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亂雲飛渡上海灘(2)
八.一三事變是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中**隊首先進行炮擊的;8月14日上午10時,中國空軍先發制人;以其有限的資源對匯山碼頭日軍海軍司令部以及公大紗廠等日軍據點實施轟炸。
8月14日晚上,87師、88師向日軍發起攻擊。
8月15日拂曉,第9集團軍全線出擊向日軍發動總攻。
**的準備工作顯然做得不充分,無論對敵情了解還是部隊訓練,遠遠沒有達到實現的需要;進攻一開始就受到日軍的頑強抵抗。
從這個層面講,**糟糕的兵役制度——抓壯丁,使兵員的精良程度受到很大限制。
日軍恰恰相反,從上小學起便要進行嚴格的武士道訓練;一進入部隊就能單兵作戰。
88師儘管是蔣總統的嫡系,清一色的德國裝備;但軍事訓練南轅北轍,15毫米的德國重炮對敵司令部周邊的固久工事竟然束手無策。
參戰的炮兵完全不懂如何應用重炮近距離直射敵工事,開戰伊始就未獲突襲效果和“先手”優勢,敵我迅速形成膠着狀態。
**士兵雖然保持高昂的為國成仁士氣,向敵正面發動3次猛烈攻擊,予敵重大殺傷;但實效的殺敵方法基本上是單兵武器加血肉之軀。
新建立的第3戰區以“迅速圍攻上海市區附近之敵人,打破日軍沿江沿海登陸之企圖”為作戰目的,重新調整了作戰部署。
87師和88師在36師宋希濂部的增援下調整了進攻方向,在重大傷亡的代價下突破日軍陣地;縱深一度攻下匯山碼頭,有望圍殲敵海軍陸戰隊。
但敵增援部隊陸續登陸抵達,攻擊部隊顧及左背側翼受威脅;而終止進攻反而分兵登陸,失掉了一次或許可以扭轉局面的絕好機會。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面開始了真正的戰爭。
從日本方面講,淞滬會戰是他們實行南北夾擊,全面侵略中國的軍事部署;也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實現王道樂土的大膽嘗試。
日本統治集團早就確定了侵略中國大陸的政策。
“九一八”侵佔中國東北並向華北擴展的過程中,日本得到意想不到的利益;因之侵略中國的步驟迅速加快。
二十世紀30年代,日本國民經濟的發展迅速;工業生產指數以1929年為100,1936年上升為150,1937年達169;8年平均每年遞增6.8%。
後幾年日本經濟的大幅度上升,無疑是從侵略中國得來的好處;侵華戰爭得到這樣大的利益,日本政府就更加積極地擴大侵華軍事行動。
日本的產業結構,1930年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為38:62。
1931年、32年的侵華戰爭開始,軍工工業有了極大的發展,到1936年,以軍工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重已經為58:42。
為侵略戰爭服務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成為推動戰爭的助燃劑。
日本的政治也迅速走上天皇制的法西斯主義統治。
1936年2月20日,國會選舉中自由派的民政黨取得多數,2月26日就發生法西斯軍事政變。
“皇道派”軍官率領1500多人襲擊了岡田啟介首相,殺死了幾名內閣官員,提出了8項要求,鼓吹建立“皇道派”武力獨裁和戰爭體制。
政變后,由廣田弘毅任內閣首相,組成了軍人主政的內閣;大幅度增加軍事預算,推進軍工生產為主的重工業發展。
“二.二六”政變后的廣田內閣,開始了日本天皇制的法西斯主義。
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儘管內閣調動頻繁,而法西斯統治甚囂塵上。
1937年日本設立帝國大本營,將戰爭指揮權集中在天皇直接權勢下行動的陸海軍將領手中;有自由主義或激進主義傾向的嫌疑人物均被捕,到1937年12月,逮捕了371人;日本完全實行了軍事法西斯主義。
1936年8月,日本廣田內閣召開首相、外相、藏相、陸相、海相的五相會議,決定了一個《國策大綱》,把“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定為日本的根本國策。
《大綱》規定:對外應“消除北方蘇聯的威脅,同時防備英、美;實現日、滿、華三國的緊密體系”。
向南方海洋特別是南洋方面求日本民族的經濟發展。
對內採取指導統一國內輿論的措施和國民思想健全化教育,以加強法西斯統治。
按照這個計劃,陸軍制定了大規模擴充空軍和在中國東北的兵力為中心的五年擴軍計劃;海軍也制定了宏大的造艦計劃。
1937年,日本的軍事預算,佔全國家預算的60%以上。
1937年6月,近衛文任日本首相,採取了關東軍參謀長、侵華狂熱分子東條英機的主張:鑒於西安事變后,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漸形成,應立即擴大侵華戰爭。
