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大典兵演

第九十一章:大典兵演

巍峨的大殿前擺着一座兩丈多高的石牆,上面是雕繪的世界地圖。就在這世界地圖之下,大宋朝的全體大臣將士一齊揚起右臂行禮,“聖上萬歲!宰相萬歲!書城令萬歲!”趙頊微微向主持這次大典的王安禮點了點頭。

“大宋朝,遷都大典,開始!”

頓時,整個上京都轟鳴了起來。那不是絲竹琴弦之音,也不是黃鐘大呂之聲,那是一陣陣的炮聲。禮炮在熙寧四年,趙頊出征交趾時就用過,是墨家巨子童文江的發明。現在,製造得更好,更有氣勢。整個上京好像就遭到了炮轟一般!這個氣勢,讓所有人都心神沸騰起來!

“皇帝昭告天下臣民!”

禮炮過後,趙頊展開一軸聖旨,激越渾厚的嗓音在廣場上回蕩着,“昊昊上天,冥冥大地,大宋朝野臣民:遷都上京新城,乃我大宋百年以來第一盛典!僅僅四年,大宋順天應人,力行變法,推行五大-法令,最終擺脫了國窮民困之局面,成就了熙寧盛世!茲此昭告,天地人神共鑒!”

趙頊的話一說完,全場爆發出驚天動地般的呼喊:“大宋萬歲!”“新法萬歲!”

“聖旨下!”李向安走向前去,高聲叫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大宋能有今日之盛舉,盡皆政事堂之功!朕特此詔告天下,自遷都大典之後,召開大選!軍國大事,盡委政事堂!”

話音落點,全場頓然失聲。這份詔書想說什麼?從此以後大宋擺脫了君明則國強,君暗則國弱的興衰更替!從此之後,大宋不再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天下所有的讀書人共治天下!

在此時的教育制度之下,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讀書人,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進入四大學府,從而決定大宋未來的國運!

短暫的失聲過後,全場沸騰,“新法萬歲!”“大選萬歲!”

接着,立刻由政事堂宰相王安石宣讀了政事堂政令:“四大學府並四大學府分府,於大年初十,召開大選,重組政事堂。”

簡短的政事堂政令一讀完,全場再次歡呼起來:“宰相萬歲!”“書城令萬歲!”

趙頊的眼睛濕潤了,王安石的眼睛濕潤了,司馬光的眼睛濕潤了。趙頊是看到自己終於改變了宋朝,終於確立了君主立憲般的政治體制而興奮不已。王安石則看到了未來的十年,天下大治的十年,為大宋掃平天下一統華夏奠定基礎的十年。司馬光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放下了,大宋終於走出了暴力政治,走出了君主政治,重新走回了靠筆杆子說話的政治模式,走回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軌道。

內侍黃門張若水走來輕聲稟報:聖上,九國君主親來慶賀。”

如果是往日,各國最多派遣特使前來,但是,政事堂大選之後,各國會在大宋第一樓會盟。這個會盟必然是是各國君主親至,正好趕上大宋的遷都大典,親來慶賀也是順帶着的。不過,按禮制,各國君主應當不會親來慶賀才是。原來,一直愛好漢文化,說來世願做宋人的遼主耶律洪基聽到外面的熱鬧,也想來看看。宋遼是兄弟之邦,在國家地位上,也只有遼國能與大宋並肩。耶律洪基帶了頭,其它各國君主也就不可能不來了。

國力就是一切,各國君主雖然聯袂而來,但卻有先後順序。遼主耶律洪基自然是第一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西夏國主李秉常、大理國王段廉義,交趾越國國王李乾德,高麗國王王運,日本國王白河,三佛齊國王占卑,還有青唐吐蕃國王董氈,黃頭回紇國王葯羅葛歸仁。

黃頭回紇原是甘州回紇後裔,四十七年前,遼國西北招討使蕭圖玉攻破肅州,圍攻甘州。圍攻四月不下,遼國撤兵。此時,西夏李元昊興兵乘機強攻甘州,接連攻破甘州、肅州、沙州、瓜州四州。甘肅回紇亡國,退往沙州以南的沙漠地帶,因為其首領為回紇王族後裔,所以稱黃頭回紇。

黃頭回紇,大約有十萬人口,和高昌回紇一般,原本信仰摩尼教,後來信仰佛教。高昌回紇被天方化以後,也有被天方化的趨勢。不過,這次西夏西征,黃頭回紇乘機襲擊西夏倒不是因為天方教的原因,而是西夏對他們來說有亡國之恨。西夏在沙州駐紮了重兵,不時擄掠他們,以圖削弱他們的力量。

這次西夏西征高昌,抽調了在沙州的兵力,他們才乘機報復的。然而,西夏撤回了在高昌的兵力並非是因為黃頭回紇偷襲,而是高昌回紇向遼國求援了。高昌回紇可以說是遼國的屬國。

各國君主只有耶律洪基是一身龍袍,其它君主都是王爺穿的蟒袍。其它各國君主在自己國家或許稱皇稱帝,但是來到大宋卻是不敢,只有耶律洪基有這個資格。

隨同各國君主到來的還有各國的文武大臣,一行五十多人,但除了各國君主之外,其它人倒是不敢走向大殿石雕之前。趙頊依次和各國君主握手致禮,邀請他們一同觀看接下來的遷都儀式。

