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胃口很好
大唐,需要新的首都了。一個首都,在李忱看來,有幾個功用,比方說,匯聚資源。中國不管那個朝代,京城都是人口以及各種資源得聚集處。中華大地上,源源不斷糧食、金錢、人力、關注度,都會聚集到京師。
其實這點,不管古今中外都差不多。那怕是外國,一個國家得首都,幾乎都是最盡善近美得,受關注度也是最高的。雖然很多城市,或許因為經濟發展,以及地理優勢可以搶走首都不少光彩,可是政治上,這裏永遠是焦點。
既然是焦點,那麼放哪裏就很重要了。以這個時代得通訊技術來說,這個首都,必須得放在一個比較要緊得地方。就拿明代和東漢來說好了。
明成祖將京城由南.京遷到他的封地,北.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代皇帝將自己至於最危險,最值得關注的地方,這份氣魄,比後來那個朝代,強了不之到多少倍。
在網上和人家爭論明清的優劣,他總喜歡拿這點出來說嘴。其實清中葉開始,中國的衰落,根本就是滿清得無能與他們那種寧與外人不與家奴得心態害得。
那個時候,西方科技也沒比中國強到哪去。什麼船堅炮利,那根本是滿清自己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心態造成的衰落,清中葉造得炮,比清初還要糟糕。難怪他們炮利,因為你們自己沒用。
如果換成明朝,君王不會逃,也不會妥協,我就跟你耗,你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我就是不談判,不退讓,什麼割地賠款,都不要想,喪權辱國條約更是沒影,中華國力在那個時候,還超過那些列強,又佔有近距離優勢。
號召勤王軍,我打不贏你,我也可以困死你。耗到最後,看誰贏,看誰先拖不下去。展現出堅定得態度,讓那些洋人看看我中華民族得勇氣與決心,看他們還會不會,敢不敢,瞧不起中國人。
好吧,扯遠了。來對比一下明朝和東漢吧。東漢首都在洛陽,位置是不錯,四通八達,交通方便不說,周圍也有險關可以防守。可是,距離邊關太遠了,結果東漢竟然被羌亂給拖垮。
沒什麼了不起得羌人,屢屢作亂,讓東漢疲於應付。拖垮了東漢財政,雖然這其中可能很有問題,內中可能有很多李忱在歷史課本上沒看到的原因,不過,若是東漢當初一開始就定都長安,羌人哪有什麼作亂的機會。
不要看長安和洛陽就是兩隔壁,不過那時候沒有運河,運輸就很不方便。若是一開始排除險阻,定都長安,想方設法減少糧食轉運得不便,那東漢怎麼會被拖垮。
所以,李忱覺得,一國得首都,很有必要放在一些比較需要關注的地方,最好是邊患在哪裏,就靠近當地。這樣固然有危險,萬一出了點什麼差錯,就很危險,像安史之亂后,吐蕃侵擾大唐,連長安都丟了。
可是,這樣也可以讓君王警惕,距離近,就有一些危機感。時刻保持警惕,這很重要。李忱最痛恨得,就是以為天下太平,就可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
此外,定都邊疆還有開發邊疆得好處。因為首都會聚集大量人口,帶動大量資源至該處,這樣一來,就可以帶動邊疆發展。
在台灣曾經有遷都的提案。就是將政治中心從台北遷到台南。雖然在李忱看來,有某營在政治操控,台灣格局就是北藍南綠,以濁水溪作分界,將政治中心從北方遷到南方,這影響深遠。
可是呢,從經濟層面考慮,首都會匯聚大量人口,勢必會造成資源傾斜,這樣對開發某地幫助不小。以台灣來看,將政治中心遷到南部,勢必對南部發展大有好處,可以平衡南北發展。
以明代來說,南方富庶,定都南京,勢必讓南京更加繁榮。不過,就算不定南京,南京也會很繁榮。燕京就不同了,沒有首都得光環加身,發展勢必會比較差。定都燕京,正好可以起到一個將南方資源運輸到北方得效果。可以平衡南北發展差距。
明代就已經出現嚴重得南北經濟差距了,顯現在科舉人數上,朱元璋還不得不把科舉分成設立南榜和北榜。
從政治方面來看,燕京地理位置重要,算得上是北方得咽喉,明代邊患又來自北方,如果定都南京,那對北方反應會很不及時。東漢洛陽距離長安還不算太遠呢,就把東漢拖垮,南京可是距離燕京更遠。若是為了防禦而屯聚重兵,難道明成祖不擔心再來一次靖難嗎?