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前夕,日本的宣傳機器,大肆鼓吹侵略中國是為了解決日本人口過剩、天然資源缺乏、捍衛主權線、生命線的聖戰,是懲罰中**民的抗日與擴戰的不得已行動;甚至是為了幫助開發中國的光榮之舉。
另一方面,對外又不斷製造和平的陰謀,鼓吹所謂日中友好提攜。
1937年3月,日本外相佐藤提出對華的新認識、新政策,詭稱要改變日本對華關係,協助中國的統一與復興;今後日中外交談判,要以促膝談心態度,將過去一切付諸東流,而重新以平等地位進行談判。
在這種和平外交的煙幕下,日本大量增加其華北駐屯軍的兵力;在北寧路屯駐重兵,並侵佔丰台這個重要軍事據點;大批日艦開到青島、上海,並進入長江各埠。
1937年6月以後,駐丰台的日軍幾乎每天都在進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在外交上,日本在1933年5月發出退出國際聯盟的通知,兩年後生效。
此後日本也就拋開1922年在華盛頓簽訂的《九國關於中國事件應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即《九國公約》。
《九國公約》是日本與美、英、法、意、比、荷、葡為了共同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揚言要維護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完全機會均等,中國之門戶開放的霸王條約。
日本打算獨佔中國,自然不能再受九國公約的限制。
同時,日本又宣佈廢除與英國等簽訂的限制海軍發展的海軍協定。
1936年11月,日本同希特拉納粹德國簽訂了**產主義和第三國際的協定,即《**產國際公約》。
以後又同意大利簽訂了同樣的條約。
日本在國際上與德、意結成聯盟,與英、美、法等國處於對立狀態。
也就是說,對一切表面上還有一層反侵略、非戰外衣的國際組織、限制其獨佔中國的條約,日本統統拋開;與正在進行侵略和殖民奴役他國的意大利、德國結成聯盟,實行統一戰線。
進入1937年,日本在政治上、經濟上、外交上、軍事上已經做好發動全面侵略戰爭的準備,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也就緊鑼密鼓的開始了。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后,緊接着佔領了北平、天津;又積極策劃進攻上海的戰略。
終於,在1937年8月,盧溝橋事變僅僅發生一個月,淞滬決戰便就拉開序幕。
其實在此之前的7月24日,上海日本海軍陸戰隊忽稱一名士兵失蹤;故意製造緊張局勢。
但不久這名士兵被查獲送還日本領事館,日又藉機撤退上海日僑作發動戰爭的準備。
8月9日下午五時半,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兩人,駕駛軍用汽車沖向虹橋機場鬧事,被中國機場保安部隊當場擊斃。
事件發生后,上海市長俞鴻鈞和國民政府外交部秘書周珏分別向日本駐滬總領事和日本海軍通話。
日方聲明: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本日未有奉命外出,縱令有人外出,也決不會到虹橋機場;因為日本官兵是絕對不應該到機場去的。
當夜10時,俞鴻鈞市長赴日總領事館交涉,敘說了事件經過,並主張用外交途徑解決不使事件擴大。
日方也表示同意,但時至11日下午四時;日總領事岡本回訪俞市長態度旋即強橫,聲稱對於虹橋擊斃日本兵士事日本全國極為震動;東京政府雖同意用外交途徑解決,但同時又認為有向中國“質問”對本案態度的必要。
並附帶提出兩項要求:1、將保安隊撤退,2、保安部隊已築防禦工事全部撤除。
俞鴻鈞答覆:既然是中國的土地就更無所謂撤退,防禦工事和保安隊所有措施無非為防範起見;我方維持和平之心志日方應能諒解,如日方亦能遵守範圍,衝突自然避免。。
12日下午3時,應日方要求召開淞滬停戰協定共同委員會會議。
會議在公共租界工部局會議廳舉行,出席者除中日雙方外,尚有英、法、美、意四國代表,日方代表岡本聲稱:今晨中國保安部隊及正規軍隊已在近郊設置防禦工事,此種行動違反停戰協定,應請共同委員會加以注意,采有效辦法制止。
俞鴻鈞當即駁斥:“共同委員會設置之目的,在維持上海之和平與治安,並非協助日本政府實施侵略政策。
“虹橋事件發生后,日方曾一再表示靜候調查事實真相,以外交方式解決,但一面有讓軍艦雲集,軍隊大增;軍用品大量補充,還有大批軍艦正在源源不斷地開往上海途中。
“此種措施不獨妨礙各國僑民之安全,且對中國為一種威脅,且足發生危害之行為。
“中國在本國領土內,當然有權採取自衛之行動。
“我方秉承中央所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一貫政策,對僑居上海之各國僑民仍當加以保護!”
