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28章 “信心”應對危機,任重而艱難(3)

28.第28章 “信心”應對危機,任重而艱難(3)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煜輝分析說:“因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一個債權人,這種通貨膨脹預期的上升對債權人肯定是不利的,實際上是你的債權的一個稀釋,另外一個對中國更重要的衝擊可能來自於對實體層面的衝擊,實體經濟的衝擊,因為中國是一個兩頭在外的國家,受到資源和市場的約束,現在是一個全球的衰退期,中國(對國際)市場這塊肯定指望不上,而中國的資源這塊,由於美國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貶值的話,會刺激全球商品市場重新開始上漲,這對中國來說,就面臨著一個比較大的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這對中國製造來說,盈利的空間很可能要被收窄。對中國來說,我覺得實體層面的衝擊可能更大一些。”

為了減少美國政策對中國實體經濟的衝擊,政府應該加速經濟結構的調整,按照國家的既定政策,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好的化解危機的辦法。中國經濟自身平衡了以後,減少對美元、對美國經濟體的依賴,從而減少它們對中國經濟的負面作用,這是最主要的。

5.房冷帶動賣地收入暴減,

地方土地財政壓力凸顯

“經營城市”一度成為中國市長們的治市理念。這個理念在說明房地產業對政府財政的重要性。曾幾何時,房地產行業的土地出售收入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

然而,從2007年底開始凸顯的房地產泡沫,再加上爆發於美國房地產行業的全球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低迷。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不振撲朔迷離、工業經營也難言回暖等現實狀況直接影響了城市土地的交易。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幾個主要大城市的土地交易數量和交易價格雙雙大幅度下跌。

北京2008年通過招拍掛方式獲得土地出讓價款約503億元,其中不包括通過協議出讓方式獲得的土地收入。而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837.3億元,據此計算,2008年北京賣地收入超過了財政收入的27%。

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公開資料統計,截至2009年3月18日,北京2009年總共通過招拍掛的方式成交土地39宗,交易金額約17.7億元。而2008年1~2月份,上述數據分別為38宗和約254億元。

廣州2008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減收105億元,下降37.7%。廣州市財政局還將2009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計劃調減為149億元,要減收24.6億元。

上海全年土地成交情況顯示,除去工業用地,2008年經營性土地成交價格同比下降幅度達44%,樓面地價下跌45%。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2009年初曾表示,土地出讓市場何時能夠走出低谷,將主要取決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股市信心的恢復,和工業、經營性投入的上升等因素。未來五年的商品房市場走向依然不清晰,當前的存量房源也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去消化,這種情況下房地產企業不敢輕言拿地。

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受損失最大的首先就是地方財政收入。由於房地產投資大幅縮減,2008年大部分城市的土地拍賣價格較2007年下降了一半左右,這大大降低了政府可用財力的可持續性。

由於土地價格的下挫,導致地方財政盤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地財政”收入急劇縮水,這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了。

土地收入是許多地方特別是城市的主要收入來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現行財稅體制使得地方的財權和事權不匹配。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事權的不斷下放,地方政府逐漸掌握了發展經濟的主動權和主導權。無論是基於政績的需要還是迫於地方政府之間展開的競爭,地方政府的很大職能以及主要工作都是圍繞着發展經濟而進行。當房地產發展繁榮的時候,地方政府藉機出售土地收入歸入到地方財政,也曾一度成為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跟隨而來的土地的增值收益也已成為不少地方創造政績、增加財政收入、改善部門福利的不二選擇。因為在現行稅制下,與土地有關的收入,如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耕地佔用稅、土地增值稅、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等,是屬於地方可獨享的收入來源。因此,擴大這些地方可支配的收入來源,就成了地方政府的理性選擇。地方政府通過賣地收入,來滿足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市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所需資金,從而逐步形成以土地增收的思路。

眼下因為土地交易數量和交易價格的并行下挫使得“土地財政”縮水,使得地方財政陷入窘境。眾所周知,一些地方財政尤其是縣鄉財政的困境較為凸顯,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框架的阻礙。而在一個經濟出現下行的困難時段里,地方財政的困境無疑將體現得更為明顯。

最近幾年,中央政府提出為了使更多人分享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要求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加強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承擔更重要的任務。這些都是需要雄厚的財力來支撐的。但是,地方政府的財力又明顯與其承擔的事務不成比例。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往往側重於預算最大化,因為只有預算最大化才能滿足其產生政績和發展經濟的需要。

