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舊事(修)
晚間,錦繡坐在澡盆子裏玩花瓣。
其實她哪裏需要添花瓣,都是知秋,看別人也這麼來,便跑去外面采了許多。看着水中的小臉,錦繡再一次陶醉了,這腰,這腿,這臉蛋,要是胸前的半拉桃子能長點就好了,現在雖說是桃子,看形狀也只能勉強說成是獼猴桃,真是不夠看。
唉!
錦繡悄悄從空間裏渡來泉水,一股腦全部放在澡盆中,既然這泉水能治病,能美肌,說不準還能豐胸呢。也不想想,她一個葵水未至的小少女,要那麼大的胸做什麼?
錦繡是眾多穿越大軍中較幸運的一個,有相貌,有空間,有舅舅,甚至還有所謂的一技之長,唯一不順心的,大概就是投在了葉家。
葉家祖上也是功勛起家,開國之初隨着太/祖打過幾次仗,然而後輩多碌碌無為,不過二十餘年便耗盡了爵位。其後葉家子弟棄武從文,力圖振興家族,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葉家在京中一直不溫不火,只能算是三流門第。直至近三代,葉家才開始嶄露頭角。
錦繡生父葉啟文,便是當朝三品戶部尚書,聽說年輕時也是品貌非凡的儒雅之士。相貌出眾倒是真,且不說葉家兩位少爺生得儀錶堂堂,單看葉啟文如今已年過不惑,依然長得人模狗樣就知道這話不假。
不過說到人品,雖然錦繡為人女,也萬萬不能苟同。在錦繡看來,葉啟文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錦繡的生母文清,自幼與弟弟文易相依為命,為了供應文易讀書科考,甚至賣身為婢,做了葉家老夫人身邊三等丫鬟。文清做事謹慎低調,又吃得了苦,很得老夫人的青眼。葉啟文日日拜見老夫人,雖說每次不過是說幾句話的時間,但次數多了,也注意到老夫人身邊新添了丫鬟。文清生的貌美,見之忘俗,葉啟文便起了心思。
此時李氏已為葉家婦,素來賢良淑德善解人意,怎能察覺不到丈夫的念頭,遂做主去老夫人要來了文清,並抬為姨娘。
文姨娘是個逆來順受的,且憂心家中弟弟,糊裏糊塗從丫鬟變成了姨娘。起初日子還算好過,葉啟文自認為是個君子,然而食色性也,納妾之事在他看來實在是正常不過,是以對文姨娘極為寵愛。
李氏原本就是個以賢惠出名的,見此情況自然不會表現出半點不認同,只是在照顧丈夫飲食起居之事上更上心。葉啟文一面享受着齊人之福,一面又對李氏心生愧疚,更加信任李氏,在後院之事也很少過問。
後來,葉啟文考績不佳,落於人后,眼見着大好的升職機會就這麼溜走了,李氏恰如其時地扮起了賢內助,不但細心開解丈夫,還親自去母家長寧侯府求助,通了人脈,順利地解決了問題。自此,葉啟文才真正認識到長寧侯府的人脈,對李氏敬重有加,對後院姨娘也逐漸冷淡。
府里的下人哪個不是看菜下飯的,見文姨娘失了勢,恨不得多踩幾腳做給李氏看。文姨娘也是個膽小的,每日過得小心翼翼。幾年過後,文姨娘懷孕,不過懷相併不好,八個月時摔了一跤早產,生產兇險,到底沒挨過去,只留下一女,起名錦繡。
錦繡這一輩子算是白得來的,前世惡疾纏身,年少而亡。縱然身邊有親友,最後幾年日子還是過得生不如死。原以為死後一了百了,沒想到冥冥之中還有轉機。錦繡身死之後,遊魂穿到大魏,因緣際會得到了一個芥子空間,附有靈泉一口。錦繡雖是遊魂,也知道這靈泉是個好東西,比起起死人肉白骨也差不離了。
得此空間沒多久,錦繡不知怎麼回事就成了葉家庶出三姑娘葉錦繡。待清醒過來,文姨娘已經去世了。錦繡心中未嘗沒有遺憾,如果文姨娘再堅持一段時間,憑她的芥子空間一定能救得活。
生母去世,李氏當然也不喜歡一個庶女,打發一個乳母,兩三個丫鬟伺候着就好。那幾人照看錦繡並不精心,也是,一個生母早亡的庶女,還不得主母喜歡,丫鬟幾個哪個願意多上心,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不過閑來無事的吹侃,倒是讓錦繡了解到葉府的許多情況,比如葉啟文和李氏感情甚好,恩愛有加;比如葉府中的老管事多已投靠李氏;比如後院的林姨娘竟然懷孕了;比如葉家長女葉錦華將來定是要進宮當娘娘的……凡此種種,每日不絕於耳。
錦繡聽來,覺得有些事真的,有些不過是小丫鬟的臆想,不過總算是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於錦繡而言,生父葉啟文不過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在乎的只有名聲和權勢,最後“浪子回頭”也只是為了他自己。