雖然發展邊疆,有很多方式,可是新立一個首都,算是一舉兩得了。照台灣話說,這叫摸蛤仔兼洗褲,一兼兩顧。
李忱這趟來到幽州,就是打算常駐了。他出了京師,可是把整個領導班子都帶來了。就是沒打算很快回去。雖然幽州和長安通了電報,可是電報不是電話,傳遞訊息可沒那麼方便,一些急事可以用電報,可是朝廷一些正式且複雜的訊息,還是要靠傳旨。所以他不可能在幽州遙控政局。
他也不得來不來,他這回草原攻略,他定下了一個大方案。在會議上,把那個翰林學士,嚇到失態。營造新都,只是其中一個步驟。
營造幽州,有其迫切得必要性。因為,長安實在負荷不了了,長安擔任中國的首都,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從秦開始,到西漢,就幾百年。這些其實都還好。自唐定都長安后,這個破壞才嚴重。
首先就是環境上得破壞,匯聚了如此多的人口,導致關中地區被過度開發。還有就是時代變遷,導致整個北方,降雨越來越少。越來越乾旱。到了北宋,長安就承擔不起京師的責任,但是這一帶作為西夏與北宋僵持得戰場,宋軍還是要不時燒荒。
草木太茂盛,才要燒荒。這讓現代多羨慕阿。到了現代保育都來不及了,還燒荒。除了環境破壞,也是因為降雨日少。喜馬拉雅山越高,擋住了來自印度洋得水汽,讓整個北方越來越旱。
西漢時期,張騫通西域,西域還有三十六國,可是到了唐代,國家數目銳減。這種情況到後代,只會更嚴重。遠古時期,西域還是一個大草原呢,從一些原始壁畫就可以看出來。就是因為降雨日稀,才讓這裏越來越旱。
有鑒於未來趨勢,李忱不得不考慮,營造新都得必要性,幽州會最先營造,金陵會緩一緩,。他趁此機會,把大本營從長安移到幽州,算是師法明成祖了。當年他遷都,也是受到朝臣阻撓,他就藉着親徵得機會,不回南方了,最後慢慢得就把朝廷搬了過去。
當然,長安並不是這樣放棄了,長安會是他經營西域得重點。大唐目前西域得經營,大體上恢復了過去盛唐時期疆域。
來,吃一點水果吧,喝茶還是喝咖啡。,看宰相討論得熱烈,李忱讓人上了一些點心,幽州城耗費巨大,事前要仔細規劃好。李忱把很多想法,都用在了幽州之上,包括像是潔凈得自來水,預先規劃好得商業區,住宅區,和工業區。
甚至像是排水系統,雨水與各種污水分開處理,還有城市綠化帶,圖書館、文教區,事先都規劃好了,李忱把後世很多建城裏面都加入了裏面,甚至他還考慮括地下鐵,外環道路等未來建築在內。
現在當然是不可能有地下鐵了,只是這些都在他的規劃裏面,未來如果有這樣得需求和科技出現,當時得京師管理當局,甚至不用發愁去征地、拆遷,只需要少少擔心交通問題。
當然了,至於到時候會不會有人因為各種原因,破壞了這個計劃,使得原本規畫好得區域被破壞,就不是他能想像的了。
一群宰相暫時休息,大概是上了年紀,吃得都不多,李忱倒是覺得自己胃口很好,除了能吃能睡,想吃得也不少,渾然沒有之前重病得樣子,他能吃得還很多,一些美食,還有土地,他都吞得下。
目前大唐西域局勢,暫時恢復到了怛羅斯之戰後得疆域。怛羅斯之戰前,大唐得疆域,一度擴展到鹹海一帶。怛羅斯之戰,大唐戰敗,暫時退縮了一點,若不是安史之亂爆發,徵調安西兵回來平亂,其時也不會丟了。