顯然,這種主要依靠“土地財政”建立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不能滿足未來政府職能的需要。一方面,這會刺激地方政府的賣地衝動;另一方面,“土地財政”對抬高房價,形成房地產泡沫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即使沒有金融危機,一旦大規模城市化進程放緩,可供開發的土地日益減少,目前這種將幾十年後的公共財政收入提前進賬的土地出讓模式,也會使未來的公共財政狀況受到嚴峻考驗。

地方財政來源依賴單一收入模式是不安全。地方政府必須克服依賴“土地財政”的狀況,尋找多元化、可持續的財源,這就需要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劃分,儘可能使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相一致。在財政體制進行根本變革前,目前可適當將原先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稅種——比如增值稅——朝地方傾斜,使地方分享的比例更多一些。

在稅收改革方面,儘快建立專屬於地方的財產稅。中國的財產稅可先從物業稅開始,建立以不動產稅收支撐的地方財政。

在全國經濟復蘇轉暖、房地產市場回春之前,地方“土地財政”縮水,對地方財政的衝擊是難免的。從長遠來看,須對地方政府處置土地出讓金的權力進行限制,比如,通過建立土地出讓金收支專戶,使土地出讓金全額進入地方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在地方建立“國有土地收益基金”,給後任政府預留一些發展建設資金等。短期里,則更要提倡有困難的地方過緊日子,規範財政支出。

鑒於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過重,要減低地方政府謀求預算外收入的動機,還必須將現在的“投資性政府”變為“服務性政府”,政府退出對市場要素的壟斷,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投資機制。例如,在確保政府控股的前提下,可向資本市場融資;或實行政府與私營部門共同投資、共擔風險的機制,推行BOT等方式引進外資和民間資本進行城市公用事業建設。這裏特別要強調重視培育市場競爭力量,打破壟斷經營。總之,實行多元化籌資,拓寬投融資渠道,逐漸使地方政府不再作為城市投資的主導者,而只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

隨着中國政治體制的進一步改革,地方政府將承擔更多的財政支出。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凸顯不能歸結於房地產市場的興衰。地方政府要重新認識自己的職能,採取有效的籌資措施和多元化融資渠道來努力服務於一方百姓,警惕地方政府以財政壓力為由成為它們“不作為”的借口。

6.提防外資減持百億銀行H股的圖謀

高爾夫球是貴族運動,一般人玩不起,更主要的是一般人看不懂其內涵。玩投資和資本運作與玩高爾夫球運動一樣,一般人玩不起,更是看不懂資本運作的奧秘。所以面對國際上天天都出現的資本運作的經濟事件,作為局外人只能從外局進行猜測,臆想推斷。

2008年末與2009歲初,外資機構在香港市場掀起聯袂減持中資銀行H股旋風,短短半個月裏,共減持107.78億中資銀行H股,在已解禁的股份中,除交行沒有被滙豐套現外,其餘都遭減持。一時間,市場風聲鶴唳,各種解析推斷層出不窮,各路經濟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甚至業餘博客寫手都爭先恐後在電視、網絡、報刊、雜誌諸多媒體上拋頭露面各表其言:外資機構此種群體性行為究竟是套現自救?還是看空中國銀行業的前景,或是搶在銀行股大小非解禁前出逃?背後有什麼巨大陰謀?紛紛揚揚的大聲討、大辯論再一次把媒體業推向了新的高潮,媒體業是否“火了一把”暫且不表,姑且也湊一份熱鬧分析外資機構減持百億中資銀行H股的背後陰謀何在,作為知識理論的拾漏補遺。

2008年的最後一天,H股市場的中資銀行股開始遭遇外資機構連續大規模拋售。這使得中資銀行H股這一在港股市場中一直較為抗跌的品種新年伊始出現了明顯的轉變,該板塊A股對H股溢價率大幅攀升。

2008年12月31日,瑞士銀行(UBS)拋空其持有了三年、佔中行總股本1.33%的33.78億股中國銀行H股,套現8.08億美元。

2009年1月2日,摩根大通以14.52港元的每股平均價,減持了244.6萬股招商銀行H股,套現3552萬元,減持后持股比例由18.02%減至17.92%。

2009年1月7日,美國銀行以每股3.92港元的價格拋售了建設銀行56.2億股H股,持股比例由19.13%減至16.6%,減持價格較當日收盤價4.45元折價11.9%,凈賺10億美元。

