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33章 拉動內需,如何讓人民幣顯示應有的威力(5)

33.第33章 拉動內需,如何讓人民幣顯示應有的威力(5)

由於繁榮持續的時間長,這次危機的嚴重程度也超過以往各次。1808年,美國對英國實行禁運,嚴重威脅了英國紡織品的出口,並使棉花價格暴漲。英國被迫把目光投向南美。南美被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新市場,在出口信貸的支持下,大量紡織品被送進了南美各地的貨棧,使紡織業的繁榮得以延長至1810年。但是,1809年英國農業再度歉收,國內市場嚴重萎縮。因此,當1810年南美的紡織品開始退回英國時,英國的紡織工業失去了希望,一瀉千里,大工廠裁員過半,中小工廠關門大吉,物價下跌40-60%。正在市場一片恐慌之際,1811年春,美英開戰,美國再次對英國實行禁運。雪上加霜的打擊。危機持續了4年多,單純靠淘汰落後企業、裁員、削減工資、降低價格,都不足以使紡織工業龐大的生產能力得以消化。

1816年:第五次經濟危機

1814年世界市場出現巨大轉機,拿破崙戰敗,歐洲大陸市場開放,英國商品對歐洲大陸的出口額從1811年的1300萬英鎊,急增至1814年的2700萬英鎊;1815年,英美戰爭結束,英國商品對美國輸出額從1814年的8000英鎊激增至1330萬英鎊。於是,英國工業空前繁榮。但是,英國貨的生產和運輸能力過於強大。1814年底,歐洲大陸市場即告飽和,1815年對歐洲出口即下降23%;由於美國市場迅速接替,繁榮得以繼續,但過了幾個月,北美市場也飽和了。1816年,英國對美輸出額下降了28%。同時,由於軍事訂單下降,黑色冶金業和煤炭工業第一次生產過剩,原來每噸高達20英鎊的鐵價跌至8英鎊。於是,英國工業陷入第五次危機。1817年,英國第一次提出了旨在減輕失業、啟動需求的公共工程撥款法案。法案批准撥款100-200萬英鎊,資助建設運河、港口、道路和橋樑。這是市場經濟國家用財政手段緩和經濟危機的最早嘗試,比凱恩斯主義的提出早了100多年。

1819年—1822年,第六次經濟危機

1819年破產事件超過1815-1816年危機的最高點。1819年11月,棉紡織工業三大中心——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由於世界貿易的恢復,1815年和1819年兩次危機對美國、法國、德國正在成長的紡織工業和冶金工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1825年,第七次經濟危機

從1821年到1825年,倫敦交易所共對歐洲和中南美洲國家發行了4897萬英鎊公債,而英格蘭銀行對國內私人貸款卻急劇萎縮。這些公債轉過來又成為對英國商品的購買力。英國輸往中南美洲的棉紡織品從1824年的150萬英鎊,激增至1825年的395萬英鎊。出口猛增一方面刺激生產和投資迅速擴大,另一方面則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從而再一次使供給嚴重超過需求。1825年下半年,物價終於開始下跌,而南美洲投資也被證明是一場豪賭。投機商人和銀行首先大量破產,繼之第七次危機席捲英國主要工業部門。這場危機使紡織工業設備開工率下降了一半,紡織機械如花邊機的價格下跌了75%-80%,機器工業首次受到危機的嚴重襲擊。

1837年—1843年,第八次經濟危機

1937年英國棉紡織業仍然首當其衝,呢絨業、亞麻和絲紡織工業都陷入困境。1839年,美國棉花歉收,加上合眾國銀行力圖壟斷棉花貿易,棉花價格暴漲。工業品價格下跌而小麥、棉花漲價,出口下降而進口增加,使英國出現貿易赤字。因此,黃金大量外流。為控制黃金外流,英格蘭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客觀上進一步縮小了國內投資。這樣,1837年開始的危機就變得格外嚴重,事實上,蕭條持續了6年。在此期間,英國商品繼續對其他國家進行傾銷,但美、法、德等國則加強了貿易保護,雙方展開拉鋸戰。1839年,德國從英國進口的棉紗超過國內產量的兩倍。1842年,由於英國貨的競爭,法國棉布出口額下降29%。

