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古羅馬幣簡史

資料:古羅馬幣簡史

古羅馬居民即有用銅評定價值的傳統。公元前6世紀出現銅鑄幣“粗銅”(拉丁文aesrude)。公元前3世紀出現長方形銅鑄幣“印記銅”(拉丁文aessignatum),幣面出現動物及三叉戟盾牌等器物。公元前289出現“重銅”(拉丁文aesgrave)。重量為1羅馬磅(as,324克)每1羅馬磅(as)等於12盎司(uncia).這種圓形銅鑄幣,正面均鑄有不同神像,因而可以區別其面值的大小;背面均為高昂的船首(顯然與羅馬炫耀其海上霸權有關)。

附:羅馬銅鑄幣及神像

面值阿司as神像雅努斯(兩面神)janus

塞米semis,1/2as朱庇特Jupiter

屈萊恩triens,1/3as密涅瓦Minerva

誇德倫quadrans,1/4as海格立斯Hercules

薩克斯頓*tans1/6as墨丘利mercury

盎司uncia1/12as羅馬(女神)roma

2.公元前212年在第二次不戰爭后,羅馬共和時代開始製造銀重4.5克的標準銀幣第納里(denarius)。它是此後200年間的主要硬幣。當時銀幣主要由羅馬造幣場生產,各地造幣場以銅幣為主。直到公元前1世紀中葉,羅馬金幣仍然不屬於正規貨幣。後來由於內戰頻繁,軍費大增。凱撒,龐培,安東尼,屋大維開始發行奧雷(aureus)金幣

3羅馬還有一種小銀幣賽斯特斯,相當於1/4第納里,也是使用非常廣泛的貨幣。

4.羅馬幣面最早多為神像(沿習希臘羅馬諸神),後來出現制幣人祖先頭像。公元44年凱撒被刺前不久,幣面出現了“活着”的凱撒頭像。此後帝王頭像逐步成為幣面主要圖像。自凱撒起5個世紀,羅馬幣幾乎記錄所有帝王及妻兒的肖像(約250多)。在既無攝影又缺少繪畫的條件下,存留了最珍貴的原始的近似記錄,忠實的反映了政治,軍事,宗教,社會諸方面的資料。

5.羅馬幣發展歷史中,也屢有貶值和幣制改革。如前所述,最早的銅幣是阿司,銀幣是狄納里,金幣是奧雷。公元前27年後,奧古斯都首先建立統一的金銀銅幣進位制度,大約延續了兩個世紀。但此後第納里成色不斷降低,到公元2世紀,含銀量僅僅是40%。公元211年卡拉卡拉推出了2狄納里銀幣安東尼安(antonoinianus)。公元3世紀塞斯特斯成為最廣泛的銅幣。但是此後狄納里和安東尼安不斷貶值為銅幣或洗銅幣,公元296年戴克里先進行幣制改革。發行索利多金幣,西利克(siliqua)銀幣及富利(follis)洗銀(silverwashed)銅幣/銅幣。

6.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進入拜占庭時代。公元498年阿納斯塔休斯一世在幣面採用希臘數字錶現面值,出現了1富利等於40文(nummus)的幣從此東羅馬幣稱為拜占庭幣,在中世紀幾乎延續了近千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條頓森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條頓森林
上一章下一章

資料:古羅馬幣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