2009年1月8日,李嘉誠基金會以每股1.98至2.03港元的價格向投資者配售中行H股,套現約5.24億美元。

2009年1月12日,未來資產環球投資公司減持招商銀行H股252.1萬股,每股平均價13.694港元,持股量由7.08%減至6.99%。而僅僅在13天前,2008年12月31日,未來資產環球投資曾增持招商銀行H股473.55萬股。

2009年1月14日,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將其被鎖定持有41個月的中國銀行108.1億股,以1.71港元每股的價格盡數沽出,套現約24億美元。當天,中行H股15分鐘內近200億港元的超級成交額震驚港交所。

外資機構在短時期內的這一系列密集拋售中資銀行股票的動作不得不讓經濟學家們,特別是骨子裏充斥着民族經濟主義的經濟學家們的猜度和懷疑。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說,外資銀行減持中資銀行H股是一種去槓桿化行為,是其在全球降低風險操作中的一部分;金融危機以後,外資金融機構感覺負債率太高,因而要進行資產負債的重新調整;有選擇地出售一部分資產,對其財務狀況能起到一定粉飾作用。

美國銀行發佈財報,2008年第四季度該行爆出17年來首次季度虧損,虧損額達17.9億美元。同日,美國政府宣佈向美國銀行再注資200億美元,並為該行價值1180億美元的資產提供擔保,旨在幫助該行順利完成對美林證券的收購。此前,政府已向該行注資250億美元。

陷入困境的瑞士銀行也同樣接受了瑞士政府52億美元的注資,與此同時,瑞士央行還宣佈從瑞士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移除600億美元不良資產。

而在2008年11月,RBS也接受了英國政府290億美元的注資,並收縮了原來的擴張業務,回歸到本土業務。

金融危機之下,金融投資機構是“現金流”為王。外資機構在本土老巢發火燃燒之時,正逢股票解禁期限到期,它們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種在禁售期滿后的拋售完全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況且外方所拋售的股份所佔各中資銀行全部資產的份額很小,因此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不大,中國的商業銀行應該對前景充滿信心。

中國銀行發言人王兆文也對瑞銀出售中行股份的決定表示理解:按照雙方協議,在鎖定期結束之後,瑞銀可以選擇持有也可以選擇出售。

中國工商銀行投行部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史晨昱認為,中資銀行在將來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時應更加謹慎,下一步引資可嘗試換股或交叉持股等多種形式,增強中外資銀行戰略合作的穩定性,以避免資金抽離可能對自身造成的損失。

史晨昱的謹慎態度不無道理。因為在這次拋售風潮中,那些與中資合作夥伴業務聯繫緊密的外資行仍會選擇堅持,德意志銀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股市低迷、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下,德意志仍然選擇增持華夏,其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由於多年的業務往來愈加緊密,外資行參股中資行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個體,想要抽身並非易事。

史晨昱的謹慎態度還表現出另一種猜度。外資機構的高密集度的撤離,存在着幕後串通之嫌,似乎隱藏着什麼商計好的大陰謀。解禁到期和資金迴流支援老巢只是借口。聯想美聯儲的早先放風回購美國國債意圖美元貶值是不是有重大關聯。

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處於下行區間時,外資機構通過減持金融企業上市股份、並把投資和利潤兌換成為外匯撤離中國。當美元大幅度貶值,逼迫人民幣升值,通過政治手段強迫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當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時,美國必定會維護美元國際貨幣霸主地位重新提升美元,中國政府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也將使人民幣不得不大幅度貶值。外資機構此後可再利用金融危機和人民幣貶值,進一步增持或收購中國金融機構股份,外資機構通過這一升一降,可以大賺狠賺。

中資銀行高層雖然可以理解外資機構面對金融危機下的難處,可以坐視並自我安慰地認為外資機構瘋狂拋售中資銀行股份是為了套現,回籠資金自救。但也不能不防外資機構同西方政府勾結起來正實施一個龐大的騙局。不要忘記美國的索羅斯曾經欺騙了亞洲,美國的麥道夫欺騙了全世界的名人富人,美國的金融機構就不會聯手“八國銀行”欺騙一次中資銀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貨幣戰爭全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貨幣戰爭全集
上一章下一章

28.第28章 “信心”應對危機,任重而艱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