1847年—1850年,第九次經濟危機

1957年秋,靠空頭支票、出口信貸生存的進出口商首先大批破產,繼之,銀行紛紛倒閉。一度同紐約爭奪全國金融中心地位的費城,幾乎全部銀行都停止支付。隨後,紐約63家銀行中62家遭到擠兌而停止支付。貼現率上升到60%~100%。鐵路公司的股票價格跌去85%~87%。金融危機迅速蔓延至英國,英格蘭銀行將貼現率提高到前所未有10%。破產銀行和有價證券共損失達8000萬英鎊,危機造成的全部損失則高達25000~30000萬英鎊。在德國的貿易中心漢堡,曾因信貸貿易而異常繁榮的交易所一片混亂,數以百計的銀行和工商企業倒閉,貼現率提高到12%。法國情況稍緩和。從1856年到1858年間破產事件12030起,動產信用公司股票價格下跌64%,達姆斯塔特信用銀行股票價格下跌一半,法蘭西東方鐵路公司股價下跌1/3。歐洲破產公司的債務總額高達7億美元。

1867年—1868年,第十一次經濟危機

1867年春,英國棉花紡織工業生產縮減20%~25%,絲織品輸出減少23%。毛紡織業出口1868年比1866年下降30%。生產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英國的重工業。1867年鐵路建設比1866年下降30%。1866年中,蘇格蘭地區137座煉鐵爐大半停止生產。造船業從1865年到1867年下降達40%。不巧的是,歐洲糧食連年歉收,1867年到1868年期間的小麥平均價格比1864年到1865年高50%-60%,從而進一步縮小了工業品市場需求。

英國的危機於1867年蔓延至法國。1867年法國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十億法郎。棉花消費量下降25%,停止運轉的紗錠佔總數的五分之一。棉紡織品的價格下降給毛紡織業和亞麻紡織業以致命打擊。由於軍事訂貨的增加,重工業的危機稍輕。但鐵路建設規模也縮減了一半,1867年通車鐵路總長度1198公里,而1868年僅為613公里。

1873年—1879年,第十二次經濟危機

1872年,由於建設成本高漲,預期收益下降,美國的鐵路線增長速度開始放慢,機車及鐵軌訂貨開始減少。於是,鐵路股票價格開始下跌。從下跌轉為暴跌的,是開始於1873年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股市暴跌,24小時內股票貶值達幾億盾。

德國遭到重創,特別是重工業,迅猛發展后是生產能力嚴重過剩。法國經濟繁榮程度不高,受打擊卻不輕。1873年法國的棉織業產量減少40%,煤、鐵的產量都大幅減少,而且蕭條持續了很長時間。主要工業國的經濟蕭條當然直接影響到英國。

1882年—1883年,第十三次經濟危機

1882年,美國鐵路建設退潮,引發世界經濟史上的第十三次經濟危機。英國經濟早在1882年就開始下降,美國鐵路退潮后,危機加深了。法國的嚴重程度僅次於美國。德國的情況稍好,工業的競爭沒有出現大規模投機浪潮,受外國廉價商品的傾銷影響小。只有對美國出口的鋼鐵和機器下降幅度較大。

1890年—1893年,第十四次經濟危機

1890年3月,德國股票市場暴跌,此後股價連續下降兩年多。從1890年到1891年,破產事件約1.5萬起,鐵路建築規模縮減了60%。適逢農業歉收,危機更加嚴重。這次危機的一個重要後果是,法國終於加入了貿易保護主義潮流。1892年法國制定了《梅利奈稅則》,大大提高了進口工業品關稅率。物極必反,法國在吃盡了自由貿易的苦頭后,所實施的保護政策是全歐洲最嚴厲的。

1900年—1903年,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

這次危機是從俄羅斯開始的。1899年夏天,一場金融危機席捲俄羅斯,隨之工業生產陷入危機。這場危機戲劇性地展示了英國和德國的競爭地位的消長。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的崛起,面對世界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潮流,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開始動搖了。英國內閣以張伯倫為首的集團開始主張恢復保護關稅,取消自由貿易,代之以“帝國國內特惠關稅”。這一主張得到了重工業的大資本家們的擁護。但是,由於英國鼓吹自由貿易日久,以欺人始,以自欺終,這一有利於英國長遠利益的主張並未成為新政策。隨之,日本在1900年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

1907年—1908年第十六次世界經濟危機

1907年,法國已經生產了5.5萬輛汽車,超過美國的4.4萬輛。但是,帶動這一輪高漲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鐵路和重工業建設。有這許多新興工業的崛起,這一輪高漲本來可以指望持續時期比較長。但是,創業投機猖獗,使這一輪高漲暴起暴落。在美國,這次危機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與美國經濟聯繫密切的英國首當其衝,危機深度僅次於美國。危機在德國也十分嚴重。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

這次危機以後,德國工業實力已經明顯超過英國。德國的鋼鐵產量比英法兩國的總和還多,機器製造業發展迅速,電氣、化學等工業成為德國的驕傲。

1929年—1933年,第十七次世界經濟危機(即大蕭條)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暴跌。從那時起至1932年,紐約股票價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證券貶值總計840億美元。紐約股市暴跌后,美國經濟陷入危機。美國大量抽回對德國的投資,德國經濟跟着全面崩潰。英國在德國也有大量投資,英國證券市場應聲倒地,英國經濟陷入危機。法國經濟的獨立性相對高一些,但也擺脫不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而且此前法國經濟本身的也早已出現投資過熱,到1930年,法國終於陷入危機。這樣,一場席捲全球的大蕭條拉開了序幕。

