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逐鹿背景資料之刑天

再戰逐鹿背景資料之刑天

刑天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和黃帝爭位。據《山海經·海外西經》當中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刑天為一人形符號,為氏族部落的象徵圖騰。刑天原本有可能是華夏族無名神只,被斷首后才被稱作”形天”。在《山海經》的原本記載,稱作”刑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為陶淵明所改,根據《太平御覽》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刑天”意為”形體夭殘”,但可能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陶潛此詩寫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詞,因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

古籍記載

山海經載

《山海經·海外西經·形天與帝爭神》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譯文】形天即刑天,刑天和黃帝在這裏爭奪神位,黃帝砍斷了他的頭,並把他葬在常羊山。刑天竟然用兩乳為雙目,用肚臍作口,操持干戚來舞動。

評曰:常羊山從此陰雲鬱結,碧天不開,還時時聽見悶雷在山谷中轟鳴迴響。據說那是失敗的英雄刑天,一直不心甘,不停地揮舞武器,在與敵人作戰。

宋·邢凱《坦齋通編》引段成式《雜俎》:”天山有獸,名刑天。黃帝時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曰:-吾以乳為目,臍為口。-操干戚而舞不止。”

詩人記載

學海拾遺

相關內容

刑天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作為傳說中的人物,實際上早已被神化,在民間藝術與文化作品中廣為流傳。

事實上刑天真的在歷史上存在嗎?對於神話傳說是否有其真實性,學界一直是有所爭議的。比如廣為人知的盤古開天闢地,實際上是三國時期南方少數民族的傳說通過蜀國流傳進關內,在此之前並沒有類似的記載。

因此在考據神話時代時,學界給出了”文化分層”的概念。就像地質學的沉積物,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會沉積在下面,而廣為人知的神話實際上是後代加工的,這個理論同樣也適合刑天的傳說。

”刑天舞干戚。”干就是盾牌,後世如”干戈”、”矜干”等詞皆是由此演變而來。而戚實際上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斧子,它的主要功效體現在代表權力與氏族關係而非戰鬥。

戚是鉞的一種,名為戉,是一種有裝飾的武具,代表了氏族關係,也就是同宗的兄弟氏族,象徵性比實用性更大。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刑天與炎帝部落,也許有同宗關係。

而刑字右邊從刀,本身就是割殺之類。而天,本義為顛,顛就是人的額頭,用修辭學以點代面的手法表示刑天是被砍了頭。

再考慮分層說,或許刑天本有其人,出自姜氏或羌人部,但是在作戰中身隕。族人為念其功績,便用刑天一詞指稱,這種用漢字本義去命名的方法,已經可見其古老了。

傳說記載

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他在與黃帝的大戰中,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天者,顛也,顛就是人的額頭;刑者,戮也,割、刈的意思。

當炎帝還在統領天下的時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愛歌曲,曾為炎帝作樂曲《扶犁》,作詩歌《豐收》,總名稱為《卜謀》,以歌頌當時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

後來炎帝在阪泉之戰中被黃帝打敗,他的兒子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候,刑天曾想去參加這場戰爭,只是因為炎帝的堅決阻止沒有成行。蚩尤和黃帝一戰失敗,蚩尤被殺死,刑天再也按捺不住他那顆憤怒的心,於是偷偷地離開南方天廷,徑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黃帝爭個高低。

刑天使用的武器是戚,是一種巨斧;還有一塊青銅方盾,古代稱為干。

刑天左手握着青銅方盾,右手拿着大斧,直殺到黃帝的宮前。黃帝見刑天殺過來,頓時大怒,拿起寶劍就和刑天搏鬥起來。兩人從宮內殺到宮外,從天庭殺到凡間,直殺到常羊山旁。

黃帝久經沙場,經驗老到。他趁刑天不防,揮劍向刑天的脖子砍去。刑天招架不及,頭顱被斬落下來。落到地上的刑天之頭,順坡向常羊山腳下滾去。被斬首的刑天蹲下身子,想找回自己的頭顱。由於失去眼睛,他沒有看見自己的頭就在他身處的常羊山腳下。