而李氏無疑是宅斗的高手,不着痕迹地上演了一處好戲,最後不但收穫了美名,得了丈夫信任,還成功地將葉府大權掌控在手,心機城府不可謂不深。整個故事中,最無辜的就是文姨娘了,作為李氏討好丈夫的工具,就是死也沒能得個好下場。
李氏雖然沒有直接害了文姨娘,可是這一切都是她弄出來的。錦繡厭惡李氏,但也知道自己無權無勢,和李氏對起來簡直是找死,索性閉門不出,反正李氏也弄不死她。再者,李氏不是賢良嗎,總不會少了庶女一口吃的吧。
這樣的生活過了很久,久到錦繡已經習慣了。期間林姨娘生下一個女兒,李氏也於同年誕下一女。所以葉家的兩子五女中,長子葉謹軒,次子葉謹淵,長女葉錦華,五女葉錦姝都是李氏所出。
餘下皆是庶出,二姑娘早逝,錦繡排行三,底下還有一個只小一歲的四妹葉錦心,不過錦繡與葉錦華卻相差將近八歲,所謂姐妹,其實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接觸。
日子過得混混沌沌,錦繡也毫不在意。直到四歲那年,葉府迎來了一位貴客,葉啟文破天荒地讓人請錦繡過去見客。
來人不過二十多歲,身量瘦削,面如冠玉,即使坐在下首也藏不住滿身的書生傲氣,且細看五官和錦繡有五分相似,觀之可親。那人似乎很激動,若不是堂上還有外人,錦繡毫不懷疑他會這麼衝過來。
葉家老夫人,錦繡的親祖母,笑容滿面的告訴她,這是當今聖上欽典的狀元郎,她的親舅舅文易。
文易看着小小的,被人牽過來依然走的踉踉蹌蹌的錦繡,眼中酸澀,差點沒當眾落了淚。
原來,文易得知文姨娘去世后,心中悲痛,匆忙之間就登門葉府,想要送文姨娘最後一程,並照看自己留下來的外甥女。不過守門之人見他衣着破舊,形容狼狽,不想與之交談,沒說幾句話就將人趕走了。隨後的幾次,也都被關在門外。
那時落魄,孤立無援,誰又能想到六年後還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堂堂正正的現在葉府的正堂處。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其中艱辛,不能為外人道也。
文易的到來,讓錦繡第一次感覺到了溫暖,錦繡年歲尚小,不需避諱什麼,因而文易三五天就會過來一趟,同她說話聊天。一來二去,生疏了好些年的舅甥兩人立馬熟絡起來。
錦繡也看得出,文易對自己的好半天沒有摻假,甚至將對文姨娘的愧疚與眷戀全都轉移到她身上,心下感動不已。
文姨娘生平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弟弟,她既然做了文姨娘的女兒,自然要為她做些什麼。文家祖上也是耕讀世家,可惜家道中落,到文易這一輩家中只剩姐弟二人。文易常年生活困苦,身子也比別人瘦弱。錦繡雖不是大夫,可是她有靈泉,不動聲色地為文易調養,沒過多久文易便於常人無異。
文易既是皇上欽典的狀元,度過了半月有餘的閑暇期,就去了吏部任職。又因為處事沉穩,極得聖心,兩年後被調往江南揚州。
文易擔心錦繡,臨行前多有叮囑,又託付給友人幫忙照看。第二年,皇帝突然駕崩,新帝年十七而即位。朝堂上如何風雲變換錦繡不知,不過文易在地方功績甚佳,並沒有被波及。此後幾經升遷,官至正三品上州刺史。
文易每年都會給錦繡寄來許多東西,衣食銀兩,從來都不缺。上次,更是以遞消息為名送來兩個丫鬟至葉府,也就是錦繡身邊的知夏與知秋。
自從文易做了官,錦繡在府里的待遇有了質的飛躍。最明顯的,老夫人時不時地會送些東西過來,李氏三五天會讓她去請安,例行訓誡幾句。對李氏,錦繡的態度一直不變,既然扳不倒,那就敷衍一下,裝聾作啞就好了,況且李氏忙着準備葉錦華進宮一事,也沒多少時間折騰錦繡。
有個做了官的舅舅,連身價都不一樣了。所以送來文易藉機送來兩個丫鬟一事,府里並沒有多少人議論。
有了知夏和知秋,錦繡做事也方便許多。府里的三個巨頭,數老夫人最容易討好,錦繡其他不行,唯有廚藝稱得上非凡,在知夏兩人幫忙下,幾次下來就得了老夫人歡心,還討了允許,在自己院子裏開小廚房。
有吃有房,日子過得優哉游哉,老夫人看在文易的面子上也願意護着錦繡,要是不用時不時地面對李氏那張菩薩臉,就更好了。可惜啊,好日子也沒能持續多久,老夫人年紀大了,身體不怎麼好,三年前就去世了。
葉啟文請了丁憂的摺子,帶着子女四人去老家服喪。服喪期間,飲食清淡不說,行為舉止也有很多制約,這樣的日子過得無趣,可在錦繡看來最舒心不過了。更甚者,一年孝期過後,錦繡還自請為老夫人守孝三年。
這當然是不合禮節的,不過葉啟文覺得,錦繡是因為同老夫人感情深厚,才提出這樣的要求,便允許錦繡在老家再留兩年,為老夫人誦經祈福。三年既滿,錦繡如今已過十四,一月前才隨葉啟文、葉瑾軒一道回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