二戰後:

1957年—1958年,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

這次世界經濟危機是在二戰結束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國際經濟良性循環階段發生的。問題在於,良性循環中各方的收益卻並不平衡。日本和西德工資低,貨幣定值低,隨着投資不斷擴大,其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貿易順差不斷增長。而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衰落,經濟增長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英國存在經常性的貿易逆差,英鎊危機頻繁;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斷縮小,至1958年時第一次出現33.5億美元的國際收支逆差,導致大量黃金外流。危機隨後即影響了英國、西德、日本等各國,但除英國外,程度都比較輕,因此這次危機沒有被認為是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

1973年—1975年,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

在美國,危機從1973年12月持續到1975年5月,GNP下降了5.7%,工業生產下降了15.1%,其中建築、汽車、鋼鐵三大支柱產業受打擊尤為嚴重。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幾乎同時在1973年12月爆發經濟危機,日本受危機的打擊最為嚴重;英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1%,股市崩潰;西德的工業生產下降10.9%,但總的來看,西德受影響的程度比美、日、英等國輕。

1980年—1982年,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

英國於1979年7月陷入危機,於1981年5月達到最低點;由於西德馬克不斷升值,工資成本提高迅速,國際競爭力下降較快,西德的危機更嚴重;日本受危機的影響最輕,危機持續時間最短,沒有出現連續6個月的生產下降,而且生產下降幅度很小,1985年起,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1990年—1991年,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

這次危機經歷了歷時約兩年半的始發階段,即1987年10月至1990年初,經歷了為時三個季度的惡化階段,又經歷了歷史約兩年半的危機後期階段,共歷時五年又三個季度,呈現W+W型。直至1993年9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小勞埃德·本森特在華盛頓就即將舉行的七國集團財政部長會議一事向新聞界吹風時,仍將包括美國在內的七國集團的“經濟衰退”比做一架等待起飛的飛機,說“我們至今還沒有滑出跑道”,並呼籲日本和西歐作出努力,“以避免發生連續第五年的全球經濟蕭條。”

日本的情況更糟糕。從1991年起,日本經濟陷入了長期危機或蕭條。西德正處於“統一景氣”中,於1992年第二季度起陷入危機。這次危機在深度和廣度上均超過西德前三次危機。

除美國以外,日本、德國及西歐主要國家事實上並沒有徹底擺脫戰後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而是陷入了長期蕭條。由於國際金融體系的高度流動性,日本和西歐以及第三世界各國的經濟蕭條,反而促成了資本源源不斷流入美國,使美國經濟獲得了意外的營養。

1997年至1998年,第五次世界經濟危機(即亞洲金融危機)

在美國提高利率、美元增值的背景下,貨幣與美元掛鈎的亞洲國家出口不斷下降。1997年7月,隨着泰國宣佈泰銖實行浮動匯率制,亞洲國家普遍出現貨幣貶值,爆發金融危機。此次危機中,印尼、泰國和韓國是遭受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三國GDP在兩年內分別縮水83.4%、40%和34.2%。

2000年至2006年,第六次世界經濟危機

隨着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崩潰,美國經濟逐漸陷入了危機,並帶累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和第三世界各國經濟的衰退。這是一場更大規模的世界經濟危機。由於這場危機在八十年代初和九十年代初兩次被推遲,一切可用的財政和金融手段都已用盡,其烈度將超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與三十年代不一樣的是,這回再也沒有財政和金融手段可以施展了。

2007年至至今:第七次世界經濟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長期以來,美國金融機構盲目地向次級信用購房者發放抵押貸款。隨着利率上漲和房價下降,次貸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致2007年夏季次貸危機的爆發。這場危機導致過度投資次貸金融衍生品的公司和機構紛紛倒閉,並在全球範圍引發了嚴重的信貸緊縮。美國次貸危機最終引發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和美林公司被收購標誌着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隨着虛擬經濟的災難向實體經濟擴散,世界各國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激增,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

2008年12月,全球多家央行再度同步大幅降息。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宣佈制定“經濟復興”計劃;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創24年來新低,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顯著。

200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已深受衰退之苦的全球經濟無疑雪上加霜。潛在的經濟損失可能達3萬億美元,並造成全球GDP約5%的萎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全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全集
上一章下一章

33.第33章 拉動內需,如何讓人民幣顯示應有的威力(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