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蒼涼
在水壩別墅看了幾天片后,朱由校和王徵等人終於過夠癮了,並且對於電影藝術、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了和研究,等他們從別墅里走出來的時候,桃花會已經到了尾聲,桃花谷內的遊人少了許多,趁着這個機會,朱由校領着王徵、宋應星、史可法、黃宗羲等人在桃花谷中遊覽放鬆了一回,朱由校興緻一起來,就要大家陪着他下山到民間一游,眾人無法,只得陪他去。
朱由校想得挺好,下山來接觸一下民間,可是他沒想到的是水壩周圍仍算是荒涼的地方,雖然桃花谷是很熱鬧,可是除了水壩和桃花谷以外,這片大山甚少人煙,他們數人走了許久也沒看見什麼村落人家,在大山裡轉了很久以後,他們還真走累了,朱由校暗暗叫苦不疊,心想我這真是找罪受,事先也沒個計劃就這麼貿貿然的跑這來瞎逛來了,現在可好,咱們光磨腳了,什麼都看到。
走了許久之後,朱由校總算髮現了一處小村落,村落緊挨着一處集鎮,再不遠處還有大道,道上跑着商會的公交馬車,朱由校心中一喜,心想這算行了,總算不用再辛苦了,來到村落後,他們打算找一家人家討口水喝。只不過此時村中多數人家都關門大吉,並無人在家,找了一陣才在村落後找到一家破落的人家,隔着籬笆一看,一名老儒生逍遙自在地坐在庭院中納涼。看到這個情景,朱由校一捅宋應星,宋應星就知道這是讓他出面說話,宋應星只好隔着籬笆向裏面說話,
“這位夫子請了,學生近日上山踏青,誤走荒山野嶺,如今是又渴又累,不知可否在夫子家中討口水喝,歇息一下?”宋應星說完看着那名老夫子,只見他從椅子上坐起來,睜開眼看看他們,然後慢慢地開口說道:
“即是學子踏青,想討口水喝,也罷,與人方便便是與已方便,子曰,………。”朱由校聽着立刻頭大,你給口水就給口水吧,用得着那麼多費話嗎。但他們又不好立刻就走,只好站在外面傻愣愣地聽了半天的道德文章,最後那老夫子終於說道:“諸位請進來吧。”朱由校鬆了口氣,跟在眾人後面走進了老儒生的家裏。
到了人家以後,在老儒生的帶領下,眾人到人家水缸里喝了個夠,喝飽了水后,大家這個高興啊,都說痛快痛快,然後在庭院中各自找了個地方坐下,開始閑談了起來。那老儒生仍是一臉沉默地坐在庭院中的椅子上逍遙,不過他也暗中在注意着幾個人的談話。他越聽越是皺眉,因為這些個學生談的竟不是時文,而是些奇技淫巧之技,他不由嗤之以鼻,心說你們討論這些個東西有什麼用,聖人之道才是王道,你們論說的這些個東西有什麼用嗎,即不能中秀才,又不能推廣教化,惠及四方,讀書人不談聖人之道,實在可惡。
正在大家聊得開心的時候,外面進來一名少年學生,看到家裏有這麼多他有些驚愕,“是仲元回來了。”那老儒生閉着眼問,少年學生趕緊面帶驚恐唯唯喏喏地說道:
“回父親,是孩兒回來了。”
“此次文會進行得怎麼樣。”
“回父親,還好,不過?”
“不過什麼?”老書生憤聲問,那學生一聽話碴不對,趕緊戰戰兢兢地回答說:
“回父親,此次大家組織文會是議論此次科考的文章的,不過後來有人拿出來一部書要大家討論,書名叫自然科學,孩兒對其中的一些論述很是感到新奇,不過對一些問題孩兒很不明白,因此想回來問問父親,不知父親有何看法。”
聽那少年書生一提到自然科學,朱由校心中就一動,他想這本書傳到這地方了?
