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詩題有誤
用過飯,眾人也就各自散去,園子裏搭了戲台一直連續不斷的唱着。和往年一樣,晚上才是中秋節的重頭活動,國公府自備了畫舫要在運河上賞月。
傍晚時分,府中女眷就在府門外登上了青帷車,前往港口。大夫人沈氏特意叫丫鬟去喊了沈棲過來坐同一輛車。馬車中寬敞,雀織錦方毯上擺放了張黃梨酸枝的小案,上頭有隻妃色琉璃盤,裝滿了水果。
沈氏拿了手枕墊在自己腰后,斜斜的依靠着坐。裴嬈側着身在那給她捏着腰背,一臉獻媚似得膩歪着道:“娘……舒不舒服?”
馬車緩緩駛動了起來。
沈氏半掀開眼皮朝着睇了她一眼,聲音悠長道:“不許去。”
裴嬈立馬撅嘴,“為什麼不許去!明日難得書院多放一天,何況還是跟着祖母和薛老夫人還有薛姐姐去白馬寺,又能有什麼,娘怎麼不許女兒去?”
“她們自有她們要去的原因,你跟着去做什麼?”沈氏坐正了身子,語氣也不由放嚴了些,“早叫你不要同那薛年玉親近,你還整日裏得空就跟她黏糊在一處。”
“娘!我哪裏成日裏跟她在一處?我跟棲表姐一道上學,才是同去同回的。”裴嬈一聽沈氏要動怒,立即轉了口風,人也往着沈棲那靠了靠。
沈氏卻不是個好忽悠的,端着茶斯條慢理的呷了口,才緩聲道:“我怎麼看你今天下午就拉了薛年玉的手一道在唱春台聽戲的?”
裴嬈皺着臉,“娘也常誇薛姐姐的好,怎麼私底下就變了。”
沈氏真是拿這個女兒沒法子,“那不過都是場面上的話,她是你什麼姐姐,這兒的才是你姐姐。”
沈棲見她向裴嬈點着自己,心中一默。其實她又哪裏是裴嬈什麼表姐,不過是假身份罷了。可就算是假的也能被沈氏當真侄女一樣護着疼,她也是蠻佩服的。
“明個老祖宗和薛老夫人是帶着她去相看祭酒許大人家的公子,要你跟着去做什麼?”
裴嬈臉上一紅,這回再不敢吱聲了。
原來是去私下相看,沈棲離魂前也這樣被家裏頭老祖宗拉着去相看過,當時那什麼公子沒瞧上,反而一眼看中了騎着銀鞍寶馬引得滿樓紅袖招的新科探花郎裴棠。
沈氏早看出了那薛年玉是個有心機,時時妨着她跟自己一房人多接近了圖謀什麼。這會看裴嬈還是稀里糊塗的,恨不得搖醒了這丫頭。她又看向沈棲,見她神情怯弱柔順,可真是比那個薛年玉好應付多了。雖不是自己真侄女,可這時候為防着薛年玉,沈氏也只好對她多點撥幾句。“今兒你幾個表哥都在,若功課上真有吃力的地方也大可問問他們幾個。”
這話雖是沒有明言,可也算是透了讓沈棲能去裴棠跟前說話的意思。沈棲聽見裴棠兩個字就有些胸悶氣短,礙着沈氏的面只能點了頭。
說話間,馬車就已經停了下來,有僕婦打起帘子:“夫人,已經到了。”
登船的港口昨個夜裏頭起就已經戒嚴了,各家各府下了車都站在一處,叫禁軍盤查了才能進去。今日照例宮中貴人也要出來賞月的,方圓百里的河面上都清了場。國公府地位尊貴才能用自家的畫舫開到河面上去。
沈棲頭一回見識這樣的場面,等登上了畫舫,再回看岸上看,只見入眼貴婦嬌娥都是華衣彩服,勛貴官員也都器宇軒昂,再遠些的沿河兩岸就是臨時搭建的五彩幔帳,裏頭已經陸續坐滿了人。
國公府的人都陸續上來了,然而畫舫卻沒有駛動。大少奶奶蔣氏在甲板前端問話:“使人在岸上候着了嗎?”
被問話的僕婦答道:“都已經去了。”
大少奶奶蔣氏又轉身去料理旁的事,轉眼見沈棲還沒進裏頭,便過去問道:“沈姑娘怎麼還不進去,大老爺還請了幾位客人,畫舫還要過會才能開。”
沈棲知道蔣氏這會忙,也就點了點頭笑着往裏頭走了,裴嬈身邊伺候的丫頭正從上一層下來尋她。裴嬈一見沈棲上來了,就忍不住嘟囔道:“待會還有客人來,你在下頭磨蹭什麼?”
這畫舫第二層,也是十分寬敞,裏面隔開幾步便懸了琉璃燈,此時還沒天暗,只將兩側的窗子都逐一打開着。再外頭的甲板上用秋香色的紗帳扎了個幔帳,裴姍和她同一房的五姐裴嫵還有薛年玉三個已經坐在那了。
裴嬈見沈棲臉上神色,忍不住得意道:“你在雲州可沒經歷過這個吧?”
沈棲離魂前倒是真沒經歷過這樣的中秋夜,問道:“晚上宮裏的貴人也出來游湖?”