各代表提議可否將保安隊稍稍後退以免衝突。
俞鴻鈞答:“停戰協定早已為日方破壞,故本日實無召集共同委員會之必要;我**隊在本國土地行動,有絕對自由之權,此則未容他人之置議!”
俞鴻鈞又道:“為維持上海之和平治安計,如日本將增加之軍艦與軍隊調回;則我方對撤退保安隊亦願加以考慮!”會議毫無結果而散。
日本在會上表示竭力避免戰爭,而行動上卻作好了戰爭準備;日本海軍陸戰隊在12日晚陸續登陸。而且在楊樹浦、閘北、虹口一帶佈防。
到8月12日,調集淞滬的日艦已達30餘艘,海軍及陸戰隊1.5萬之眾。
8月13日上午9時15分起,日海軍陸戰隊在鐵甲車的掩護下,由寶山路商務印書館舊廠址出發,於橫浜橋過淞滬鐵路,向寶山路我軍陣地進發,並向中**隊開槍射擊。
中方保安隊為自衛起見,用機槍掃射打退了敵軍,日方士兵死5人,傷10餘人。
下午3時50分,日軍開始大規模進攻,並以大炮轟擊中**隊;中**隊奮起抵抗。
王國倫率領的神鷹特戰隊駕駛5輛大卡車,騎着戰馬趕到88師陣地,見少校營長秦大來;秦大來的獨立營剛向日軍衝鋒過一次,但日軍工事堅固;獨立營被工事裏面的機槍打了回來。
到此為止,王國倫才知道秦大來的獨立營直接受第9集團軍88師師長孫元良指揮。
孫元良這個人王國倫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他是黃埔軍第一期畢業生,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時,孫元良是國民革命軍第八師二五九旅旅長;便就率領二五九旅與日軍作戰。
盧溝橋事變后孫元良任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師長,奉命堅守上海閘北與侵略者對峙。
王國倫運去一卡車湯姆森衝鋒槍,一卡車輕機槍;3卡車子彈;另外兩輛車上裝載着4挺重機槍,20具擲彈筒。
秦大來見王國倫一下子運來5汽車槍支彈藥,驚得大半天說不出說不出話來。
秦大來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吃吃吶吶道:“我們只是大路之交;您一下子送來這多武器……”
王國倫揚聲大笑:“卑職是大後方總督都的屬下,送友軍槍支彈藥是應該的啊!”
秦大來聽王國倫這麼講,顫抖着雙手撲倒重機槍跟前一把抓了雙目含着淚水說:“都說88師是委員長的嫡系全套的德式裝備;可是獨立營缺少的就是重機槍啊!要是有重機槍干他娘的小鬼子還不像摁死臭蟲那樣容易!”
秦大來說著,竟然跪在地上給王國倫磕起頭來:“王兄弟你就是及時雨宋江,秦某不知如何才感激你才好!”
王國倫見秦大來給自己磕頭,慌忙敢上前將他從地上拎起來說:“弄甚弄甚弄甚?一挺重機槍至於給人磕頭嗎?”
秦大來被王國倫拎了起來眼含熱淚道:“王兄弟有所不知,自和小鬼子開戰以來;我們儘管有大炮,可是不能近距離打擊敵人的碉堡和工事;有了重機槍和擲彈筒,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秦大來說著神情亢奮:“解決了近距離摧毀敵人工事這個難題,成百上千弟兄的性命就會挽留下來;職下給你磕幾個頭算甚!”
王國倫訕笑一聲道:“卑職給你送槍支彈藥也不是白送,秦兄你要拿人來換的!”
“拿人來換!”秦大來看向王國倫疾問一聲:“怎麼個換法?”
王國倫呵呵笑道:“我們先不談這個,講講你們和小鬼子廝殺的事!”
秦大來見說,便將王國倫往一邊拽了拽道:“王兄弟,秦某說實話;眼前的小鬼子全是硬茬子,兩座鋼筋水泥碉堡阻止了我們好幾次進攻,幾十個兄弟陣亡;我們的任務是將小鬼子趕下海去,可是到現在還沒向前推動一步;弟兄們為了完成上峰的命令,只能展開白刃拼搏!”
王國倫一本正經道:“面前的小鬼子哪一部分的?”
“日本海軍陸戰隊!”
“幹掉他,大部隊不能推進,用小股部隊出擊敲他一傢伙!炸掉碉堡和工事給大部隊發起攻擊掃清障礙!”
秦大來聽王國倫說得鏗鏘有力,狐疑地看看他道:“海軍陸戰隊的司令部就在前面不遠的碉堡內,火力強大;我們就到不了跟前!”
“卑職帶人上!”王國倫揮揮手臂道:“定讓小鬼子的司令部上天!”
秦大來倒吸一口冷氣:“兄弟你的牛皮吹的是不是大了點?我們衝鋒好幾次……”
看書王小說首發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