那老儒生睜開眼,盯着他兒子看了半天說道:“為父是怎麼教你的,我什麼時候准許你看閑書的,聖人之道才是根本,其他的閑書雜論全都是歪理邪說,你這孩子怎麼就是不聽呢。好,什麼書,你拿過來,讓我看看是什麼內容。”說著他把他兒子哆哆嗦嗦地遞上來的一本書搶了過來,急速地翻開來看,這一看不要緊,他立刻火往上撞,忽地站起身來,顫抖着手舉着那本書,對着他兒子怒聲說:“誰叫你看這種書的。”一聽這話,兒子被嚇得立刻跪了下來,哆哆嗦嗦地聽着自己老爹的訓斥。
那老夫子怒不可遏,他氣勢洶洶地將他兒子進行了破口大罵,什麼不尊聖人之道,不學好了,盡看些歪理邪說,如此下去,你早晚是叛亂謀反的貨,我張家世代純良,從不做違反聖德的事,我怎麼養出了你這樣的兒子,不好好學聖人之道,盡幹些離經叛道的事,你今後想怎麼辦?難道跟這些閑書一起混嗎,我大明上下有哪個地方說看這樣的閑書可以有飯吃的?科考只考道德文章,從來不考這些,你看這些無用的書今後想幹什麼?沒飯吃了你怎麼辦?難道想謀反叛逆不成?你這孩子怎麼能不聽聖人之言,怎麼能不走正道啊,從前教你的學問都到哪去了?這老夫子罵起來就沒完了,朱由校實在聽不下去了,站起來說道:
“這位老夫子,在下很不贊同你的說法,自然科學也是真理,又怎麼會是歪理邪說呢?你不問青紅皂白的一律痛罵一通難道是正確的對待其他學問的態度嗎?自然科學也有其存在的價值,你怎麼能將其當成邪道罵上一通,不讓人看呢?”
那老夫子聽后火了,怒聲說:“這不是邪道是什麼,這本書中有哪一處提到聖人之道了,有哪一處提到古人之言了,沒有聖人之道,沒有古人之言,不是邪說是什麼?這本書上提到了什麼大地是個圓球,這豈和聖人之道古人之言?”
朱由校也來火了,“聖人之道和古人之言難道就一定全對嗎?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你光死抱着這一套我大明能有什麼進步?”
那老夫子氣得蹦起多高,聲色俱厲地高聲叫喊道:“胡說,無理,聖人之道和古人之言又怎麼會有錯,想當年三代之治的時候天下何等的安康太平,想不到到了這個時候竟然出現了你這樣的東西,竟敢質疑聖人,人心不古啊,天道淪喪啊。”這老夫子罵起來就沒完了,朱由校有些愕然地看着他,朱由校不是不能反駁,可是看着那老夫子氣得臉紅脖子粗,鬚髮皆張,口吐白沬的樣子,他也嚇了一跳。那老夫子罵了良久之後,將手中的自然科學狠狠地往地上一摔,高叫着:“快滾,這裏不歡迎你,老夫是本分人家,決不接待你們這樣的亂臣賊子。”說完后,他紅着眼看着朱由校他們,怒不可遏。
看到這一情景,朱由校感到如同當頭一棒一樣,傻了,過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他胸中氣血翻滾,想要說什麼,可是卻說不出什麼話來,最後他哆嗦着手從地上撿起那本自然科學,一言不發地向外走去,同樣也看傻了的王徵、宋應星等人急忙跟在朱由校後邊也向外走去。
“你給我在這兒跪着,好好想想你錯在哪了,再把四書五經好好的背一遍,不背完了不準吃飯。”看着眾人向外走去,那老夫子高聲對自己的兒子說道,已經走到外面的朱由校聽到這樣的話以後身形一滯,緊接着怒氣沖沖地向外走去。那老夫子一屁股坐到椅子上,看着向外走的人們,對着自己兒子破口大罵,“什麼不好學,你學這個,枉廢我一番教育,你要注意再這樣下去你就是市井無賴,你就是潑皮流氓,你就是亂臣賊子,你這一輩子就完了,不遵守聖人之言你活着有什麼用?”朱由校越走越遠,罵聲越來越弱。他心中充滿着無限的蒼涼,他好象想到點什麼,又好象摸不着那飄忽的思緒。