握手禮是趙頊仿照後世設立的,為了迴避天子間見面時禮節上的尷尬。如果用平常禮節,各國又各不相同。大宋用的是拱手禮,雙手伸直重疊,躬身見禮。這個禮節自黃帝開創華夏文明以來,就一直是傳承了下來。北遼用的是捶胸禮,也就是用右手的拳頭輕輕地捶打着左邊胸口,手臂橫在胸前躬身見禮。這個禮節是草原人慣用的禮節。西夏、大理用的是佛教禮節,雙手合在一起,躬身見禮。高麗、交趾用的是抱拳的禮節。三佛齊用的疊臂禮,不是雙掌重疊,而是雙臂重疊行禮。

趙頊的天子裝與耶律洪基略同,只是衣服的材料不同,趙頊的是絲綢做成的,而耶律洪基的是皮毛做成的。

趙頊與各國君主握手之後,又來到耶律洪基跟前說道:“熙寧常聞大遼軍馬強盛,特別是皮室軍,個個有萬夫不當之勇。今日也請大康帝看看我大宋強軍的風采。”

稱呼用的都是各自的年號,這也是為了迴避天子見見面時禮節上的尬尷。

“熙寧帝如此年輕不凡,兵馬自然雄壯,今日大康也正好一睹大宋鐵軍的威武。”耶律洪基拍着趙頊的肩膀說道。

其實,耶律洪基拍肩的動作是很無禮的。不過,大宋與大遼是兄弟之邦。昔日宋真宗與遼聖宗簽下澶淵之盟,約為兄弟之邦,宋真宗為兄,遼聖宗為弟。幾代過後,耶律洪基比趙頊高了一個輩分,也就是趙頊得稱耶律洪基為叔叔。這樣說的話,耶律洪基的動作就有了勉勵晚輩的意思了。

王安石、司馬光自然地退到一旁,張若水帶領着一班小黃門抬來了九張太師椅。趙頊與耶律洪基對視而笑,相約坐下觀禮。

主持大典的上海府知府王安禮高聲宣佈:“請諸國君主,觀看大典兵演!”

大殿的平台上的郭逵猛然一揮令旗,兩個方陣各自退後,將一個五千銳士的方陣留在了中央。驟然間便聞戰鼓號角齊鳴,五千名身穿黃金甲的火槍兵踏着整齊的步伐有序地先後抬槍對空鳴放,槍聲不斷。突火槍射程不遠,威力卻大,聲響更是令人動容。

有序的裝彈,抬槍,放槍,三列一組,槍聲沒有間斷。大約放槍二十發之後,必須讓突火槍先冷卻一下,由而,都從右腳小腿處拔出了刺刀,裝上了突火槍。頓時,刺刀如林,演示着拼刺刀的技術,喊殺聲不斷。

此時,一派軍中歌手在高台上引吭高歌:

大宋熙寧,變法革新。

卧薪嘗膽,奮發圖強。

遷都上京,東海在望。

宋揚天下,華夏永昌。

此時,各國君主表情不一。北遼耶律洪基和西夏李秉常看到這種新式的大典兵演,皆鼓掌大笑。而高麗、交趾、三佛齊三國君主皆不斷地擦拭着額頭上的汗水。日本、大理兩國君主都眉頭緊縮,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各國君主的表情並非是大典兵舞所帶來的,而是那首歌的歌詞。那首歌的意思很明白,大宋無意爭霸大陸,而是將矛頭指向了海洋。高麗、日本、三佛齊、交趾要麼是島國,要麼是半島國家。大宋稱霸海洋,他們都面臨著大宋水師的威脅。大理則似乎從這首歌詞裏看到了大宋以後對南洋的野心。大宋遠征印度之事,大理也是知道的,而印度與大宋之間只隔着一個大理。

耶律洪基和李秉常沒有高興多久。火槍兵退了下去,緩緩走入廣場中央的是大宋的黃金火騎兵。黃金火騎兵騎着高頭大馬,踏着整齊的步伐,開始了騎兵演練。高大的戰馬,精湛的裝備,熟練的馬術,精確的騎射表演,高超的騎兵戰術,將耶律洪基和李秉常兩人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此時,高台上再次響起了歌聲: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着祖國的大地,背負着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變法的武裝。

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

直到把入侵者消滅乾淨,熙寧的旗幟高高飄揚。

聽!風在呼嘯軍號響!聽!變法歌聲多嘹亮!

戰士們整齊步伐奔向衛國的戰場!

戰士們整齊步伐奔赴祖國的邊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向變法的勝利!

這首歌是趙頊拿自己後世最喜歡的軍歌改寫的,雖然很多詞彙這個時代的人並不通曉,但在白話文初興起的宋朝,這首歌也不難理解。況且這首歌非常直白,意思也明確,就是絕對不會向侵略者屈服。

這首歌在耶律洪基和李秉常看來就是對他們的警告,讓兩人坐立不安。他們雖然知道大宋在練騎兵,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大宋的騎兵竟然已經這般精銳。當他們看到火騎兵以伍為單位,分散集合,揮着狼牙棒時,他們都在暗暗地和自己的騎兵比較起來。

騎兵演練過後,是炮兵演練、水兵演練。炮兵演練受場地限制,也只是亮亮相而已,而水兵演練,真正讓人感覺到大宋的勇武,那瀰漫的騰騰殺氣,讓所有人都大為駭然。

西夏、北遼絕對想不到僅僅四年,大宋就變了一個模樣。原本還只是畏懼大宋的財力和兵力而已,現在對大宋軍隊戰力也不敢小瞧了。西夏、北遼與大宋兵制不同,雖然他們的生存環境讓他們的士兵很強悍,但是耕戰結合的農牧軍是無法和日日訓練的職業兵相提並論的。

自趙頊推行新的軍制之後,配合衛國學府的學府選兵制,四年間,大宋各軍已經換了一個模樣。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大典兵演

%