沙填積,沉船阻擋,更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危險,對沿岸國家造成嚴重的威脅和危害。1971年11月16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聯合宣告馬六甲海峽不是國際水道,為維護領海權利、三國共同管理海峽。
巴士海峽
在中國台灣以南,菲律賓巴坦群島以北。平均寬185公里,最窄處在巴坦群島最北頭的亞米島和台灣蘭嶼之間,寬95.4公里。高溫多雨,雷暴頻繁。7—11月多颱風,影響通航。水深2,000—5,000米,最深處5,126米。南海和太平洋間的重要通道。
加拉鄢(延)島
屬於巴布延群島,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北大約520公里處。島上目前住有8500人,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巴拉望島
菲律賓西南部的島嶼。位於南海和蘇祿海之間。東北—西南長423公里,寬9—45公里,面積11,655平方公里。人口約31.2萬(1980),是全國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山地集中在西南部,最高峰曼塔林加漢山高2,084米,東北為海拔600米左右的丘陵地。沿岸少平原。多海灣及珊瑚礁。年平均氣溫26.9℃,西部年雨量1,500—3,000毫米,東部2,000—3,500毫米。有大片的森林和肥沃土地。產椰子、稻、玉米、甜薯、水果等。飼養牲畜。捕魚業甚盛。以採集蜂蜜與燕窩著名。有汞、磷、鉻、錳等礦。最大港口普林塞薩港。
巴坦群島
是菲律賓最北部的一個群島。歷史上它和該國的其餘部分彼此隔絕,無論是從空中還是海上都難以進入。事實上,它更靠近台灣而不是菲律賓大陸。雨季時幾乎沒有船隻敢駛向巴坦群島。
塞班島——孤懸天際亦崢嶸
如果說馬里亞納群島是鑲嵌在北太平洋上的一串璀璨明珠,那麼,塞班島則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
塞班島屬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攝氏28度,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塞班島面積不大,只有185平方公里,駕車半個小時便可穿越全島。島上遍佈熱帶雨林、珍奇花卉,特別是每年5月至6月鳳凰木開花的季節,更是鮮艷奪目,蔚為壯觀。登上海拔僅420米的島上山峰,島內外風光盡收眼底:東面是遼闊的太平洋,蔚藍的海水中有一道近乎黑色的水道,那便是舉世聞名的馬里亞納海溝,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南面是塞班國際機場,可以接受波音747等大型客機起降,極大方便了來來往往的遊客;西面是碧波萬里的菲律賓;北面則是肅立崢嶸的萬歲崖。
有多少人會相信,這樣一個孤懸天際、美若仙境的小島,半個多世紀前曾見證了一場屍橫遍地、血流成河的慘烈戰爭!
塞班島是在1521年由麥哲倫最早發現的。至1899年,它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9年至1914年,該島被德國佔領。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塞班島以及馬里亞納群島的其他島嶼(不包括關島)成為日本的委任統治地。日本將馬里亞納群島視為其在海外的重要安全屏障,在塞班島上修建了軍事基地,部署重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班島成為美日在太平洋的主要戰場之一。
1944年6月,美國調集包括海軍陸戰隊、艦艇、步兵等在內的7萬多人,對塞班島發動了大規模的登陸戰役。登島美軍遭到駐島日軍4萬多人的頑強抵抗。但由於日軍得不到增援,後勤補給不足,在美軍的強大攻勢下,損失慘重,最後陷於絕望狀態。7月2日,駐塞班島的日海軍第1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大將、守島司令齋藤中將自殺。之後,日軍剩餘幾千人雖負隅頑抗,但終被美軍悉數殲滅。7月7日,美軍完全佔領塞班島。塞班島成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殘酷的戰場,此戰也成為軍事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雙方激戰20餘天,傷亡慘重,日軍死亡41000人,美軍損失16500人。1947年,塞班島連同整個馬里亞納群島(不包括關島)由聯合國交由美國託管。
如今的塞班島,儘管激烈的槍炮聲和絕望的吶喊聲早已隨風而去,但戰爭留下的遺迹仍隨處可見———如被炸成“麻花”的鋼筋、銹跡斑斑的大炮、沉沒海底的飛機、艦艇遺骸、萬歲崖邊一座座矗立的慰靈碑等。隨着關島在美國全球戰略和軍事戰略中地位的不斷提高,大量先進武器裝備進駐這裏,可以預見,位於關島東北301海里處的塞班島的軍事價值將進一步提升。它將作為美軍的重要預備戰略基地和航空兵、水面艦艇基地,成為美軍西太平洋第二島鏈的重要一環。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bxwx小說網,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