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 大生產運動2
大明王朝時期的“陝西省”在後世應該稱為陝甘地區,因為那時的陝西本來就是陝西和甘肅兩省合併而來,地區行政首腦稱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只不過所轄區域擴大之後,習慣仍稱陝西省。
其實,大明陝西省的轄區還不止,它囊括了後世陝西、甘肅,寧夏三省區及青海省海晏、共和以東地區。治所倒是沒變,還是設在西安府。
陝西省領8府、2直隸州,屬州21、屬縣95。洪武二十六年(1393)有戶294526,人口2316569;萬曆六年(1578)有戶394423,人口4502067。
陝西省的災情,實際上從天啟年間就有所顯現。
那幾年的降雨量只是萬曆早期年間的一半,這對於基本看天吃飯的大明王朝農事生產的影響幾乎就是致命的。
實際上也不止陝西一省,大明王朝的北方地區幾乎都是如此景象,只是三秦地區的民風向來彪悍,皇帝陛下才格外重視。
徐光啟到達陝西之後,並沒有試圖一下子就在全省推開皇帝陛下的賑災之策,而是經過審慎的考量之後,選擇了延安府做為試點。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並予以改善,然後再向全省推廣。
這也是君臣事先商量好的步驟。
徐光啟早已過花甲,差不多可以到達“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況且佐以一向低調的為人處事的風格,做事穩妥當為必然。但是,皇帝陛下是一個年僅十六七歲的少年,如何能夠率先提出“試點”這樣好點子。沒辦法,只能用天縱神明來形容了。
殊不知那一世的政府,對於所有的影響範圍比較廣的國計民生方面的大政方針,在正式向全國範圍內推廣之前,幾乎都要在小一些的範圍內進行試點。
說起來,還有一件更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君臣二人的往來函商中,皇帝陛下曾叮囑徐光啟到達陝西之後,必須立即着手進行的數項措施之一,就是準備一定數量的地窨子,以備儲存即將運至陝西的紅薯種子。
當時徐光啟看到皇帝陛下的此一指令時,竟然不由自主地驚出了一身冷汗。
南方溫暖,自然不用考慮凍餒,可陝西的氣候是絕對無法與雲貴等地相比的。種子下地,是要在三四月份。之前紅薯種子的輸送,開始必定是比較零散的,等朝廷真正兌現早已宣傳的承諾,才會逐漸有大批的商人或販夫走卒加入到轟轟烈烈、浩浩蕩蕩的向陝西輸送紅薯種子的大軍中去。因此,中間必定要有一個陸續的過程,不可能在三四月份一起到達陝西的指定地點。
陝西地處黃土高原,居民也向有掘窯洞而居的習俗,農家中地窨子肯定也是屢見不鮮,稍事修正和加固就可以利用。
徐光啟感到后怕的,皇帝陛下做為一個不知稼穡的弱冠少年,是如何想到還要為紅薯種子準備儲存之所的。
這又是一個根本無法解釋之處,徐光啟也只有再次將此歸結為天縱神明了。
其實,兩世中皇帝陛下都沒有從事過農事生產。可在那一世中,紅薯白薯已經是“風靡”東西南北,因此對於有關的事情,很多都是耳熟能詳。
一天,在乾清宮的暖閣中,皇帝陛下批完了一些奏章之後,接過王承恩端來的香茗,一邊喝着,一邊看着銅盆中冒出的藍色火苗,“要是有紅薯就好了,”這個念頭一出現,鼻端就似乎馬上聞到了烤地瓜那濃濃的味道。
於是,將那一盞茶喝盡之後,皇帝陛下又重新回到御案之後,在給徐光啟信件的最後,又添上了幾句話。
因此,說起來,皇帝陛下也只不過是條件反射而已。當然了,要說皇帝陛下有剽竊嫌疑也不為過,只是這一世絕不會出現有人出面“維權”現象。
陝西省延安府在宋、元時期稱延安路,大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為延安府,治所設在膚施,領膚施、鳳翔、安塞等9縣、另有綏德州等3州,州領7縣。
綏德州下轄只有一個綏德縣,境內有黃河、無定河和大理河,編戶只有十里,因此有足夠的荒地可供開墾。
因為時間緊迫,徐光啟也無法仔細考察,只能在粗粗檢視一番之後,即將綏德州做為此番試點的區域。
所謂試點,主要還是人員的培訓。按照君臣事先的籌劃,參加培訓的人員,一部分是從各地官府調集來的吏胥,一部分就是隨同徐光啟一路而來的錦衣衛。
吏胥熟悉當地的風土人情等情況,可廉潔和忠誠方面大有疑問;錦衣衛的忠誠度無可比擬,可昧於當地民情。兩者結合,實在是最佳的組合。
對了,皇帝陛下將這稱為“搭檔”。
到底是時間實在緊迫,很多事情也只能不得已採取權宜之計。
幾天之後,徐光啟就從吏胥中挑選了一些看起來人品比較可靠的人員,搭配上錦衣衛就派往了延安府各地。他們的任務,是去組織流民,在劃定的荒地開始簡單的修正土地。
因為皇帝陛下的聖旨早已經通告陝西全境,大批大批饘粥不繼之人已經開始在當地官府附近聚集,要求參加皇帝陛下的“以工代賑”。
而有着皇帝陛下“以工代賑”的護身符,地方官府不能驅散他們的。不僅不能強行驅散,而且還要小心伺候。
為了避免生變,地方官府只好一面好言撫慰,將他們臨時安置到早已劃定的待開墾的地塊,一面又每天安排人維持秩序,並且開設了粥場,讓他們勉強果腹,再去做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作。
另外還有更加令人心驚膽戰的事情,陝西周邊地區也有很多很多的流民聞聽了信息之後,逐漸向陝西境內的官府所在地聚攏。如果不立即着手開始疏導的話,不定什麼時候就很有可能發生民變。
在這種狀況下,“民變”二字是足可以令人聞之色變的。
要是在自己的治下發生民變,地方官府的罪過可就大了。而且這流民都是被皇帝陛下的聖旨招來的,搭上笑臉和粥場也就罷了,如果還有搭上官帽的風險,那他們可就感到冤枉哀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