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多管閑事的鄧國人

第015章 多管閑事的鄧國人

且說這鄧魯,字景行,時年三十八,鄧國貴族後裔,曼姓。鄧國在周代爲侯爵,面子很大。

周僖王4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伐滅鄧國。

鄧國被滅后,鄧魯先人一支逃到魯國,為紀念故國,改曼姓為鄧姓。

鄧魯自小好學,習孔子學說,兼習其他雜書,精於琴棋,后與堂兄鄧齊等相約回到故土。楚國咸尹薦鄧魯與楚王,用為諫官;鄧齊則被用為少正,就是司法官員。

歷朝歷代,諫官最容易得罪人。

幾年前,鄧魯因在一場著名辯論中同情吳起的變法,得罪了楚國位高權重的上柱國,后牽連進一樁王室風流案,被下大牢,等侯處斬。

幸虧其堂兄利用職務之便,多方周旋,打通牢管,詐稱杖刑致死,逃得性命,於是鄧魯舍了妻女,潛出楚國,四方流浪遊歷,成了一名游士。

鄧魯曾到巴國都城江洲,通過卿相尚引薦,見了巴國主,上《過庸論》一篇,論庸國之誤,暗喻巴國之失,並提出巴國可借鑒楚國吳起變法的部分舉措。

這一嚴重損害貴族利益的主張,不消說是嚴重不合地宜、時宜,遭到巴國貴族強烈反對,扼殺於搖籃之中,並有大貴族要追殺曼路。

相尚見鄧魯是個人才,方引薦給巴國主,未料到他會第一次見面就冒昧上書,陳述不符合國情的主張,雖然也同樣不認同他的荒唐主張,但可憐他四處漂泊,並認為殺他有失風度,令心腹秘密救了鄧魯,並資助他到各地遊歷山水。

幾經轉折,一年多前,鄧魯進了丹涪水,順道進虎安山草原觀風景,發現當地人雖然鹵莽卻很樸實,認為可作為自己暫時的棲身之所。

初見瞫伯,鄧魯欲以學問打動,恰如對牛談琴,只好離開。

鄧魯方才離去不遠,虎安宮夫人巴永秋得知,對瞫伯道:“魯國是禮儀之邦,聽虢昌夫子說鄧夫子學於魯國,博學多聞,多才多藝,更重要的是,虢夫子說他懂兵法,不如請鄧夫子留在草原,為夢龍之師。”

瞫伯是最聽枕邊話的人,令人追回鄧魯,當即聘為客卿,其實就是門客,主要任務是教瞫夢龍兵法,也難免要給他一點面子,參與一些政事。

說是教兵法,不如說是“說”兵法,就是講來聽——瞫夢龍不屑認得中原的文字,他認為巴人巫術神秘的圖案才是自己必修的。

一次,巴永秋無意中碰到鄧魯,見他氣質與虎安山人大有不同,感覺在哪裏見過,突然想起有點像自己在夢中好幾次見過的那覡師,感覺簡直不可思議,羞得面紅耳赤。

兒子不讀書,母親卻來了興趣。

巴永秋受姐姐巴永春影響,對《山經》零零星星的散片刻傳本中的故事感興趣,常聽姐姐說起,現在又在無事時講給女兒聽。

巴永秋姐妹喜歡的《山經》,即《五藏山經》,經後人增補稱《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典籍中公認的一部奇書,是一部關於中國古代物種演化、地理變遷的傳奇之作,其成書年代至今尚無定論,大約草創於堯舜時代,成書於夏,完善於春秋戰國,後人有增益。

關於這部奇書的作者(創作集體),更難確定,現代有人考證,最大的可能是巴、蜀人及其前面的庸人,理由是從當時庸人的都城上庸看世界,與《山海經》中記載的山、水方位吻合度較高。甚至有學者說,《山海經》就是一部巴蜀人的世界地理圖志。

巴永秋受《山經》的影響,還對藥物有些興趣,將虎安宮中的一些侍女的稱呼改成藥名,比如甘草、桂枝,對她來說便於好記,對別人就不一定了。

她還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稀奇古怪的藥物,比如鵲山中的祝余草、杻陽山中的旋龜,,還有蜀地的丹參、生薑,夷水的竹節參等,更不用說巴國名葯巴豆、巴戟天、椒類。

虎安山有大醫家瞫瑞,幾乎沒人見過夫人用藥為別人治過病。還傳說她能制毒藥。因此,有人稱她是巫師。

不知巴永春失蹤前在什麼地方找來一冊《神農氏本草》早期版本的殘本,被巴永秋一次回家清理姐姐遺物時找出來帶回虎安山,一直想向文官虢昌請教,見他有正事,便未放在心上。

等到鄧魯這個空人來了,見過他一面之後,夫人於是想起這件事,請鄧夫子幫她講說《神農氏本草》,后又請他講說《詩》(《詩經》)中的一些詩歌,不過是打發時間。

宮中一老婦人說閑話:“夫人哪裏是對詩歌感興趣,是對讀詩的人感興趣。”剛巧被侍衛總頭目瞫慶路過聽見了,當場賞了婦人兩個嘴巴,再無人敢議論。

巴永秋喜歡聽說詩書的真假不去計較,有一個忠實的陪聽卻是真,就是小小的瞫夢語。

客觀地說,瞫夢語語速較快,反應也較快,可是智商並不算是超常,甚至比不上她母親,有時還一根筋,但她有過耳不忘、過目不忘的超人記憶,簡直是讀望天書的天才,因此記得一些詩歌,跟鄧魯在一起的時間長了,還能認得不算多的中原文字,會寫的不多。

在當時,巴永春算是一個較開明的女人,又因為是自己要聽詩才造成的不良後果,因此也沒過多管女兒。

書歸正傳。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鄧魯阻止相氏部族首領相善進入虎安宮最高決策層,加之之前在瞫伯面前不止一次說過相善的不是,相善漸漸知道了,十分惱怒,欲找機會攆走、甚至在必要時除了多管閑事的鄧國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烏江戰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烏江戰紀
上一章下一章

第015章 多管閑事的鄧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