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對窗
戚寧揉着眼睛醒過來。外面天有點蒙蒙亮,但還是很黑,他打開營地燈。魏振宣、裘易兩個人聽見聲音迷迷糊糊醒來。
戚寧看着和衣坐起來的裘易和像條毛毛蟲一樣,只下半身鑽在睡袋裏的魏振宣疑惑道:“你們倆怎麼穿着衣服睡?”
裘易看他一眼,泄氣道:“半夜裏起來拉了四五次。”
戚寧坐起來穿衣服,驚訝道:“怎麼回事,那還吃不吃得消啊?”
裘易起來穿褲子說:“大概吃壞了,沒事的,前面吃了葯已經不拉了,待會兒吃點東西應該就能緩過來。”
戚寧點點頭,穿好衣服出門上廁所,回來的時候拿進來兩瓶熱水,遞了一瓶給裘易。裘易接過道:“哪兒來的?”
戚寧道:“老闆和老闆娘晚上就睡在門面屋裏,他們屋裏那爐子整晚燒着水的。”說完去給隔壁陳嘉他們送熱水。
一會兒就聽見隔壁說話的聲音,估計是他們也起來了。
洗完臉刷完牙,五個人背上裝備補給出門,三個背夫已經等在老闆那屋。除了扎西略瘦小外,他的兩地表弟倒挺高大結實,一個叫多吉,一個叫旺博。
老闆和老闆娘在屋子中間用木板搭了個床,毫不避諱,厚厚的被子裏只露了兩個腦袋,一看被子的形狀就能看到倆人是抱一塊睡的。
一行人拉着背夫一起,找了個吃早點的地方,喝了點粥,吃了點饅頭。高原寒冷,連發酵都成問題,饅頭都是僵的,粥都要用高壓鍋煮。吃飯的時候說起裘易和魏振宣拉肚子,邊上一張桌子也去轉山的驢友聽見后關心道:“拉肚子啊,那要多喝點熱水補充□□,萬一有高反千萬不要硬撐啊。”
裘易連連點頭說是,說謝謝關心。
同在旅程,他們這群轉山的人之間,彷彿有種無形的力量,摧毀了原本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的冷漠,隨時隨地都能收到來自陌生人的關懷和幫助。這或許也是旅行的魅力之一。
吃過早飯,裘易和魏振宣明顯舒服很多,力氣也恢復了。
又買了幾瓶紅牛備着,背夫背上他們的背包。八點半,幾個人一人拿着一根登山杖,輕裝上路。
今天他們要徒步22公里,到達止熱寺。山上住宿條件差,所以睡袋要帶着。五個人里除了魏振宣那個進口的比較大,其他都是國產睡袋,兩個睡袋裝一個包,加上魏振宣那個,正好三個背夫一人背一個包。其他的補給主要是士力架泡麵和水。
今天天氣還行,多雲的樣子,沒有很大的太陽。五個人分成前後兩個小分隊,陳嘉彭智然一隊跟着背夫旺博,魏振宣、裘易和戚寧一隊,扎西和多吉跟着。
裘易吃過粥精神頭又上來了,找那個叫多吉的背夫聊天。多吉看上去年紀很小,雖然高高壯壯黑黑的,卻頂着一張稚氣未脫的臉。裘易估計是老師屬性大爆發,一路問他幾歲啦,做這個多久啦,上不上學啊,家裏幾個兄弟姐妹啊。
偏偏多吉漢語不怎麼會說,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往外蹦,遇到說不上來的,還要找扎西翻譯。走了一路,裘易已經把多吉的背景了解了個大概,什麼今年才十六,小學讀了幾年就沒讀了,現在當背夫已經一年多,家裏還有幾個弟弟妹妹之類的。
裘易很感慨,除了拉薩等幾個稍微好一點的地區,藏地的孩子能讀幾年學其實算不錯了。藏區太大了,衛藏、康巴、安多,地方大到即使都是說藏語,衛藏的會聽不懂康巴的。而且迄今為止,藏地窮人依然很多,雖說讀書不要錢,可有些家庭連書雜費和生活費都出不起,要知道藏地的孩子很小就給家裏放牛放羊,等於是在自己養活自己,要是家裏供他去上學,缺個勞動力不說還得給他準備口糧,那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裘易他們一行人在拉薩大昭寺門前就遇到過個小孩兒,都九歲了還上不起學,在拉薩跟着爹媽撿飲料瓶,空下來就圍着大昭寺磕大頭。問他為什麼不去上學,他說家裏供不起,就算不要學費,一年書本生活費也要五百塊,他出不起。陳嘉問他說你那麼虔誠想過去出家么?小男孩兒低着頭說,出家也要識字的,不識字的寺廟也不收。幾個人聽了很難過,給了他點錢,讓他一定要去讀書,小男孩當時眼圈就紅了。