裴嬈點頭,眉目間越發得意起來,“可不是,往年宮船上都要賜月餅下來的。”她一面說著話一面朝著另外一頭看過去,見大夫人背着她們坐着才拉着沈棲去了薛年玉那桌。
沈棲心道這小姑娘真是頂風作案,剛在車上沈氏才訓過她,這會又往薛年玉跟前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薛年玉會使什麼妖法,能哄得這嬌氣的國公府小姐跟着團團轉。
五姑娘裴嫵也終於露了面,正側臉看向河面上,聽見動靜才轉過神,對着沈棲抿嘴笑了一下。裴嫵是二房嫡女,今年已經十六了,是裴府裏頭學問做得最好的,極有可能考上女官。她自己也十分努力,等閑都不荒廢時間在玩樂上。跟自己姐妹幾個差着歲數,相處得也少,不算上多親近。
天色將暗,畫舫也緩緩動了起來,僕婦舉着黃銅陶豆燈去逐一點亮船艙內外懸着的彩燈,轉眼燈火輝明,亮如白晝。
圓月升於東方,投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望過去滿眼都是浮光躍金。原本泊在港口的舫舟也都開到了河中央,依稀可見盛裝的貴人在推杯換盞。還有幾隻小舫專門載了官妓行首,帶珠翠朵玉冠兒,銷金衫兒裙兒,各執花斗鼓兒,或捧龍阮琴瑟。叫人只覺得香風浮動,仙樂環伺。
到了戌時初開席,一眾僕婦端着托盤第次而來,這回是請了大觀樓的師傅在畫舫上現做的,端上桌的時候正冒着裊裊熱氣。
裴嬈道:“這大觀樓的席面從來都難定,怎麼這回能請到他們掌勺師傅來的?”
老夫人聽了這話便笑了道:“還不是你那嫂子本事。”
蔣氏是新媳婦,不敢貪功謙虛着推辭了兩句。
坐在老夫人身邊的薛老夫人略嚼了一口便擱下了筷子,臉上閃過不滿道:“到底是年輕,不知道這菜做得好不好吃廚子手藝倒還其次,頂要緊的還是這食材。就剛才那蝦仁,肉又老又松,哪裏是新剝的活蝦。”
沈棲看那蔣氏面上的笑僵了僵,她原是能言善道的人,約莫被這樣挑了刺也心中不痛快,雖然沒發作出來可也沒應話,繼續喝着手中喝着桂花酒。
席上的氣氛就有些冷了下來。
這桌菜,饒是沈棲這樣千嬌萬寵的挑剔人吃了也覺得不錯,想這蔣氏也頗費了一番功夫。薛老夫人這樣一說,反倒更加顯得為人刻薄。正當這時候,船身晃了一晃,沈棲筷子恰夾着只醬肘子,上頭的濃汁就直直的滴下落在了裙子上。擦也擦不幹凈,這會也沒個替換,就只將帕子蓋在了上頭將就擋着。
伺候的僕婦到甲板看了一圈回來道:“宮閘開了,宮裏頭的貴人要出來了。”此話一出,就是老夫人也叫人扶着往外頭甲板上去了。
沈棲不敢託大坐着不動,跟着人群呼啦啦的出去了。只見畫舫船頭正對的方向,明光耀目,正緩緩使出一艘約莫高三丈有餘的樓船,流光溢彩,彩幔翻飛。船首攀着寶相莊嚴的升龍,口銜一盞散着明光的圓燈籠。這船才剛出來,兩岸百姓就已傳出震天山呼。國公府這艘畫舫上的老老少少也一應跪了下來,做足了大禮才起身。
此時宴席也吃得差不多了,再回去時僕婦們已經麻利的撤去碗碟又重新換了茶上來。
老夫人便讓裴嫵姐妹幾個連帶沈棲和薛年玉都過去她身邊說話。薛年玉將大大小小一絡人哄得喜笑顏開,相比之下同時寄居國公府的沈棲遜色了不少。大夫人沈氏有些心急,朝着沈棲一連使了好幾個眼色過去。
坐在沈氏旁邊的二夫人楚氏故作關切的問:“大嫂這是眼裏頭進了沙子還是怎麼了,為何一個眨個不停?”
沈棲之前喝了些桂花酒,這時和眾人圍在一起更覺酒氣發得快,頭中發沉,正想尋個借口出去甲板上吹風,忽然聽見外頭想起三道鐘鳴。
老夫人聽着便道:“聖人的題擬出來了,你們這幾個也都快去試試。”
沈棲也叫裴姍拉着一道往外頭甲板上去了。只見天家龍船的四周散開二十餘條的扁舟,每隻舟上都點了燈籠,另有一名太監專程舉着橫幅,橫幅上寫了幾個海斗大字。
有眼尖的早就念了出來:“‘螃蟹’?那上頭怎麼是螃蟹這兩個字?往年不都是和月亮有關的嘛。”
“中秋吃螃蟹,聖人這回的題出得也應景呢。”
沈棲也不在意,早上裴嬈塞給她的紙她自己也記不清擱哪裏去了,反正也沒對這個抱希望,所以現在見詩題不對也沒驚訝失望。
歷年的規矩就是在子時之前把做好的詩交給分散在各處內監,匯攏集結後送入宮中甄選,約莫十日就能選出前八名,再由聖人賞賜宮中桂枝。這作詩的只准未滿十八的年輕男女參與,素來也有小科舉的稱號。又因朝廷明令規定了十八往後才能參加科舉任仕,若是先得了這個聖人親賜的桂枝,更是有來年折桂的好意頭。
薛年玉輕輕握着沈棲的手,牽着歉意的望着她,彷彿再為早上詩題有誤的事過意不去,張口將要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