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編製詳解

二戰日軍編製詳解

二戰日軍編製詳解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製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製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181人)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製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併到聯隊裏。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藥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藥小隊要擴充為39人。

四、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聯隊部和直屬各中隊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中隊部,一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藥小隊,三個31人的炮小隊(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中隊部,21人的彈藥小隊,3個33人的炮小隊(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小隊(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小隊(5到8台電台),在戰鬥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五、師團: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

野戰炮兵聯隊編製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

偵察聯隊編製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

工兵聯隊編製900-1000人,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

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

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面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

抗戰中期,隨着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四單位制師團:又稱挽/馱馬師團,甲種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48門炮)、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故這種師團又被稱為甲種師團。日本陸軍第一至第二十師團、近衛師團、近衛第二、近位第三師團、戰車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一度由常備主力師團的預備役部隊編成的8個師團,均屬於甲種師團的編製。

(1)四單位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30,馬:165,各種槍95,非機動車63。

旅團司令部:人員75,馬20,各種槍36,非機動車4。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步兵大隊:人員1091,馬118。

步兵中隊:人員194,各種槍174,擲彈筒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野炮兵大隊:人員634,馬499,野炮12。

野炮兵中隊:人員128,馬184,野炮4。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騎兵中隊:人員144,馬134。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工兵中隊:人員286,馬19。

師團通信隊:人員255,馬47。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輜重兵中隊:人員562,馬376。

師團衛生隊:人員1101,馬128。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240。

總計:每師團約25000人,每旅團約7800人。

(2)常設四單位制馱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91,馬239。

旅團司令部:人員80,馬25。

步兵聯隊:人員3818,馬約720。

步兵大隊:人員1150,馬180。

步兵中隊:人員194。

騎兵聯隊:人員508,馬約321。

炮兵聯隊:人員3699,馬3600,炮48。

山炮兵大隊:人員999,馬720,炮12。

山炮兵中隊:人員195,馬138,炮4。

工兵聯隊:人員719,馬150。

工兵中隊:人員約300。

輜重兵聯隊:人員4890,馬4260,輜重馱馬具3882。

輜重兵中隊:人員684,馬598。

師團通信隊:人員289,馬84。

師團衛生隊:人員1328,馬163。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300左右

總計:每師團28500人,每旅團約7900人。

(3)臨時編成三單位制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師團還有師團搜索隊,野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通信隊,衛生隊,兵器勤務隊,病馬廠一個,野戰醫院2個。

師團司令部:人員91,馬22,馬車8。

步兵團司令部:人員7,馬3。

步兵聯隊:人員2909,馬179。

師團搜索隊:人員319,馬185。

野炮兵聯隊:人員1745,馬1259。

工兵聯隊:人員402,馬15,車2。

師團通信隊:人員178,馬30。

輜重兵聯隊:人員370,馬113,馬車50。

師團衛生隊:人員376,馬47。

野戰醫院:人員239,馬87。

病馬廠:人員48,馬11。

兵器勤務隊:人員132。

總計全師團約12800人,步兵團約8700人。

(4)丙種師團情況:丙種師團下編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編四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工兵隊,通信隊,輜重隊,野戰醫院,病馬廠。人員:丙種師團的編製人員在不同時期變動極大,一般情況下,步兵旅團約為5100人,獨立步兵大隊為1270人,總計全師團約為11980人。

37制標準師團:

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1個炮兵聯隊,48門炮,其中36門38式75毫米山炮,12門100毫米炮。共計25375人。

37制特設師團:

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92步炮6門,重機槍8挺。1個野炮聯隊,36門38式75毫米野炮。計21902人。

三單位制師團,又稱乙丙丁種師團。轄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炮兵小隊,炮兵聯隊為24-36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製人數為13000-18000人。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製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製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製。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戰線再度拉長,兵員更加缺乏,於是又開始緝建丙種師團。這種被稱為丙種師團的部隊又恢復了旅團建制,但取消了旅團下面的聯隊,即每個師團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直轄四個步兵大隊,全師團共八個步兵大隊,加上師團直屬的炮兵大隊、工兵大隊、輜重兵大隊、通訊大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1.3萬人。配備軍馬2550匹,步騎槍6500枝、擲彈筒192個、輕機槍192挺、重機槍48挺、平射炮16門,迫擊炮32門、野炮12門等武器裝備,日軍第五十師團至第一o九師團均屬於這種編製的部隊。