朱由校就這樣急匆匆地在村落中走着,直到村落邊上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棵大樹,這棵樹已經很老了,滿是枯枝敗葉,眼看着就要衰敗和死亡下去。樹的下面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廟,同樣也是破敗不堪,顯現出一種凄涼的氣氛,看到這一情景,朱由校的心猶如被重鎚敲過一樣,從前,現在,種種的思緒,種種的想法,從前他摸不到的一些感覺此刻漸漸的彙集在一起,他終於能清晰地想明白一些東西來了,但這些東西是那麼可怕,讓他的臉上充滿着異樣的恐怖神情,“啊!―――”他突然的一聲大叫,沒身就往村旁的山上跑去,王徵等人被皇上的行為嚇了一跳,趕緊也跟着向山上跑去。
到了山上以後,朱由校氣喘吁吁、渾身顫抖地坐在山頭上,望着下面變得有些冷漠的村莊和市集,感受着下邊蒼涼的世界,心中千思百轉地想着心頭的疑問,各種思緒,各種感覺不斷地在他的腦中掙扎衝突。王徵等人就在一邊驚訝地看着,想罷多時,他終於把所有的問題都想明白了,然而這答案竟是如此可怕,讓他都無法面對,這內心的折磨和煎熬讓他無所是從,朱由校竟然痛哭了起來,看着皇上坐在山頭上痛哭不已,旁邊的幾個人也嚇哆嗦了,他們怎麼都鬧不明白皇上這是出了什麼問題,但朱由校自己心裏很清楚,他觸摸到了大明朝的**。
---------------------------------
寫在後面的話,不知不覺中,本書都寫到了一百章了,自從今年5月9日起上傳這本書以來,我一直都是很努力的在碼字,並沒有說一度懈怠什麼的,到如今三個多月,一百單一章,想想很不容易,從前我聽說在起點新人很難混,從前我還不大相信這些,可是經過三個多月的碼字生涯后,現在我感覺這話說得不錯,本書是我的第一本書,本人也是第一次寫書,這本書寄託了我很大的希望,但是讓我意外的是本書從新書時成績就一直慘淡不已,和我自己的期望相比差得好多,以至於本書變成一種很尷尬的狀態,從前自己還想着多一點點擊和推薦什麼的,現在看來不再需要這些了,因為推薦再多也沒用,但我還是很希望點擊數能多一些的。雖然本書處於一種尷尬的地位,不過這本寄託了我很大希望的書,不管怎樣,我都會完成。
本人喜歡科學,在網絡上看到穿越歷史的書以後,對這種類型的書極是喜愛,穿越到過去發展科技,這是我比較熱衷的話題,所以後來我自己也想要寫一本以自己的看法來的書,不過我看多了有些網絡小說上說的什麼穿越回去當皇帝,拿出自己寫的小學或是中學課本,大臣們大喜過望,一個勁地說著皇上聖明什麼的,就下去辦了,他們好象把回到過去發展科學說得太容易了,象這樣的情節我看過不少,我這時就在想中國人的思維哪是那麼容易改變的,這樣的情節看着很離譜。後來我就對中國的古代社會進行了思索,結合我腦海中各種的思緒,我對中國的古代社會想了很多,因此我在本書中加入了我自己的看法,我自己的思索。作品相關中的文章便是這麼來的,但是我的文章引起了一些人的很大不滿,現在書評區裏有罵人的,有抬杠的,反正是很熱鬧,這一段時間以來搞得我很頭大,我不是那種頭腦反應很快的人,有些問題要想很久才能想明白,關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問題的爭論時常讓我覺得腦子混亂,我不禁感慨,起點上罵儒家和文人的書不少,我也沒看到誰有我這樣的待遇啊。
今天這一章是我在寫作本書時早就設定好的一章,從這一章中我可以得出很多結論,並能探究到中國封建社會衰落的根本,本章里的情節設定不過是簡單的一幕,可是這一幕卻蘊含了極為深刻的道理,這是我長久以來所思所想的結果,而由對這一章的探討可以寫出好幾篇文章來,應該會發到作品相關里,文章的內容仍是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批判,如果我說的話刺激到什麼人的話,讓什麼人很不高興的話,我決不說對不起,書評區也不歡迎罵人的,不管我說的對與否,中國人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能總是沉溺於舊日的輝煌上,中國人該對自身的問題有個清醒的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