黃帝擔心刑天找到頭顱後會恢復原身再和自己交戰,就拿起手中的寶劍向常羊山劈去。隨着一聲巨響,常羊山被劈成了兩半,刑天那碩大的頭顱就勢滾進山谷。隨後,那兩半山又合二為一,把刑天的頭顱埋葬在裏面。

刑天感覺到了周圍的變化,知道黃帝已經把自己的頭顱埋進山腹,但是他並沒有氣餒。他站起來,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著天空胡亂揮舞。陷入黑暗的刑天暴怒,以兩個*當做眼睛,張開肚臍做嘴,繼續與黃帝搏鬥。

刑天雖然失敗,但是他永不妥協的精神卻永遠激勵着後人。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寫詩對刑天的這種精神大加讚頌,詩中雲:”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

其它記載

傳說刑天是名勇者,有次民間出現一凶獸,常吃人,眾人束手無策,推薦幾名勇士前去制服,其中就有刑天,但是怪物十分強大,只剩刑天和一名戰士還活着,最終怪物被殺死,勝利之後,正欲離去,那名戰士禁不住利益的誘惑,殺死刑天,榮譽自己一個人獲得,並將刑天的頭部藏到山裏,之後刑天怨恨未平,胸前生出兩隻眼睛,腹部生出嘴巴,回到部落將那名戰士殺死,可人們已經被蒙蔽,認為刑天是怪物,想要消滅他,之後刑天逃回山林,每日每夜都在找自己的頭,遇到人類就將其殺死,以解心中怨氣。

相關考證

刑天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刑天為一人形符號,為氏族部落的象徵圖騰。刑天原本有可能是華夏族無名神只,被斷首后才被稱作”形天”。在《山海經》的原本記載,稱作”形天”,而”刑天”之得名,相信為陶淵明所改,根據《太平御覽》引用《陶靖節集讀山海經詩》,”刑天”意為”形體夭殘”,但可能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陶潛此詩寫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詞,因傳抄錯誤而有”刑天舞干戚”與”形夭無千歲”二說。

北宋宣和六年,曾紘於《陶靖節集》後作跋,提出了他的看法:淵明讀山海經詩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有在”之句,竟莫曉其意,後讀《山海經》雲:”刑天,獸名也,好銜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錯。形夭乃是刑天,無千歲乃是舞干戚耳,如此乃與下句相協。

南宋時,周必大(1126-1204)於《二老堂詩話》書中提出反駁。他認為:余謂紘說固善,然靖節此題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終始記夸父,則此篇恐專說精衛銜木填海,無千歲之壽,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並指刑天,似不相續。又況末句雲:”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何預干戚之猛耶?清中葉之際,陶澍(1779-1839)重刊《陶靖節集》,他傾向曾紘之說:既雲夭矣,何又雲-無千歲-?夭與千歲,相去何啻彭殤?恐古人無此屬文法也。民初,魯迅於《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文中,採用”刑天舞干戚”的說法,以此來證明陶淵明”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而存在”金剛怒目式”的風格。然而,郭沫若於晚年寫的《讀詩札記四則》,卻贊成周必大的看法,他說:這樣明白曉暢的詩,宋人曾卻於節外生枝,謂”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貫,遂把”形夭無千歲”校改為”刑天舞干戚”。

文學形象

到了後世,引申意義。刑天成為勇猛將士的象徵,各朝各代之中,更是被比喻作戰鬥、鬥爭的標誌。幾千年後,晉朝的大詩人陶淵明在《讀山海經》中寫詩讚頌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類,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讚揚刑天雖然失敗,仍然戰鬥不已的精神。詩中的”干”就是盾,”戚”就是斧的意思。刑天,也象徵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何以紅塵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何以紅塵怨
上一章下一章

再戰逐鹿背景資料之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