如今又被收復回來,不過大唐統治力並不強,不過就是象徵性得恢復了大唐的聲威。這裏目前暫時處於權利真空,原本勢力最強得吐蕃內亂,又被大唐收拾了。
而天方人,自己也在亂,並且他們其時也沒有真正將勢力延伸進入這裏,怛羅斯之戰,他們只是佔領咯蔥嶺以西的地方,蔥嶺以東本來還在大唐手裏,後來到了吐蕃手上。
當地小國都是牆頭草,目前最粗的那跟大腿已經被砍倒了,他們只能歸附砍了那跟大腿得,也就是大唐了。
李忱對此並不在意表面上,不在意,他暫時恢復了安西大都護府得設置,以張義潮兼領。張義潮很爭氣,狠狠修理了一些當地吐谷渾餘孽,樹立了大唐聲威。也就是如此,才沒有很快收復廓州。
不過,暫時也就這樣了,由張義潮兼領安西大都督,其實根子上,士兵就那些而已,主要得範圍還是隴西一帶。那個吐谷渾王,自己找死,送上門來求收拾,不收拾他都對不起他。
李忱不在意,朝中大臣也沒有反對這個兼任,反正就那些人,那些兵,就是個名義,也翻不起浪。只是,李忱不在意只是表面。他在等,等通道隴西得鐵路修好,他要一路修道中亞過去。
他的胃口很好,新大陸他要了,目前正在加緊制定探勘計劃。南洋一帶他也想要,菲律賓就是個跳板而已。嶺南一帶,後世得越南地區,會是他進軍中南半島得踏腳石。為此,一些大唐叢林軍隊都成立了,當地得雨林未來將不會是大唐的阻礙。未來的澳大利亞,他也想要,這個還在計劃中。
他什麼都想要,誰讓中國人多,誰讓他穿越回來,誰讓現在中國初步完成了工業化,誰讓現在大唐似乎環顧四周,沒有敵手。所以他什麼都想要。
他連中亞都想要,那一帶得石油資源豐富,現在也是很富庶,往北就是後來得俄羅斯一代,繼續往西可以到東歐大平原,往南可以到印度,還可以進入天方一帶,算是交通樞紐。
長安將會是大唐經營西域得起點,看似他不在意,其實一方面是等着解決北疆得問題,西域離中國還很遠,目前也沒有什麼敵人,未來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北方。
先北后西,他要解決北方問題,才來解決西方,甚至西方根本不成問題,天方人自顧不暇,就算他們強盛時,雙方也就是打了那一戰,大衝突並沒有,他們完全構不成對大唐的威脅,可以慢慢來。
另一方面,還是鐵路,鐵路沒修通,當地交通不暢旺,統治起來成本就很高,大唐不是擔負不起,只是李忱覺得沒必要。
除了沒必要之外,也不合它的要求,他可不是只要一個虛名統治,他是要把當地徹底融入中國,再各方面徹底進行唐化。什麼自治區,沒必要,不要未來還給我鬧什麼讀立。
要做就徹底,徹底從語言、文字、風俗、宗教方面,徹底變成中國的一部分。這搞不好會激起一些叛亂,沒有鐵路,不方便。
況且,要達成上述目標,他一定要大量移民,開發當地經濟,這樣一來,更需要鐵路了。只有當鐵路延伸到那裏,大唐的統治才會穩固。
他的胃口很好,什麼都想要,只是他知道,他不可能萬萬年,甚至長命百歲他都不願意,這一切只能自己鋪好路,希望後人走得穩了。這回他刻意離京,把一些政務交給太子處理,就是開始培養接班人了。
他只能扶一程,行不行,只能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