聽見多吉小小的年紀都已經做了一年多的背夫,裘易很感慨。這個世界還是窮人多。
就這麼說說走走的,不知不覺倒也走了幾公里,地勢還很平緩,不怎麼難走。魏振宣信心立刻來了,大放厥詞:“還行嘛,比我想像的輕鬆啊。”
戚寧切了聲道:“現在才剛開頭,這段是最平緩的,止熱寺的海拔就要5200了,下午有你受的。”
幾個人又走了一段,停下來休息。多吉跟裘易聊了一路熟悉了,管裘易叫哥哥,見他要坐下來休息,忙拉住他搖着手:“哥哥,不能坐不能坐。”
陳嘉在前方衝著他喊:“別坐啊,全部站着休息。要知道坐下去的話,你要花七倍的力氣站起來,不核算的。”
多吉狂點頭,轉身把背包衝著裘易說:“喝水,喝水。”
扎西解釋道:“他讓你喝水,多喝水不容易高反。”說完扎西看着魏振宣裘易幾個說,“你們怎麼不把面巾拉上啊?”
魏振宣推了推太陽眼鏡,抬頭看了看天,說:“今天日頭還行啊。”
扎西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別看今天多雲,這裏海拔高,紫外線厲害着呢,還是把面巾蒙上吧。要不轉完山你們就得跟我一樣了。”說完指了指自己黑紅的鼻樑。
魏振宣一聽,趕緊把面巾蒙上,順手要提裘易拉,裘易臉一扭躲過了。
休息了會兒,一行人又繼續前行,沿途還能看到藏人在轉山途中扎的帳篷。
戚寧舉着相機拍照,問扎西為什麼會有人在這裏紮營。扎西說,有些藏人是一路磕大頭轉山的,就會住在山上。眾人聽了吐了吐舌頭。
轉山的路簡直是魯迅先生那句“世上本無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的真實寫照,所謂的路就是靠人的腳印踏出來的一條寸草不生的土路。開頭的五六公里還算平緩,開始漸漸難走起來,有些地方甚至需要手腳並用地爬一爬,而且還忽高忽低的,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走得那個叫累。漸漸地,幾個人之間的體力差距就體現出來了。
陳嘉彭智然兩個還好,始終能相差三四步的跟着,裘易這隊就明顯了,三個人之中,戚寧體力最好,畢竟是半個旅行行家,行走得多了,掛着個相機還能跟着扎西的節奏不緊不慢地走着,魏振宣體力比裘易好些,落後五六步的跟着,裘易就不行了,沒有徒步經驗平時又不鍛煉,落後戚寧幾乎有二十幾米。
戚寧走走發現身邊沒聲了,回頭一看,見魏振宣在他後面落下好幾米站着,原地在等裘易,忙也停下來。
好一會兒裘易才拄着登山棒趕上來,站着叉着腰直喘氣,沖戚寧和魏振宣道:“你們別等我。忘記在鬼湖碰到的那個人說的么,千萬別等,要等出高反的。我有多吉跟着就行了。”扎西他們很到位,旺博跟着陳嘉彭智然、扎西在戚寧和魏振宣中間、多吉始終跟着裘易,幾乎寸步不離,還時不時地提醒他們喝水。
戚寧退回來幾步,伸手扶着他說:“沒事兒,這段海拔五千不到,還不算高。慢慢走,別急。”
但走啊走的,大概是習慣了總是一個人獨自旅行,戚寧不由自主地就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到前面去,只有魏振宣一直走走停停,始終跟裘易保持着五步的距離。
就這麼著,眾人終於到了色爾雄大經幡,在這個地方能看見神山的一點點側面。幾人都很興奮,紛紛學着藏人的樣子頂禮。戚寧舉着相機又抓拍了張魏振宣頂禮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