至1944年秋,盟軍反攻迫近日本本土,日本為準備“本土決戰”,又開始組建丁種師團。丁種師團的建制定員與丙種師團大致相同,只是特種兵和自動火器、重火器很少,番號在第一一o師團以後的各師團都是屬於這種編製的師團。

37制3單位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炮12門。1個炮兵聯隊(12門炮,其中8門38式75毫米野炮,4門100毫米榴彈炮),計12689人。

41制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輕機槍108挺,自動槍6。1個步兵擲彈炮聯隊,8門炮,其中山炮4門,37炮4門。1個戰車隊,坦克/裝甲車15輛。1個炮兵聯隊,32門炮,其中24門90毫米炮,8門150榴彈炮。計12605人。

41制治安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37炮4門,重機槍24挺,輕機槍72挺,裝甲車5輛。1個野炮聯隊,36門炮,其中24門38式75毫米野炮,12門100毫米炮。計13500人。

41制留守師團,轄3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1個野炮聯隊,12門炮,其中8門38式75毫米野炮,4門100毫米炮。1個速射炮隊,12門47毫米炮。計14342人。

戰車師團

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也有一支規模不小的坦克部隊。日本軍方自1925年開始研製坦克,1929年組建坦克部隊。但初期多以坦克聯隊為建制配屬於陸軍師團,至1936年後才在中國東北公主嶺組建日軍第一坦克旅團。1942年6月,日軍在中國東北的寧安、勃利和綏遠的包頭又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戰車師團,1944年在其國內組建了第四戰車師團。日軍戰車師團一般裝備輕型坦克100輛、中型坦克335輛、各種汽車1272輛、加農炮36門、高射炮12門、野炮4門、速射炮12門、平射炮6門、重機槍18挺、輕機槍144挺、步騎槍2900枝等。在日軍準備“本土決戰”時期,他們還陸續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八、第九共7個獨立戰車旅團。但由於日軍的坦克裝甲車在火力、速度、裝甲防護力等方面均與歐美先進工業國有一定差距,故在二戰中對蘇、對美的歷次戰役中均顯得不堪一擊。

其他:

日本陸軍軍銜共計6等16級,即大將、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準尉、曹長(上士)、軍曹(中士)、伍長(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陸軍也有元帥軍銜,但規定由日本天皇從戰功顯赫或資深的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自明治維新后至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共有17位陸軍大將被天皇頒賜元帥軍銜。日本軍銜與有些國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將的領、肩章上都只有3顆而不是4顆星。在日本陸軍中,軍司令官常是中將或大將軍銜,師團長多是中將軍銜,旅團長多是少將軍銜(也有個別是中將軍銜的),聯隊長多是中佐或大佐軍銜,大隊長多為少佐、大尉軍銜,中隊長多為中尉軍銜,小隊長多為少尉軍銜。

對於步兵來說,中隊長以下的軍官是徒步行軍的,而中隊長以上的大隊長、聯隊長等都是乘馬的。

在步兵聯隊中,軍馬主要擔任兵器運輸與彈藥、補給搬運的工作。以九二式重機槍小隊為例,九二式重機槍重55公斤,因此每小隊編製有馱馬五匹(其中一匹為預備馬),除了背負機槍外,負責馱運彈藥時標準是每匹馬需要馱負四個540發彈藥箱,但是戰時考慮長期行軍的影響,實際上每匹馬以馱運兩箱為原則。

在炮兵聯隊中,以野炮而言若不計入火炮本身的挽馬,單單每炮的附屬車輛——彈藥車、觀測車、預備品車——就需要三匹挽馬。而就山炮而言,山炮分解后是由六匹馬以馱運方式運動,另外彈藥馱運馬每匹則馱運12發炮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
上一章下一章

二戰日軍編製詳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