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靖康
第三十二章靖康
歷史書上一般都說宋欽宗軟弱無能,在第一次東京之戰後,罷免了李綱等主戰派,所以才導致了後來汴京被金兵攻破,徽欽二宗也因此被金兵抓到五國城去了。這種說法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宋欽宗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想跪舔金人的。
“什麼?”這兩天火氣大的不行的欽宗皇帝趙恆氣急敗壞地道:“种師中兵敗身死了?”
前來報信的小宦官大氣也不敢出,只是低着腦袋看着自己的鞋子。
“這可如何是好?”趙恆喃喃自語,跌坐道椅子上。失神了好一會之後,他又暴怒起來,“滾,滾,都給我滾出去!”
小宦官聽了皇帝的話,連忙屁滾尿流地離開了。之前皇帝還在興高采烈地等着前線的捷報傳來,並為了自己一石三鳥的計策而感到高興,不但能擊退金兵,還能消耗掉尾大不掉的折家軍,還順便敲打了一下西軍的其他軍頭。
自己....朕怎麼就這麼聰明呢?太上皇真是個廢材,有着這麼多的軍隊,這麼多的大臣,竟然會被北方的野蠻人打到東京城下來。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你不行,就換朕來上!看朕如何逆轉乾坤,只手將敵人都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可是,現在這是怎麼回事?精心策劃的太原解圍戰居然失敗了?
不,這一定都是謠言!是金人的姦細散播的謠言!朕受命於天,怎麼會失敗,怎麼會打敗仗的?這不對!
就是這樣,錯的不是我,錯的是這個世界啊啊啊啊!
對了,還有那個李綱,還有那個方應看,還有那個諸葛正我!這些傢伙就知道說什麼驅除韃虜收復燕雲,現在收復收復着,接下來不是要收復東京城了?
真正的強者,自然是百折不撓的,哪怕是到了黃河面前都不會心死,見了棺材都不會流淚。而宋欽宗趙恆,當然不會是那樣的強者了。甚至說,整個趙宋皇室裏面,除了當初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的找老大之外,就沒有幾個不是軟腳蝦的。
在順風順水的時候,趙恆還像是有幾分明君的氣象。但是情況一旦惡化,他那軟弱的天性就被暴露出來了。像是周世宗柴榮那樣,能在部下跑了好多之後,還能反殺超神的,遍數古今中外也沒有幾個。
所以有很多人就會假設,要是柴榮當初不是暴斃,說不定就能把遼國按在地上暴打了。不過這也說不定,李克用在完成絕地反殺之前,也是“舉天下之豪傑而莫能與之當”,後來居然被幾個唱戲的給殺了,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假設畢竟只是假設,說不定柴榮是又一個李克用呢?不過不管怎麼說,柴榮在活着的時候是要比趙老大強上許多的,比坐着驢車逃命的趙老二就更加高到不知哪裏去了。
第一次東京保衛戰結束后,皇帝還對李綱他們的大義很是感興趣,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然而殺熊嶺一戰,就將趙恆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一點信心擊的粉碎。那些勤王之兵,懂不懂就是號稱數十萬,然而除了吃飯之外,根本就不能戰。
在野外和金兵交戰的時候,幾十萬大軍往往被幾千金兵就打的大潰。就算是守城,往往也是要傷亡慘重才能把金兵擊退。在這樣的情況下欽宗皇帝終於喪失掉了對李綱等人的信心,把這些人遠遠的打發出去了。
順便的,像是童貫啊,還有那個趙良嗣啊什麼的,都給皇帝下旨砍了腦袋。蔡京是進士出身,雖然跟童貫一樣的名聲比啊壞,但是皇帝還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把他也砍了。就算他想那麼做,大臣們也會將詔書給打回去的。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今天一旦開了殺文官的先例,那後面豈不是要大殺特殺了?這個例子萬萬不能開!至於童貫和趙良嗣,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北方來的漢人,這就沒什麼關係了,隨便殺。
半年之後,即1126年秋天,金軍又分東西兩路南侵。西路軍攻破太原,乘勝渡河;東路軍攻陷真定。兩路軍圍攻開封,閏十一月二十五,開封城破。
“開封雖被金軍攻破,但開封軍民抗敵情緒高昂,他們立即將前一天來議和的金使殺掉。第二天,有30萬人領取器甲抵抗金兵,當金兵欲縱火屠城時,居民百姓欲行巷戰者“其來如雲”。金軍在城牆上慌忙修築防禦工事,以防開封居民將其趕下城去。金軍佔領開封達4個月,大肆擄掠後於1127年四月撤兵北去,帶走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全部俘虜和財物,北宋至此滅亡,這就是宋代歷史上所謂的“靖康之難”。”
宋人的抵抗情緒十分高漲,但是並沒什麼太大的用處。在冷兵器時代,城牆被攻破了之後,靠着巷戰來擊敗對手的,很少,非常少。而且,即便是靠巷戰擊退敵軍的,那也多半是外面有着一支精銳的野戰部隊加入了戰場的緣故。
像是後唐和契丹之間的幾次戰鬥,就是外部有着能和契丹人野戰並能戰而勝之的援軍,這才將契丹人擊退的。而現在的宋國,朝廷的經制之師,不是在兩次攻略燕雲的過程中潰散了,就是在金兵南下的過程中損失殆盡了。
到了汴梁第二次被攻打的時候,舉國上下已經找不到一支能和金兵野戰的精銳部隊了。
這樣說也不完全對,像是王彥的八字軍,還有河北,山東的有些義軍,還是很能打的。不過這些地方上自發組建的軍隊,在朝廷看來,也不比金兵好多少。金人是禍患,難道地方上蜂擁而起的豪強就不是禍患了嗎?
漢朝是怎麼滅亡的?唐朝是怎麼滅亡的?不都是地方勢力坐大,然後中央就無力控制,然後衰落下去了的嗎?宋國朝堂上的都是聰明人,防備地方上的武將和防備敵人的心思是一樣一樣的。
然後到了五月的時候,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他就是宋高宗,史稱此後的宋朝為南宋。高宗稱帝之初,迫於金軍威脅的嚴重形勢,不得不起用有重望的李綱為宰相。李綱認為應迅速結合各地抗金力量,收復失地,並推薦老將宗澤留守開封。但當了75天宰相的李綱很快被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擠走,抗金措施皆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